生源啟動

生源啟動是深圳深職院學生創建的環保創業團隊。 在2012年3月生源啟動推出了“收集10萬個塑膠瓶去創業”的環保宣傳主題。 公司簡介公司的前生的生源啟動環保創業團隊。

生源啟動

生源啟動是深圳深職院學生創建的環保創業團隊。此團隊於2011年9月創建。團隊的創業項目為面向學校學生上門回收塑膠瓶。學生可以用微博或電話預定上門服務,定量塑膠瓶可以換取實用物品,比如:20個瓶子可以一捲紙,肥皂等。
在2012年3月生源啟動推出了“收集10萬個塑膠瓶去創業”的環保宣傳主題。這個活動獲得了深職院全校師生的支持,終於在2012年7月完成了目標,最後一個月更是收集超過2萬個塑膠瓶。
截止至2012年6月生源啟動服務深職院宿舍已經超過500間次,服務學生人數逾3000人次。
生源啟動在2012年4月17日得到深圳,廣州等地超過7家報紙的報導。
以下為深圳特區報報導的節選: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秦小艷 通訊員 李楠 張偉均)收集廢舊塑膠瓶去創業?這聽起來似乎不太靠譜。可深職院媒體學院5名大三的學生憑著對低碳環保理念的滿腔熱忱,將這“不靠譜”的點子變成了實實在在的創業之路。從去年9月至今的短短半年時間,媒體學院5名學生組建的“生源啟動”創業團隊已回收了6萬個廢舊塑膠瓶,他們將把這些塑膠瓶加工成環保產品,開設環保產品專賣店。
廢舊物品加工成環保產品
回收來的塑膠瓶怎么處理?黃駿傑表示,這項工作首先是推廣傳達一種環保理念,其次,他們將把部分塑膠瓶送進工廠,利用相關工藝,加工成衣物、毛毯等。目前,相關合作協定正在洽談之中,一旦協定生成,塑膠瓶蒐集足夠,很快能投入生產加工環節。
目前,該團隊已到學生宿舍上門回收塑膠瓶超過500間次,服務學生人數逾2000人,平均每周在校各級學生組織中承辦5場以上的塑膠瓶回收活動,回收的塑膠瓶總數達6萬餘個。
“希望本學期結束前,我們能蒐集到10萬個塑膠瓶。”黃駿傑表示,團隊下一步將拓展回收對象的範圍,並積極聯繫相關廠家,待廢舊塑膠瓶加工成相關環保產品後,將開設生源環保產品專賣店,顧客可以在店內進行“全額購買”或“定量塑膠瓶+低價換購”的形式進行消費。

生源啟動限公司

生源啟動環保創業團隊的各位成員為了追求他們的理想,終於在2012年7月10日成立了生源啟動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

公司的前生的生源啟動環保創業團隊。
現公司主要業務為塑膠瓶環保再生產品銷售。

公司宗旨

我們生源項目的宗旨是“生源啟動與你一起環保”。生源讓人們更方便,更舒適的享受低碳生活。生源啟動公司方便了客戶廢品的合理利用。

生源環保店

生源環保店是銷售生源環保再生產品的專賣店。
顧客可以在店內選擇“全額購買”,顧客也可以用“定量塑膠瓶+低價”購買到店面的產品。店內設有上門回收塑膠瓶服務,讓顧客可以方便處理掉他們的塑膠瓶同時,還可以用低價購買到他們心儀的環保產品。顧客在購買產品的同時與我們生源一起環保。

公司LOGO介紹

圖形運用的是動物――鯉魚的外形,之所以沒有更加具象地描繪鯉魚的細節,目的在於使標誌更加簡潔,魚的顏色使用了從墨綠到翠綠的漸變色,使視覺上更加靈動。
魚是水中之物,缺少了水便危及生命,和人類一樣,缺少了環保,環境進一步惡化,便危害人類的生存,這是修改後的標誌運用魚的造型的意義所在。
魚群圍繞公司名稱形成一個圓形,體現了公司的理念――一起環保,同時體現出公司內部的凝聚力和積極向上發展的狀態。

客戶的話

@許曉丹-mkitty: 哈哈,其實挺有意義的,可換取物品噢,創意筆筒,@生源啟動 辛苦咯!!
@人某是我:收集水瓶換禮品~30個有筆筒、鉤子...20個有捲紙...50個有USB八爪魚~~大家快來支持環保吧!!!@生源啟動
@_郭建萍_:@生源啟動,謝謝你們提供上門回收瓶子的服務喔!20個瓶子換一卷潔柔紙巾,還可以累積積分,。 上門回收的工作人員挺辛苦的,拖著幾個大塑膠袋,東奔西跑、滿頭大汗,沒來得及擦汗又往下一個客戶跑,擁有這樣一份堅持做環保公益真不容易。支持環保公益,支持生源啟動!

媒體的話

晶報2012年7月9日報導
畢業季, 請為他們鼓掌
為了拼1%的成功率,我還是決定創業,而且選擇公益創業。”這是“生源啟動”創立人黃駿傑讓記者印象深刻的一句話。這句話,投射出這個年輕團隊的公益之心,也顯露了他們的年少輕狂。
“很多父母對自己子女說:你畢業了就回老家,我們托人幫你找一份工作,買套房子,找個好男人嫁了,生活安心,我們也放心。但每個人生下來不就是為了見識這個世界么?如果我們都變成小肥羊的羊,肯德基的雞,生下來就是為了死,我寧願從來就不被生下來。愛是理解,不是禁錮。生是見識,不是活著。――劉同”最近,這條微博被熱轉,我想是因為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又到了吧。轉發這微博的人們,大抵表達的都是希望得到自主的選擇權。
生源啟動,本身就是一個帶著動力和熱力的辭彙組合。團隊亦然。他們選擇了一個很火熱的創業領域――公益,並在還沒有畢業的前一年就開始了各種嘗試和鋪墊。從一間一間宿舍地“掃樓”,到影響了超過2000人、養成他們收集塑膠瓶的環保習慣,再到今年5月成功申請到學校創意園鋪位的飛躍,每一步都匯聚了汗水,更凝聚了智慧。做一次對大家都有利的創業,本身就是一件好事;有步驟堅持地去做好這件事,更加值得讚賞。當然,公益創業的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考驗,這些都需要這群年輕人用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克服。
但首先,在畢業季,請為他們鼓掌。(李妍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