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紐圖

Matas),2004年8月就任。 1980年7月30日獨立,定國名為萬那杜共和國。 1982年3月26日,萬那杜與中國建交。

萬那杜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Vanuatu
Vanuatu又譯為瓦紐圖
萬那杜共和國
國名:萬那杜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Vanuatu)
獨立日:7月30日(1980年)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8∶11。由紅、綠、黑、黃四色構成。帶有黑邊的黃色橫置“Y”字型將旗面分成三塊,靠旗桿一側為黑色等腰三角形,內有雙環豬牙和“納米麗”葉圖案;右側為上紅下綠兩個相等的直角梯形。橫置“Y”字型表示該國島嶼的分布形狀;黃色象徵陽光普照全國;黑色代表人民的膚色;紅色象徵鮮血;綠色象徵肥沃土地上生長繁茂的植物。豬牙象徵該國傳統的財富,人民養豬很普遍,豬肉是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納米麗”葉是當地人民信奉的一種神聖之樹的葉子,象徵神聖、吉祥。
國徽:圖案的主題思想是時刻準備為捍衛萬那杜的獨立和自由而獻身。一位美拉尼西亞勇士身穿當地傳統服裝、手執武器,勇士站立的山峰象徵該國最高峰——塔布韋馬薩納峰,勇士背後是豬牙和“納米麗”葉圖案。底端的綬帶上用萬那杜文寫著“上帝與我們共存”。
自然地理:面積為1.1萬平方公里。位於澳大利亞悉尼東北2250公里處的西南太平洋上,東距斐濟約1000公里,西南離新喀里多尼亞400公里。由西北東南方向呈Y形的80多個島嶼組成,其中66個島有人居住。其中較大島嶼有:埃斯皮里圖(又名桑托)、馬萊庫拉、埃法特、埃皮、彭特科斯特和奧巴。
國家政要:總統凱萊凱萊·卡爾科特·馬塔斯(Kelekele Kalkot Matas),2004年8月就任。總理哈姆·利尼(Ham Lini),2004年12月任職。
人口:20萬人(2004年),其中95%是萬那杜人,屬美拉尼西亞人種;余為法裔、英裔、華裔以及一些附近島國人。官方語言為英語、法語和比斯拉馬語,通用比斯拉馬語。84%的人信奉基督教。
首都:維拉港(Port Vila),人口4萬(2004年),平均氣溫25.3℃。
簡史:數千年前萬那杜人即在此生息。1825年以後英、法等國的傳教士、商人和農場主紛紛來到此地。1906年10月法、英簽署了共管公約,該地淪為英、法共管殖民地。1940年發生喬恩·弗倫運動,公開提出反對教會,反對白人和反對政府的口號。1963年出現了第一個政黨──鄉村黨,要求收回土地和實現獨立。由於民族運動的迅速發展,英、法同意該地區於1978年1月實行內部自治。1980年7月30日獨立,定國名為萬那杜共和國。
政治:總統是國家元首,由選舉團通過無記名投票選舉產生。一院制的議會為立法機構。
經濟:主要經濟支柱是旅遊業。
外交:奉行維護民族獨立的不結盟政策,反對外來干涉和大國控制,強調對外關係的“廣泛性”,要求建立國際關係新秩序。重視與南太平洋國家發展關係。
與中國關係: 1982年3月26日,萬那杜與中國建交。2005年2月,哈姆·利尼總理來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兩國簽署了聯合聲明。同年12月,哈姆·利尼總理再次來華訪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