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木

生命之木

卡巴拉思想是以生長於天國的「生命之木」來象徵宇宙全體,其意義非常難解,生命之木意味著廣大的宇宙,身為小宇宙的人體,以及達到神之境界的精神遍歷.這個生命之木是由十個圓(Sephira)與22個徑(Pass)所組成.人類是處於個別的王國,經過22個逕到十個圓,進行冥想的旅途,直到王冠為止.此外,據說每個圓都有守護,指導人們的大天使。

卡巴拉思想及理論

我想給大家複述並解說一首著名的Ari寫的詩歌《生命之樹》。現在你們已經能夠比以前更加深層地理解它。實際上,這不是詩歌,是一本書(《生命之樹》)的第一段。你可以繼續讀那本挺有詩歌性的書,雖然它的確累積了卡巴拉學者關於創造的一切知識。
偉大卡巴拉學者的ARI“生命之樹”
創造之前,只有全充滿著,最高之光才存在
我們知道,太初,一切是從光開始的。此光是無限的,並且對我們來說,它之所以是創造者,是因為創造了我們。難怪一開始,當創造物(即一個想要用創造者去滿足自己的願望)還沒出現並被創造的時候,只有它才存在。
而沒有空的不(被此光)充滿的空間
“空”意味著什麼?就是沒有無光的空間,即在此光中沒有其他事物能阻礙,拒絕它。而且無光的、沒有它的空間不存在了。
只有無限的平之光充滿了一切
只有無限之光———不受任何限制的、平———不變的,因為變化也是一種限制。當我們提到狀況時,指的是無止境的世界,因為我們談論最高之光的出現於某種地方,而這地方式被光全部、無窮盡地、完全平地、不變地充滿著的。
當它決定了創造世界及存於其中的創造物
當它決定了———這平的、最高之光———創造世界(希伯來語的世界是olam,而隱匿是olama),既當它決定將自己隱藏起來,逐漸地限制自己,將自己的存在限制於這個全被它親自充滿的地方(曾經在這個地方它是完全顯露的)時,創造者開始了一步一步地躲藏起來,既開始造成隱蔽的階段被叫做世界(世界是把創造者藏起來的)。
現在我們清楚它漸漸躲藏的原因是什麼:多虧此限制,駐於這些世界的創造物才可以顯現。既然創造者(光)隱藏自己,於那些地方中就能出現創造物。
以便顯露自己完美
換言之,正好限制自己,躲藏著自己,創造者顯示其完美。雖然我們根本不懂,但就是如此:對於創造者來說,限制自己特別難,因為進行限制表示將其光、完美、善良減低下去。這樣一來,它給其創造物顯露自己的完美。
他準備好了創造物的現出,以及其獨立的存在。創造者越隱瞞自己,創造物越自由獨立。當創造者完全隱藏自己時,創造物僅僅感到自己是唯一在全世界存在著的。
創造者不存在這就是我們現在的狀態。所創造的目標:只是為了從如今的狀態使我們單獨地透露創造者———透露其完美。這就是Ari後來所說的。 
而因此世界被創造
所創造的(世界與創造物)只有一個目的:獲得創造者的完美。這可不像我們世界:當我們得到誰的完美,我們就從下往上看著。而獲得創造者的完美意味著達到其水平,變得與它一模一樣———這才是真正獲得完美。換句話說,創造者的完美不基於展示其完美,創造者的完美基於它令我們當完美,與它相等。它是怎樣做到如此的呢?
它將自己限制於其中心的一點
這是它的第一個動作,就是說,其限制起源於最中心的那一點(其光最中心的點)。它開始遠離了。
光又壓縮了,又走遠了
光由其種類、特點又壓縮了起來,又走遠了,既特點性又劇烈性的退步發生了。(“光之壓縮“這一詞語我們將在學習世界如何被創造並出現的時候來研究)。
殘留著下來空蕩蕩的、無充滿的空間
我們被認為的不受創造者影響的空間是它(對於我們來說,而不是對自己本身)限制了自己,將自己隱藏起來了。也就是說,現在我們也存在於多維的空間,而且此空間具有種種層面及維度,甚至只不過我們感覺不到,因為它們是透明的。創造者、無止境的世界都位於同一個地方,只不過創造者對創造物來說隱藏自己的存在,於是創造物覺得自己是自由的。這正好是對於創造物來說殘留著下來空蕩蕩的、無充滿的空間。
而光在中心之點周圍均勻地壓縮了起來。
什麼叫均勻地?創造者走了,躲藏了,這下連它的一個特點都不被創造物領會到。當我們開始達到創造者的時候,它的任何特點都不會更多或更少地被我們感覺到,創造者對於我們的啟示是平均的。換言之,我們感到似乎它是從霧中浮現而接近我們的:按照在我們十個Sefirot中所進行的改正,漸漸地出現其全部的形象和特點。
首先,它以NaRaNHaY(Nefesh、ruach、Neshama、Haya、Yechida的縮寫)deNefesh光,然後NaRaNHaYdeRuach光、後來NaRaNHaYdeNeshama光,接著NaRaNHaYdeHaya光、而最後NaRaNHaYdeYechida光。但無論何時,我們內在都具有十個Sefirot以及永遠都有至少最低限度的光。最基本地感覺到創造者意味著以十個Sefirot,以五個精神的五官全都充滿,而且那時我們感到其全部的形象:遙遠的、相對少能達到的,但平均的。
而光在中心之點周圍均勻地壓縮了起來。
從前此中心的點作過光中心的點,而現在它成為創造物、我們的中心的點———無止境世界的Malchut。就是它是我們的本質(石之心;希伯來文Levhaeven),而且無法改正的那一點。
如此之多,空空的地方得到圓圈的形式
是因為光是如此被限制下去的。
創造者特意這樣限制了自己,以便留下空空的圓圈,其中沒有什麼邊界———不管在何狀態中(左邊的、右邊的、上面的、下面的或任何其他的狀態)你都可以隨心所欲地行動並去做。即,從精神角度來講,既不是給予的狀態(右邊),又不是接受的狀態(左邊),又不是它逼迫我們,又不是給我們痛苦———創造者暫時對我們不進行任何動作。
而此壓縮之後,
在以光充滿空間的中心裡
出現了原形的空虛,僅僅那時
即形成了一種與創造者完全無關的空虛,而這下創造物感到自己存在於一種無人過問的狀態中,並依靠自己本身的權力。
才浮現了萬物能存在之處。
當沒有創造者的影響的時候,越沒有其支配力,創造物(接受的願望)就越有權力。當此條件出現時,
從無止境的光那延伸了———從環繞之光,它離開了此圓圈———一條直的光線。換句話說,在圓圈中形成來了空空的空間,而其周圍留下了光。從此環繞之光在圓圈之內就像通過半徑那樣,從上往下降臨了一條光線。
而這樣從無止境之光延伸了一條直的光線,
從上往下降臨於那空空的空間中。
無止境之光,通過光線降臨著,往下延伸了下去,
而在那空蕩蕩的空曠創造了所有的世界。
換言之,對於最中心的那一點而言,光從圓圈外到圓圈內逐漸地降臨引起了創造者相對的顯露或者其相對的隱蔽,而這被稱為世界(即隱瞞光、隱瞞創造者的程度)。也就是說,從無止境的程度(創造者徹底的隱蔽)直到最中心的(黑的)一點存在世界、相對的隱蔽。
這樣一來,一開始存在了一個全被光充滿的圓圈。後來光全然消失了(下一個狀態):從中心的那一點光向外走出去了並剩下了空蕩蕩的空間。下一個狀態———空空的空間和中心的一點,在此點中創造物存在(現在就能創造新的狀態)。而於此空空的空間周圍所存在的環繞之光開始對這一黑點漸漸地降臨。
最初,光是無止境的,無限的,然後它對中心的一點開始限制自己直到那點變得完全空空如也。光限制的程度(同心圓)被稱為世界。一共有五個這樣的限制(請看圖1)。
生命之樹
生命之樹圖1
無止境之光,通過光線降臨著,往下延伸了下去,
而在那空蕩蕩的空曠創造了所有的世界。
我想更仔細地解釋什麼叫“光通過光線伸延”。有一個圓圈,其中間———中心之點,而正好在這圓圈中創造者創建一條細細的直到中心的線,它被稱為“kavEinSof”(無止境的線)———光之光線。此光線到某種層次降臨下去並在這裡就像腳踏車的輪子一樣分開,而這下創造世界:出現了無止境,但它過一段時間之後,就以更輕的程度出現。
第一個是AdamKadmon世界,光通過此線繼續降臨,並再創造一個圓圈,它被稱為Atzilut世界,等等。一共存在五個世界。但這條線(Kav)達不到那個點。Kav是個Siyum(界限),我們的世界位於此Siyum下邊,而所有的世界來繞環它。我們則必須在這根線的幫助下超越所有這些世界限制並與無止境融合。在《TES》(《TalmudEserhaSfirot》的縮寫,字面意思:關於十個Sfirot的教育)的第二卷可以更多地學習關於繞環我們世界的圓圈世界
而在那空蕩蕩的空曠創造了所有的世界。
這些世界從前,存在了一個無止境的,
其完美是太絕妙的
於是創造物都無力達到其完美———
這正好是問題。這些世界從前———直到限制發生———存在了一個無止境的———光。此光用其那么精彩的完美充滿了整個圓圈,即由自己全部充滿了那個狀態,於是創造物都無力達到其完美。因此光遠離了以便使創造物存在。
畢竟被創造的思想無法理解它,
若它———無處、無限、無時。
換言之,它遠離了,以便由自己的不存在創造三個參數:地方、移動及時間。沒有這些參數我們就無法達到光。但是從頭,在我們有缺陷的狀態中,在這個世界,有著這些參數,可以對它們進行精神性的改正並超越時間、移動而去完全被創造者的光充滿的地方。如何呢?
在十一世紀卡巴拉學者Rambam都寫了,我們的整個宇宙,全世界都存在於光速下。有趣的是,我們能找到這種十一世紀住的人的概念,儘管科學在二十世紀才證明了這一事實。
他寫到我們通過螢幕改正了我們的感受之後,就能達到超越光速的階段。這就是所謂的“達到不動不變的階段”————在那裡沒有移動和時間。
因為在超越光速的那個階段什麼都凝結並只是在被改正的或還沒改正的願望中開始移動,所以人將移動感知為接近或遠離與創造者的特點。其餘的一切乾脆凝結住,沒有什麼移動,什麼參數———怎么也感受不到。
為了給予人一個達到此完整狀態的機會,先必須遠離,令人感受到此狀態在其最低的層次:當有時間、移動以及地點。空間、時間、移動都不可被改正———這都是我們所叫的自己的內在感受。實際上,在自然中不存在這種的參數。僅僅存在於我們感受中。
通過感受的改正、將之升起到更加高的(真正的)層次,並進入更加寬闊的世界,我們達到無時間、無移動、無空間的感受的存在。
Rambam寫到,其他所有的世界與我們的世界相比,都存在於光速上的那邊。而我們的世界存在於光速下。從我們世界到上邊世界的移轉意味著從物質的光移轉到精神的光。
這些世界從前,既通過創造者特意做出的限制,存在了無止境的光。用其絕妙的完美全然充滿了整個空間,於是創造物都無力達到其完美。
畢竟被創造的思想無法理解它,
若它———無處、無限、無時。
通過一條線下降了光
到世界,位於又黑而又空蕩蕩的空間中。
而各世界各圓圈……
形成了一種包括每一個世界,每一個階段的圓圈。為什麼有了這些階段及五個世界?因為在被創造的創造物中具有5個Aviyut的層面。
生命之樹:世界
生命之樹:世界圖2
根據這個,光一達到Aviyut零的階段並在它之內行動的時候,一下子就充滿它並造成第一個世界。接著,光走到下一階段———Aviyut一,充滿它並造成下一個世界等等。這樣而言,世界意味著將一個創造物5個Aviyut之中的階段由光來充滿。
通過一條線下降了光
到世界,位於又黑而又空蕩蕩的空間中。
而各世界各圓圈以及接近光的都很重要
圓圈越接近外在的無止境,世界就越重要,因為在那邊限製程度更小,同時它離中間(又空,又黑)的點也更加遠。
直到在那箇中心之點找到我們的世界
位於所有圓圈中間、裂著大口的空曠之中。
也就是說,在沒有任何光之處———在圓圈的中間,這個世界———所有的圓圈位於此中心之點的周圍,一方面,以便對它限制無止境的光,另一方面,如果此中心的一點、靈魂、我們、願意升起,同樣的世界幫助我們———作為將我們曠闊的階段。該中間的點最終應該獲得所有的世界,變得寬大並重新由光充滿整個圓圈。為什麼呢?
首先,它將自己的改正的特點來充滿此圓圈。創造者遠離了,只剩下了我們的Aviyut,則我們應該在螢幕幫助下以此全部的Aviyut改為給予,後來又顯示在這個圓圈存在的但被隱匿的光。那時用著螢幕此光將會出現於我們的黑的Kilim(容器),並且這圓圈再被無止境的光充滿。然而,這一切因為我們的努力會發生———我們自己做到。
這樣一來,我們理解到整個創造物,而它將受到全部的創造者的光,甚至我們的力量、體積、動作也會與創造者相等。
而如此從無止境被遠離的———比任何世界都遼遠,
而因此,物質上這么低
它畢竟處於所有圓圈中間
在裂口空曠的最中心……
來自:國際卡巴拉中心的中文網站
www.kab.info/cn

生命之木

生命之木點擊查看大圖
接下來說明生命之木.卡巴拉思想是以生長於天國的「生命之木」來象徵宇宙全體,其意
義非常難解,真要說的話,生命之木意味著廣大的宇宙,身為小宇宙的人體,以及達到神之境
界的精神遍歷.這個生命之木是由十個圓(Sephira)與22個徑(Pass)所組成.人類是處於
個別的王國,經過22個逕到十個圓,進行冥想的旅途,直到王冠為止.此外,據說每個圓都有
守護,指導人們的大天使.
(Kaether;王冠)-(Metatron;麥塔特羅)
與人類頭頂的大宇宙之間的接點.有創造的泉源,純粹存在,生命力的泉源之意.
(Cochma;知惠)-(Ratziel)
別名為「至高之父」,為男性原理及「動性」的象徵.
(Binah;理解)-(Zaphkiel)
有「至高之母」的別名,和???是相對應的關係,賦予所有事物的形體.
(Chesed;慈悲)-(Zadkiel)
意味著純粹而神聖的宇宙法則-「愛」.
(Geburah;神之力)-(Camael;卡馬爾)
別名是「天使的外科醫生」.
(Tiphreth;美)-(Michael;米凱爾)
生命之木中央的位置.補充所有生物之能源的中心.
(Netreth;勝利)-(Hamiel)
含有「豐饒」之意,數字是7.7是來自聖經創世紀之中上帝「創造的七天」.有堅實,勇氣
的意義在內.
(hod;榮光)-(Raphael;拉斐爾)
有物?#124;型態的「鑄型」之意.
(Iesod;基盤)-(Gabriel;加百列)
意味著「astral體」,也就是靈魂與肉體之中的靈氣.卡巴拉以此表現「前存在物?
#124;」.
(Malchut;王國)-(Metatron;麥塔特羅)
「物?#124;的王國」之意.

四個階層詳述

生命之木生命之木
▲構成生命之木的四個階層(這裡的拼法和天禁有些不同)
(Atziluth;神性界)
原型:火
(亞當加達蒙)就位在這裡.上位惡魔據說也是屬於這裡.
(Beriah;創造界)
原型:風
這裡是靈與魂的領域.
(Yetzirah;形成界)
原型:水
人類靈魂的領域,由此開始,有了男女的區別.被認為是元素的世界.
(Assiah;物?#124;界)
原型:地
我們人類生存的世界,靈魂在此有了肉體.
神秘主義是靈魂和神的直接和即時交流。神秘“mystic”一次源於古希臘文的動詞,
意思是緊閉雙唇。當猶太神秘主義者經歷了一種拋棄塵世,顯示出無所不在的精神實在
時,他們按照猶太教傳統為整個神秘主義體系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猶太神秘主義者對傳統保持極大敬意,並將自己視為神秘傳統的傳達者,此為猶太神秘
主義特徵(希伯來文中的“kabbalah”即傳統一詞,在具有神秘主義內涵以前早已得
到廣義使用。
猶太神秘主義的第二種類型不同於第一種——“四輪的運轉”以“創造的工作”
(masaseh bereshit)而知名。這種神秘主義的一本最重要典籍題為《創造之書》
(Sefer Yetzirah),論述宇宙哲學和宇宙誌的簡要和晦澀的著作。該書指出,上帝是
通過由10個基本數字和22個基本字母組成的32條“神秘的智慧之路”創造世界的。這
些數字被稱為“數”(Sefirot,單數是Sefirah),它成了秘傳猶太傳統的一個關鍵
詞。這些被認為受了新畢達哥拉斯哲學的影響(畢達哥拉斯學派—古希臘哲學流派,主
張數是萬物本源)。
“卡巴拉”被定義為見神論(theosophy)——一種關於隱藏著神聖本質說教的形
式。“卡巴拉”的基本觀念是在12世紀末普羅旺斯的一本叫《光明之書》(Bahir)的
著作里首次出現。按照《光明之書》和以後整個卡巴拉傳統解釋,數是上帝本身的屬
性:內在於上帝的獨特力量。《光明之書》將10個數稱作為盛器、冠冕或記號,他們形
成了上帝頭顱的內在結構。“卡巴拉”認為上帝是統一體,但具有可知的內部形態,這
取代了猶太哲學家堅持的那種認為上帝絕對單純的理論。
12世紀最具影響的卡巴拉分子——盲人以撒(Isaac the Blind,1160-1235)認為
數本身是一條潛藏的、無限的水平流出,這條水平的更深層存在於神聖存在中(這個絕
對不可知的數的根源被卡巴拉分子稱為“無限”Ayn Sof)。按照以撒的觀點,從“無
限”中產生出第一種超然性質並稱為“神聖思想”(Mahshavah),從神聖思想流射
出其他數。在盲人以撒後,新柏拉圖主義繼續影響著卡巴拉分子。13世紀巴塞隆納的阿
茲利爾(Azriel為盲人以撒的學生)對盲人以撒的觀點最重要的修正,使用“神聖意
志”取代“神聖思想”作為“無限”的第一層流射,使意志而非智力作為上帝存在的首
要證明。
卡巴拉歷史的一個轉折點是13世紀末《佐哈爾》(Zohar,意為《光輝之書》)。在其
後1個世紀裡,它被認為是卡巴拉理論的權威。按照“卡巴拉”觀點,存在於上帝的
“根本的根本”是“無限”,它是無止境、無形的“第一因”,不能為人類思想所把握
的“第一因”。“無限”是從神的自我顯示過程中推出的。數作為“無限”顯而不見的
力和光,從神秘深層透射出來。“卡巴拉”認為,數的統一體構造了祈禱和沉思所指向
的宗教中的人格上帝。在統一體中,數被揭示出神聖性。因此在《光輝之書》有關創造
的一段描述,數被比作為一道火焰上面部分的色彩:
“起初”—(《創世紀》第一章第一句)當主的意志開始發生效力時,他在天國(環繞
他的地方)刻下了標記。在最隱秘的深處,一股濃烈火焰從“無限”的神秘中噴出,像
一團霧在那領域的周圍形成一個圓圈,不白不黑,不紅不綠,沒有任何顏色。只是在這
股烈焰開始擴大時,它才產生各種耀眼色彩。從它最中間的部分產生一口井,從中發出
各種顏色,並向下屆所有事物擴散,被隱藏於神秘的無限神秘中。
數是從“無限”的絕對神秘中發出的等級或梯層;它們不像新柏拉圖主義所認為的那
樣,是上帝和物質世界間居間的力量,每個數及其整個數的體系都被賦予一種複雜的象
征標記。10個數最普通的名稱是:
1.至高冠冕(Keter Elyon,《光輝之書》將這個數稱作為“神聖意志”)。
2.智慧(Hokhmah),原初的不變的神聖思想。
3.知性(Binah),和慧不同,它是造成差別的智力原則。
4.偉大(Gedullah),有時被稱為上帝充溢的愛。
5.大能(Gevurah),經常被稱為嚴格的判斷。
6.美(Tiferet),經常被稱為同情。
7.永恆(Netzah)。
8.威(Hod)。
9.根本(Yesod),有時被稱為公正者。
10.王國(Malkhut),經常按傳統詞語稱之為“神聖存在”,並被認為是以色列共同
體的神聖原型。
每個數同它的整體關係是不倦的和忠情的卡巴拉沉思主題。各個數之間的關係具有一種
正式結構,這一結構通常被分為三部分。至高冠冕、智慧、知性這前3個數形成了神聖
有機體中的智力水平:意志、思想、知識。以下7個數的名字取自《歷代志略》第一卷
第二十九章第十一節,沒有表達每個數精確的象徵意義。偉大、大能和美構成了第二
組,它是神性心靈或道德水準。永恆、威和根本構成了(在最受新柏拉圖主義影響的論
著中)自然中特定的力量的原型。第10個數,王國,具有它自己精巧的象徵表示。它是
女皇,特殊的陰性的數,它也是以色列人神聖的副本。第10個數是神聖世界和非神聖世
界進行交流的渠道。
在有些卡巴拉圖表中,數被安排成一個環繞著中心的圓周,像以地球為中心的亞里士多
德天體概念。數有時被描繪為如同一棵宇宙之樹,它的根植於“無限”,軀幹和枝條向
下界延伸。
最普通的比喻是認為數構成了天人的形式(卡巴拉的辭彙是“Adam Kadmon”,意思
是“原型的”或“原初的”的人):前三個數是其頭顱,中間三個數是臂膀和胸部,最
後三個數是腿和生殖器,第四個數是整個身體的和諧。這些數還得到了垂直劃分:左半
部是陰性數,右半部是陽性數(因此,陰性因素就和左面嚴格的判斷聯繫了起來,而陽
性因素則是純粹的慈愛顯示),中間一部分,即居間的數,維持兩邊的確切平衡。第六
個數,美,連線正義和愛,使那些道德品質保持和諧。上帝不同的名稱和每個數有關。
後七個數被認為是逾時限的六個創造日和第一個創造的安息日原型,以及宇宙各星球的
原型。
將數和《聖經》中的象徵物聯繫起來的可能性實際上是無限的。
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我們不急於尋求下一個成功,而僅僅注意到苦的熄停,我們就向著純淨、燦爛與平
靜來開放自己了;我們允許自己的心完全地品味當下。那么一切所謂“日常經驗”都會
綻放與敞開,絕美一如金色蘭花般莊嚴,它持續的獲得燦爛與明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