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仔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高約3米。枝通常有刺。單身複葉互生,葉片披針形到卵狀披針形,長5.5~8厘米,寬29~4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全緣或有鈍齒;葉柄上的翅不明顯,但夏季枝梢或長枝上的葉常有較明顯的翅。花黃白色,單生或2~3朵簇生於葉腋。柑果扁球形,熟時橙黃色或淡紅黃色,果皮疏鬆,內瓤極易分離。花期3~4月,果期9~10月。

基本信息

一級分類 常用植物藥

二級分類

分類 甘仔

年份 gaamh zaiv

別名 柑、橘子、橘、黃橘

來源 薈香科植物寬皮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葉、幼果、果皮、果核。

生態分布

廣西各地縣市有栽培;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份。

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葉,多鮮用。果實幹秋季成熟時采。

傳統套用

果實,治暑熱煩渴、酒醉。果皮,治胃腸脹滿、呃逆、嘔吐、咳嗽痰多。嫩果,治胸腹脹悶、疝氣、胃痛。果核,治疝氣、睪丸腫痛、半身不遂、乳腺炎。樹葉,治小兒發熱、肺膿瘍、胸痛、乳腺炎、中耳炎。

用法用量

果實適量,生食或搗汁服;果皮3~9克,水煎服;嫩果3~9克,水煎服;果核3~9克,水煎服;樹葉3~9克,水煎服。外用適量,水煎洗浴或搗爛炒熱熨或搗汁滴耳。

方例

1.扁桃體炎 甘仔(柑)皮適量,焙乾研末,置地下打過地氣,瓶裝備用。每用少許,用竹筒吹入咽部,日吹3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