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柏林

甘柏林

甘柏林甘柏林 盲人二胡演奏家。湖南長沙人。父母早亡,在孤兒院長大。自幼愛好音樂,勤學苦練。 196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吉林市、吉林省藝術學校教員,吉林藝術學院副教授。曾出席第一屆全國文教群英會和第三次全國文代會。善於演奏抒情樂曲,藝感染力強。先後創作《草原情歌》等七首二胡曲。有三十餘首二胡獨奏曲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音或灌製成唱片,流行國內外。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935年9月29日生於湖南省長沙市一個大戶之家。

1938年那場在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長沙大火,燒毀了他父親持有股份的長沙市電燈公司,公司破產,家中也失去了重要的經濟來源,20多口人的大家族搖搖欲墜地支撐了3年終於分崩離析

1941年,被母親送到長沙市200多公里的衡陽孤兒院

1943年,雙目失明

1943年12月,獨自找到母親相認

1944年3月

1946年春進長沙盲校,跟武泗玉(盲人)老師學習二胡、笛子、揚琴

1947年專攻二胡。

1950年,在湖南廣播電台錄製了二胡獨奏曲《空山鳥語》、《光明行》,被稱為"少年二胡能手"。

1951年5月,被保送南京盲啞學校,隨宋廷亮(盲人)老師學習二胡,期間曾得到二胡演奏家張銳、甘濤老師指教。

1953年,他當上了校學生會主席

1955年被選送北京中國盲人訓練班音樂班,隨劉北茂教授學習二胡,並得到蔣鳳之、張韶、劉明沅等先生的指導。

1956年5月初的一天,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文藝部音樂組組長張穎親自採訪了甘柏林

1956年5月25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放了甘柏林用二胡演奏的劉天華和阿炳的幾支樂曲,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

1956年參加了"第一屆全國音樂周",演奏《懷鄉行》、《二泉映月》等曲目,被譽為"青年二胡演奏家"。此後,曾先後赴朝鮮、南斯拉夫、西班牙、美國、埃及等國訪問演出。在北京、長春、吉林、長沙、台北、台中、香港等地舉辦二胡獨奏音樂會,多次到中央電台、中國唱片社錄音,錄製唱片,唱片還遠銷澳大利亞、前蘇聯、東歐、新加坡等國家,成為馳名中外的盲人二胡演奏家。

1958年,全國第一次文教群英會在北京召開,甘柏林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1963年,甘柏林被下放到吉林省,在吉林省藝術學院音樂系任教。

1986年中國旅行音像社錄製甘柏林演奏的阿炳、劉天華作品盒式磁帶,

1988年太平洋影音公司廣西音像公司出版了甘柏林演奏的《馬頭琴之歌》、《湘江樂》等三十餘首二胡名曲的盒式磁帶,在國內、外發行,受到好評。

1994年,台灣中國龍唱片公司,灌制了甘柏林演奏的《劉天華、華彥均二胡傳世名曲》的音樂CD。

社會評價

人稱“盲人二胡演奏家”

“當代阿炳”

成就及榮譽

1988年任中國盲協主席。1992年獲得國務院頒發的表演藝術事業中有突出貢獻專家待遇。1998年當選中國殘聯副主席。1998年任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甘柏林主要著述有:《盲人和音樂》(1982年《人民音樂》10期刊登) 《從時代、作品看二胡演奏風格的形成與發展》(1985年全國二胡學術討論會上的講演)、《緬懷傑出的盲人音樂家華彥鈞》(1983年紀念阿炳誕辰90周年學術討論會上的發言)。甘柏林主要創作作品有:二胡獨奏曲《草原情歌》(1959年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二胡曲集第四集),《心向北京唱豐收》(與朱連喜合作,1979年人民音樂出版杜出版)。

主要作品

二胡獨奏曲《草原情歌》(1959年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二胡曲集第四集)

《心向北京唱豐收》(與朱連喜合作,1979年人民音樂出版杜出版)。

阿炳、劉天華作品集(1986年中國旅行音像社)

《馬頭琴之歌》、《湘江樂》等三十餘首二胡名曲(1988年太平洋影音公司)

《劉天華、華彥均二胡傳世名曲》(1994年台灣中國龍唱片公司)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