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桔湯[《瘍醫大全》]

甘桔湯[《瘍醫大全》]

處方:甘草 桔梗 麥門冬各30克功能主治:清熱化痰,養陰排膿。治胃癰,痰氣上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瘍醫大全》卷二十一。草,加姜煎,亦名桔梗湯。【處方來源】《痘疹全書》卷下。【藥物組成】桔梗8分,甘草1錢半,射干6分,牛蒡子(炒)6分,防風4分,玄參4分。【藥物組成】桔梗2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麩炒)2兩,甘草(炙)1兩。【方劑主治】胸中結氣,咽喉不利。【方劑主治】小兒麻疹,胃火炎肺金,咳嗽面浮,應出不出。

方名

甘桔湯(瀉火之劑)

編 號:028

組 成:甘草、桔梗。

主治

1.治少陰咽痛喉痹、肺癰吐膿,乾欬無痰,火郁在肺。

2.亦治心臟發欬,欬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

加 減:王好古加減法:

1.失音;加訶子。

2.痰多,聲不出:加半夏。

3.上氣:加陳皮。

4.涎嗽:加知母、貝母。

5.欬渴;加五味子。

6.酒毒:加葛根。

7.少氣;加人參

8.嘔:加半夏、生薑。

9.吐膿血:加紫菀。

10肺病;加阿膠。

11.胸膈不利:加枳殼。

12.痞滿:加枳實。

13.目赤:加梔子、大黃。

14.面腫;加茯苓。

15.膚痛;加黃耆

16.發斑:加荊芥、防風。

17.痰火:加牛蒡、大黃。

歸 經:此太陰少陰藥也。

方義

1.甘草;甘平解毒而瀉火。

2.桔梗;苦辛清肺而利膈,又能開提血氣,表散寒邪,排膿血而補內漏。

3.故治咽痛喉痹,肺癰欬嗽,取其辛苦散寒,甘平除熱也。

變化方:1.甘草湯:本方除桔梗治同。(金匱方)

2.甘桔防風湯:本方加防風。治同。

3.如聖湯:本方加防風、荊芥、連翹。治上焦風熱。(宋仁宗方)

4.桔梗泹:笨方加連翹薄荷、竹葉、梔子、黃芩。治上焦風熱。

6.訶子清音湯:本方加訶子。加童便服。治中風不讈。

7.枳桔湯:本方除甘草,加枳殼。治胸中痞塞,噫氣吐酸或欬。

又附方:桔梗、桑皮、貝母、栝樓、當歸、枳殼、苡仁、防已、黃耆、杏仁、百合、甘

草,加姜煎,亦名桔梗湯。(濟生方)治肺癰吐膿,嗌乾多渴。如大便閉,加大黃;

小便赤加大通。

甘桔湯

【藥物組成】桔梗(米泔制)、牛蒡(炒,研)、甘草。

【處方來源】《痘疹全書》卷下。

【方劑主治】痘瘡之後,咽喉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甘桔湯

【藥物組成】桔梗8分,甘草1錢半,射干6分,牛蒡子(炒)6分,防風4分,玄參4分。

【處方來源】《外科啟玄》卷十二。

【方劑主治】咽痛,痰壅聲啞。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

甘桔湯

【藥物組成】桔梗2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麩炒)2兩,甘草(炙)1兩。

【處方來源】《御藥院方》卷九。

【方劑主治】胸中結氣,咽喉不利。

【方劑功效】下一切氣。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錢,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微溫時時服。

甘桔湯

【藥物組成】生甘草、芽桔梗、熟石膏、淨知母、牛蒡子。

【處方來源】《幼幼集成》卷六。

【方劑主治】小兒麻疹,胃火炎肺金,咳嗽面浮,應出不出。

【用法用量】生薄荷葉5片為引,水煎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