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氨酸血

瓜氨酸血

《中國醫師進修雜誌:內科版》2007年第30卷第9期摘要:目的探討抗環瓜氨酸肽(CCP)抗體在類風濕關節炎(RA)中的診斷和鑑別診斷價值。 抗CCP抗體在疾病的很早期階段即可出現陽性,並且具有很高的陽性預期值(91%)。 抗CCP抗體在RA早期患者中的陽性率為79%,因而RA的早期診斷並及時開始恰當的治療對控制病情非常重要。

血瓜氨酸水平是小腸移植後強烈排斥反應的一項排他性指標背景

:小腸移植後血清瓜氨酸水平是急性細胞性排斥反應(ACR)的一項指標。但是其臨床實用性並未得到充分利用。該研究的目的在於明確用於支持和否定急性排斥反應診斷的具體的血清瓜氨酸的水平,並給出移植後瓜氨酸水平預測急性排斥反應敏感性和特異性更準確的估計。方法:從2004年3月,我們共收集了57例小腸移植患者移植後3月及更長期的共2135例乾血濾紙片(DBS)瓜氨酸樣本。採用逐步線性回歸明確最各個患者的DBS瓜氨酸水平中最顯著的多變數預測因子。結果:多元分析中7項變數與低瓜氨酸水平顯著相關:存在輕微的、中等程度或嚴重的急性細胞性排斥反應;細菌或呼吸道感染;兒童患者;從移植到收集DBS樣本的時間(每位患者均P/=13mumoles/L的截斷點,檢測到中等或重度急性細胞性排斥反應的敏感性和陰性的預測價值較大(分別為96.4%和>99%)。兒童患者的特異性為54%到74%,成人患者的特異性為83%到88%。結論:瓜氨酸水平/=13mumoles/L則需要處理中等或重度的排斥反應。

抗環瓜氨酸肽抗體在類風濕關節炎中的診斷和鑑別診斷價值評論推薦

李芳 許立飛 邱瑞
山東省泰安市中心醫院風濕免疫科,271000
瓜氨酸血瓜氨酸血

《中國醫師進修雜誌:內科版》
2007年第30卷第9期摘要:目的探討抗環瓜氨酸肽(CCP)抗體在類風濕關節炎(RA)中的診斷和鑑別診斷價值。方法查閱353例資料完整的風濕病患者的住院病歷,其中RA患者259例(RA組),非RA患者94例(非RA組)。用酶聯免疫吸附雙抗體夾心法檢測抗CCP IgG型抗體,類風濕因子(RF)檢測採用速率散射比濁法。計算抗CCP抗體的敏感度和特異度,並對兩組患者檢測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RA組:259例RA中抗CCP抗體陽性率為95.75%,RF陽性率為74.90%;抗CCP抗體與RF共陽性188例,抗CCP抗體陽性而RF陰性者60例,抗CCP抗體特異度為95.74%,敏感度為71.39%。非RA組:抗CCP抗體陽性4例;RF陽性27例。結論聯合檢測抗CCP抗體、RF有利於早期確診;抗CCP抗體是區別類風濕關節炎與其他關節炎的重要指標。

RA是最常見的系統性自身免疫疾病

,目前該病影響到全世界約1%的人口,RF是RA的唯一一個敏感但不是很特異性的血清學指標。早期診斷RA並及早進行藥物干預能儘早控制病情進展,減少骨關節破壞並改善預後,因此RA的早期診斷一直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到目前為止臨床上對RA的診斷的主要依據是臨床表現及血清RF的測定,但在健康老年個體、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感染者也發現有RF的存在,因此RF對RA診斷的特異性較低,診斷價值有限。

2000年國外首次報導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體(AKA)及抗聚角蛋白微絲蛋白抗體(AFA)的共同抗原決定簇環瓜氨酸肽(CCP)可經人工合成,用於ELISA檢測.抗環瓜氨酸肽(CCP)抗體是類風濕性關節炎(RA)的一種高度敏感和特異的新指標。自2002年3月歐洲診斷試劑公司(EURO-DIAGNOSTICA)推出世界上第一個抗CCP診斷試劑盒以來,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抗環瓜氨酸肽(CCP)抗體將成為RA早期診斷的金標準。該抗體比類風濕因子RF(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傳統指標)具有更高的特異性(抗CCP抗體:97%,RF:62%),而敏感性相同(抗CCP抗體:80%,RF:79%)。抗CCP抗體在疾病的很早期階段即可出現陽性,並且具有很高的陽性預期值(91%)。抗CCP抗體陽性的患者更容易發展成可通過放射性方法檢測到的關節損害。抗CCP抗體在RA早期患者中的陽性率為79%,因而RA的早期診斷並及時開始恰當的治療對控制病情非常重要。

本公司研發的抗環瓜氨酸肽抗體試劑盒採用ELISA技術,以高純度合成的環瓜氨酸肽為抗原,檢測患者血清中的抗環瓜氨酸肽抗體,對於RA的診斷具有很高的價值。試劑盒有48人份/盒和96人份/盒兩種規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