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洲中學

瓜洲中學

江蘇省瓜洲中學創辦於1958年,2001年學校創建成為江蘇省重點高中,2004年被江蘇省教育廳確認為江蘇省首批邗江區首家三星級高中。56年辦學歷史,積澱了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56年風風雨雨,形成了學校獨具特色的育人理念;56年開拓進取,鑄就了學校輝煌的辦學業績。 2014年底升格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晉升四星高中 晉升四星高中

目前,學校分設初、高中兩個校區,師生近3000人;高中部占地120多畝,固定資產近億元,辦學條件省內領先;專職教師168名,其中全國優秀教師1人,區級以上名師68人,中、高級教師119人,研究生課程班結業28人,碩士研究生9人,赴國外訪問學者12人,師資建設居揚州市同類學校前列;學校積極實施“科研強校”戰略,近年來有近千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市級以上教育刊物公開發表或獲獎,2005年、2006年和2008年,學校連續三年獲江蘇省“師陶杯”組織獎;先後接待法國、馬來西亞,西藏、陝西、安徽、江西等數十批國內外教育代表團,並與法國、新加坡、陝西等國內外數十所名校建立了良好合作關係;教學質量位居揚州市同類學校前列,2008年本科進線人數突破400大關,創歷史新高,歷年來既有考取南開大學、東南大學等全國著名高校的高材生,也有考取飛行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體育學院、影視傳媒學院等各類高校的特長生。

建校50年來,學校始終以播撒真知、傳承文明、樹德育才、科教興國為己命,開拓進取,銳意創新,為國家輸送了大批高素質的優秀人才。他們中有造福一方的黨政領導,有保家衛國的三軍將士,有聞名遐邇的商海巨賈,有獨有建樹的權威專家,有受人尊重的勞動模範。76屆校友唐元松曾受江澤民同志親切接見。

近年來,學校先後獲國家級優秀“綠色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江蘇省安全文明校園、江蘇省重點高中、江蘇省三星級高中、江蘇省一級圖書館、江蘇省體育先進單位、江蘇省“冬季三項鍛鍊百日活動先進學校”、江蘇省普法先進單位、揚州市模範學校、揚州市首批“規範收費學校”、揚州市依法治校示範校、揚州市數位化校園、揚州市教育科研實驗基地、邗江區模範學校等百餘項區級以上榮譽稱號,中國教育電視台、江蘇電視台、《江蘇教育報》等媒體對學校辦學成果多次進行專題報導。

校徽

校徽,為“瓜洲中學”“瓜”字的藝術造型,該設計既有古老的京劇臉譜元素,又契合該校50多年的辦學底蘊;線形浪花,型似珍珠,寓意該校是長江邊上的一顆璀璨明珠;綠色寓意學校的綠色生態教育,白色寓意學校地濱運河和長江;白綠相間,寓意學校事業興旺。

校標

校標由校徽、瓜洲中學文字和瓜洲中學英文組合而成。左為校徽,右為中文“瓜洲中學”字樣;校徽和中文下方為“瓜洲中學”英文拼寫,寓意構築面向世界的開放教育體系已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拓展師生的國際視野,培養師生的跨文化素養正成為學校辦學的新追求。

瓜洲中學 瓜洲中學

辦學理念

以人為本,和諧發展

該校以“一切為了學生”為辦學宗旨,以“辦有靈魂的學校,育有思想的教師,培養有底氣的學生”為辦學思想,形成了“章程定方圓,德育鑄靈魂,體育礪精神,科研蓄內涵,創新求發展”的辦學特色,學校各項工作全面步入規範化、科學化和法制化軌道。

育人環境

該校位於歷史名鎮瓜洲,東傍古運河,南瀕潤揚森林公園,西接潤揚大橋,北枕揚州市區,公交16、32、34路直達校區;自然環境優美,人文環境卓越,區域優勢在揚州市獨一無二,是莘莘學子讀書求知的理想淨土。

辦學條件

瓜中 瓜中

該校高中部校園占地130多畝,建築面積36000平方米,綠化面積42000平方米,固定資產近億元。圖書館、健身房、校園網、多媒體教室、理化生實驗室、校園視聽雙向控制系統等先進辦學設施一應齊全,每間教室、宿舍均配備空調,該校現為國家級綠色學校、揚州市數位化校園和揚州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師資隊伍

瓜洲中學 瓜洲中學
瓜洲中學 瓜洲中學

該校專職教師160多名,其中,區級以上名師60多人,中、高級教師102名,研究生課程班結業28人,碩士研究生20人(含在讀),赴國外訪問學者12人。在歷屆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中,該校高中部獲獎人數和獎次均居同類學校第一;英語、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體育等學科均多次對揚州大市開設高三示範課;師德高尚、學科齊全、素質精良的學者型教師隊伍業已形成,師資建設在揚州市同類學校名列前茅。

揚州市名校長、全國優秀教師: 盧國田

部分區級及以上名師:

金星明 王慶文 趙 芳 周賢才 杭亞萍 謝博名 黃 華
范福平 王隆喜 胡寬盛 沈桂芳 李扣林 郭龍祥 孟德榮
柳仕祥 萬 軍 張志剛 張德勝 孫家華 徐壽明 劉玉福
毛寬雲 祝書榮 陳道一 孟凡龍 王 軍 黃 俊 許玉新
陳 俊 曹曉蓉 袁德榮 王 震 葛 俊 侯立國 時錦龍
朱其群 戴國友 曾廣正 孫安龍 孫曉靜 張 俊 卞國平
吳道勇 陳 燕 姜羽暄 方 霽 秦冬勝 蔣學進 王麗
陳 靜 朱 宏 祁衛忠 蔣 燕 戚明兵 朱茂春 趙雲飛
蘭純平 李 俊 陶曉輝 周偉山 張福香 曾紅敏 劉劍萍

國外訪問學者:

澳大利亞: 盧國田 陳有安 張德勝 郭龍祥 時錦龍
加拿大: 張志剛 姜 潔
英 國: 李小花 沈桂芳 萬 軍 趙 芳 王 軍
新加坡: 余 勇 謝博名
韓國: 顧 軍
日本: 萬 軍 王 震

碩士研究生(含在讀):

胡玉萍 張 萱 卞金萍 穆 瑜 金星明 張志剛 黃 華
吳道勇 陳 靜 葛 俊 孫安龍 謝芳 郭龍祥 宋艷梅
黃健虎 王慶武 吳 玲 王 麗 李樹朝 卞國平 徐秋園
李正章 卞金萍 孫長和 陶曉輝 王 娟 智愛春 許廣安
周義和 李 鑫 宋 永 王玉璐 曾紅敏 施春華 房 清

教育科研

該校積極實施“科研強校”戰略,通過校本研究,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升辦學水平,教育科研成為該校質量騰飛的強大動力。近年來,該校有近千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市級以上教育刊物公開發表或獲獎。2005、2006和2008年,該校三次獲江蘇省“師陶杯”組織獎(揚州市惟一)。

辦學成果

近年來,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市級以上獎項近千人次;獲省、市、區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員、優秀團乾等榮譽稱號數百人次;多年來,有多名學生進入全區高考前20名,文化類高考升學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瓜洲中學 瓜洲中學

1991年該校增設美術高考培訓,1994年8月創辦揚州市第一個美術特長班;1995年開設音樂高考培訓。20年來,為南開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藝術學院、西安美院、南京師範大學、蘇州大學、江南大學等高校輸送藝術合格人才2000多名。學校現為南京藝術學院、江南大學、揚州大學、南通大學教學實踐基地,並與南京寧海中學等省內多所藝術名校結為友好學校。2014年,在江蘇省藝術類高考中,該校美術類學生本科進線率全市第一,200分以上高分人數全市第二;音樂類本科進線率100%。

學校田徑隊在省、市級以上各類比賽中多次摘金奪銀。3年來,該校有數十名名同學達二級運動員標準,多人達一級運動員標準,此外還為解放軍長春飛行學院輸送飛行員3名,為國家橄欖球隊、南京軍區體工大隊及高等院校輸送體育優秀人才50多名,學校被表彰為江蘇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2014年,高二(4)班張舟同學在國家級體育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順利晉升為國家一級運動員。

該校每年均有400多名學生考取各級各類本科院校,素質教育成果穩居揚州市同類學校前列。2009年,30名學生考取全國八大美院,居揚州市藝術班前列;2010年,校田徑隊勇奪揚州市田徑運動會星級高中組第三名,全國高二生物奧賽進入全國複賽人數居揚州市星級高中第四名;2011年,王丹丹被國家橄欖球隊特招;2012年,十多人獲河海大學等全國重點高校自主招生資格;2013年,參加江蘇省高一化學競賽,學生獲獎等第和人數位居全大市三星級高中第一。2014年,該校高二年級在江蘇省2014年學業水平測試中取得優異成績:4A7人,3A30人,2A87人,1A125人,音體美學生過關率100%,文化類學生過關率99.81%,C率全區同類學校第一。“低進中出、中進高出、高進優出”的學業提升現象獲社會廣泛讚譽,被譽為“瓜中現象”。

建校56年來,該校為高等學校輸送人才數萬名,畢業生遍布海內外,許多人已成為國家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科技、教育、文學、藝術方面的傑出人才。我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參贊、百名航天精英人才陳寬榮教授,安徽省巢湖市原市長葛樹人,廣州軍區原政治部副主任張兆寬,清華大學畢業原三機部金屬結構廠廠長、黨委書記郭松恆,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紀委書記張寧寧,揚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李忠盛,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徐軍,全國著名大律師、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國際仲裁員金春卿,江蘇邗建集團董事長范世宏,揚州鍛壓工具機有限公司董事長潘雲虎,《文匯報》主任記者、駐海外首席記者張松,丹麥澳爾堡大學博士後鄧富金等都是該校校友。其中,76屆校友唐元松曾受江澤民同志親切接見。

近幾年來,該校先後接待法國、馬來西亞,西藏、陝西、安徽、江西、青海、海南、上海等十多批國內外教育代表團,並派出多批學生赴澳大利亞、韓國研修,與國內外數十所名校建立了良好合作關係。中國教育電視台、江蘇電視台、《江蘇教育報》等媒體對該校辦學成果多次進行專題報導。

學生活動

瓜中學生會制度

學生會是學校進行素質教育,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實施民主管理的學生自治組織。學生會的基本職能是積極發揮學生在學校管理中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作用,充分反映學生對學校的重大教育教學活動決策的意見和建議。

一、學生會委員的產生

(1)學生會委員由本人參加學校一年一度的競選而產生,原則上每個年級都要有學生參加學生會。

(2)學生會委員由學生會幹部、學生會幹事、學生會指導教師組成。

(3)學生會委員任期為一年,實行學年輪換制。

二、學生會委員的條件

(1)關心時事政治,關心學校發展,視學校榮辱為自己榮辱。

(2)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模範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

(3)勤奮學習,全面發展。

(4)熱愛集體,樂於為他人和集體服務。

(5)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

(6)各方面以身作則,有較強的是非判斷能力,秉公辦事。

(7)尊重學校領導、教工和學生。

三、學生會工作職責

(1)應為維護學生的正當權益而工作。

(2)積極收集學生對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和學校管理的意見和建議,並協助學校解決問題。

(3)積極參與學校年級重大教育教學活動。

(4)發揮學生的自我管理精神,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使住校生不斷提高自理自治生活的能力。

(5)主動緩解學生之間、學生與學校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

(6)應善於利用各種渠道,做好學校與學生聯繫的橋樑和紐帶,及時將學生中的情況反映學校。

(7)學生會每月底召開一次會議,全體學生會委員及各班指定班幹部參加,可邀請有關領導或老師參加。

四、學生會幹部制度

【學生會主席】組織策劃和協調學生會總體工作,在政治、思想、學習和工作上關心幫助其他學生會幹部,並應起到模範作用,處理各種重大事件,對學生會負責。

【學生會副主席】協助學生會主席的各項工作,並指導一兩個部門的具體工作。

【學習部】以促進學風為工作重點,營造一個健康、積極的學習氛圍,加強各年級、各班學生的學習交流,開展學習競賽,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成績。

【宣傳部】利用板報、宣傳櫥窗等途徑,宣傳學生會的各項活動,及時了解學生們的思想政治動向並及時匯報。

【文藝部】全力配合學校做好文藝工作,促進該校藝術事業全面發展,創辦文藝性團體,加強文藝活動,提高該校學生藝術素質。

【體育部】全力配合學校搞好體育工作,負責組織和舉辦一系列體育活動,協調各班、各年級間的體育活動,傳播體育文化,全面提高全校學生身體素質。

【生活部】配合學校做好各班生活衛生的檢查與監督工作,加強與校醫院的聯繫,宣傳衛生保健知識,熱情為同學們服務,組織好社區服務工作。

五、學生會幹部權利

(1)有權向有不良行為的學生提出勸告、批評、扣分或報告教師。

(2)在開展工作中可以使用工作所需的公屬器物(電腦、電話、辦公室等)。

(3)有向領導老師直接反映情況的權利。

(4)如因工作需要,可以不參加兩操、自習課、班會課,但須事前向班主任請假。

六、學生會具體工作安排

(1)考核依據為《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

(2)出勤由學生會副主席考核。

(3)宣傳工作由學生會宣傳部考核。

(4)兩操集會由學生會體育部考核。

(5)校園衛生由學生會生活部考核。

(6)班風學風由學生會學習部考核。

(7)安全工作及校園巡查由學生會每天值日幹部考核。

(8)每天考核表由學生會當天值日幹部負責填寫、送交,審核人為學生會主席。

七、學生會幹部的獎懲制度

(1)學校每學期將評選出優秀學生會幹部並給予一定的物質或精神獎勵。

(2)學校每學期對極不稱職的學生會幹部給予撤消職務或相應處分。

(3)學生會幹部未遵守行為規範而扣分,查到將扣應扣分的3倍。

八、學生會入會誓詞

我自願加入學生會,堅決服從學生會的安排,模範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視學校榮辱為自己榮辱,熱愛集體,全心全意為全校學生服務。

向“衡水”學習

一、 用衡水的奇蹟點燃師生激情。一是召開行政擴大會議,匯報考察學習情況,交流感受與體會,重點談“四種力量”、“四個極致”、“三個精神”的啟發,全面部署 以“觀照衡水找差距,聯繫實際求突破”為主題開展學習衡水經驗的活動。二是召開全體教職工會議,舉行“衡水之行”考察學習報告會,把衡水辦學的經驗、成果 宣傳到每一位教職工,打破教師頭腦中唯生源論堅冰,克服難有作為無所作為的思想。三是通過國旗下講話、班會等各種手段加強衡水辦學事跡宣傳,激發學生“超 越”、“爭先”的熱情。

二、 用衡水經驗審視存在問題。一是以“提升瓜中質量”為主題,圍繞“不良習慣改變多少,成績就會提高多少”、“校園無小事、事事皆教育”等問題,以年級為單 位,開展“瓜中要發展,我該怎么辦”大討論。二是舉辦學習心得交流會。在討論基礎上找差距、拿措施,邊學習,邊討論,邊實踐,真正讓衡水精神深入人心,從 而變成廣大師生的自覺行動。

三、 用衡水的精神突破工作瓶頸。從形似到神似,形神兼備;從局部到整體,全面推進。一是以跑操為突破口,先行先試。由體育組負責技術層面的指導和組織工作,制 定具體的規範標準,印製檢查表;由政教、團委、學生會分班包乾,具體負責對各班集合、跑步、口號、班主任到位等各方面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及時公布,和班級 量化考核掛鈎,力求短期內,跑操上規範、上水平,跑出氣勢,跑出精神,跑出風格,並持之以恆,成為學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二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挖掘學校 的精神內涵,凝練學校的文化特質。促進文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打造“有感召力、有影響力、有生命力”的樓體文化、班級文化、制度文化、激情文化,充 分發揮文化的薰陶和浸潤作用。三是開展“立足崗位、堅守良知、維護尊嚴、講負責任”主題教育活動,在全校範圍中積極倡導“四個一”的要求:擁有一種情懷; 傾注一種熱忱;堅守一條底線;追求一種境界;著力打造對教育事業忠誠、對學生無私摯愛、對工作充滿激情的教師隊伍。四是堅持“規範、精緻、高效”的方向 標。側重抓細節、保常態、建機制、上規範,制定目標管理工作推進、工作決策執行反饋機制,落實崗位責任制,叫真、叫響“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五是落實高 考突破的機制。落實年級、班級、學科三個責任制;落實“自習考試化、考試高考化、高考平常化”;落實尖子生的培養方案;落實科學備考策略,真正形成““校 圍繞質量轉、教學圍繞高三轉、高三老師圍繞學生轉”的良好氛圍。

目前,該校學習衡水的各項措施正在穩步實施中。

學校所獲榮譽

全國綠色學校

全國環境教育示範學校

江蘇省四星級高中

江蘇省文明單位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江蘇省和諧校園

江蘇省平安校園

江蘇省詩教先進單位

江蘇省節水型學校

江蘇省一級圖書館

江蘇省三星級檔案室

江蘇省普法先進單位

江蘇省綠色學校

江蘇省科技創新教育先進單位

江蘇省綠色學校創建工作先進單位

江蘇省高中階段學生軍訓工作先進單位

江蘇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江蘇省模範職工之家

江蘇省“健康促進學校”金獎單位

江蘇省“冬季三項鍛鍊百日活動先進學校”

江蘇省青少年奧林匹克體育俱樂部

江蘇省“師陶杯”論文大賽組織獎(連續10屆,揚州市唯一)

江蘇省“迎接新世紀”讀書活動特別組織獎

第六屆江蘇省全民健身運動會跳繩比賽體育道德風尚獎

江蘇教育電視台電視創新大賽省重點中學組團體冠軍

江蘇省第二屆“新健杯”跳繩、踢毽大賽中學組團體亞軍

揚州市模範學校

揚州市和諧校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