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溪村

瓊溪村

瓊溪村位於大銘鄉東北部,全村土地總面積13.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53畝。糧食作物以水稻、甘薯、馬鈴薯為主;可開發的水資源豐富,現建有電站1座,裝機容量160千瓦。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瓊溪村位於大銘鄉東北部,地處九仙山腳下,與上涌鄉接壤,是歷史文化村。瓊溪村人傑地靈,歷史悠久,如明末清初翰林賴垓等。境內賴垓祖厝現今保存完整,並留有多處賴垓古蹟。境內平均海拔850米,地勢

瓊溪村村部瓊溪村村部
較陡,四周群山環抱,溪流蜿蜒。全村一個姓氏——賴,在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年)就定居於此,是大銘境內最早的姓氏,系漢族。
全村土地總面積13.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53畝。瓊溪村有桶盤侖、唐格、祖厝、竹格壠、下洋、黃山6個自然村落,劃分為6個村民小組,共有195戶643人,現有勞動力356個。瓊溪村以種養業為主導產業,糧食作物以水稻、甘薯、馬鈴薯為主;森林資源豐富,擁有林地面積16621畝,立木蓄積量42081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82.5%,果園面積382畝,以青梅為主。氣候資源得天獨厚,可大量發展反季節蔬菜。可開發的水資源豐富,現建有電站1座,裝機容量160千瓦。
近年來,瓊溪村立足實際,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闖出一條適合本村經濟發展的路子,各項事業蓬勃發展。2004年,全村工業產值207萬元,農業產值216萬元
瓊溪村一角瓊溪村一角
,企業產值276萬元,村財收入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41元。1998年已基本實現小康。
現在全村每個角落均能通固定電話、行動電話,公路硬化正在進行中,有線電視網路廷伸至各個角落,村辦公樓等公共設施日益完善。如今,生性好客、民風淳樸的瓊溪人正立足實際,加快發展速度,努力把瓊溪建成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新農村。

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耕地總面積1,678.90畝(其中:田431.70畝,地1,247.20畝),人均耕地1.15畝,主要種植玉米、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2,47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4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41畝,主要種植泡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7,272.20畝,其他面積1,919.50畝。

人口衛生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344戶,共有鄉村人口1455人,其中男性785人,女性670人。其中農業人口1400人,勞動力75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683人,其他民族27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4人,占人口總數的3%;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312人,參合率90%;享受低保11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詩禮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4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詩禮鄉衛生院4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村內沒有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250戶,占農戶總數的70%。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視,沒有路燈。全村有299戶通自來水;有4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3%。有364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9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2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20戶,分別占總數的61%和60%。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到詩禮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40.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40.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輛,機車5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340.00畝,有效灌溉率為8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73.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81畝。
到2008年底,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8戶。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5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713.00平方米,擁有教師8人,在校學生108人,距離詩禮鄉中學40.00公里,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5人,其中小學生159人,中學生51人。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2人,少數民族黨員24人,其中男黨員44人、女黨員8人。2005年,該村黨支部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5年被評為先進集體。村委會由村支書、村主任、文書組成。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80人。

村務公開

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6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78.90畝,集體總收入60.46萬元,有固定資產60.46萬元。該村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各種涉農補貼款、農村轉移支付

農村經濟

2008年,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66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45萬元,占總收入的68%;畜牧業收入110萬元,占總收入的16%(其中出欄肉豬990頭,雞1250羽);林業收入78.3萬元,占總收入的12%;工資性收入25.70萬元,占總收入的4%。農民人均純收入2707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4.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0人(占勞動力的9%),在省內務工70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