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塑送子觀音像

瓷塑送子觀音像

瓷塑送子觀音像,明代瓷器。人物造型接近生活,為人們喜聞樂見,具有較強的藝術觀賞價值。

  基本信息

名稱:明德化窯瓷塑送子觀音像
類別:瓷器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屬:明代德化窯燒制
文物現狀:流傳於世,民間收藏。

簡介

高33cm。中空。
此觀音像頭束螺式髮髻,披斗篷式袈裟,胸間飾纓絡,手腕飾玉鐲,赤雙足呈半跏趺坐姿坐於高座上。神情嫻淑,姿態端莊。其懷中抱一小兒,小兒呈立姿,左手執元寶,右手揚掌偏外作與人狀(即滿願狀)。在觀音右側飾有神鳥(已失),在觀音左側飾有淨瓶(已失)。在觀音左、右下側各有一善財童子(已失)。在觀音右側飾有經函卷,下設紫檀木雕底座(後配)。瓷塑胎質略顯粗糙,釉料乳白中微泛青。此像將人物雕塑的生動傳神,在衣飾和手勢的處理上頗具匠心。
送子觀音題材的造像在北宋時期即已有之,到明清時期大量出現。《妙法蓮華經·觀世音普門品》云:“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送子觀音像即典出於此。從該像的胎質、釉色及人物形象特徵看,與康熙年間德化窯所出作品相似。人物造型接近生活,為人們喜聞樂見,具有較強的藝術觀賞價值。
 

相關資料

明代德化窯各類雕塑品以佛教人物居多,如觀音、達摩、如來、文殊、普賢、彌勒、羅漢、準提觀音等,姿勢或坐或立,形態迥異。單是觀音一種,就有諸多變化,如手持淨瓶、楊柳的楊柳觀音;坐岩、手持經卷的讀經觀音;漫步五色祥雲之上、瀟灑悠閒的遊戲觀音;手提魚簍為釣魚、降妖之相的魚簍觀音;乘蓮花浮於水面,漂行自若的一葉觀音;坐崖畔、手持蓮花凝神靜思的威德觀音;頭戴佛像寶冠的延命觀音;懷抱嬰兒的送子觀音;雙手合掌的朝聖觀音;趺坐、左手放於彎膝上,右手向地的眾寶觀音;三目十八臂手執杵、瓶、劍、鏡、印等法器的準提觀音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