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斑海豹

環斑海豹

環斑海豹又叫環海豹、圈海豹,是海豹類中體形最小的一種,體長130—140厘米,體重50-100千克。分布於寒帶海域,包括中國大陸黃海等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格陵蘭。隸屬於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環斑海豹環斑海豹

體較小,成體背部深灰,具灰白色環斑,腹面一般銀白,無深色斑。頭骨薄。吻部短,眶間區狹,顱基長169mm。齒數34。吻部較尖,面部很像家貓。體毛粗硬,沒有絨毛,頭骨上沒有矢狀嵴。身體的背部為深棕灰色,體側及背部具有不太清晰的漆黑色或者炭灰色斑紋,斑紋的大小和形狀都不規則,在斑紋的周圍還鑲有白色的邊兒,因此得名。腹面近似白色,沒有斑紋。在冬季的體毛中有很多絨毛。前肢的的第1至第2趾遞次漸短,後肢的蹼上有毛,爪的橫切面呈三角形,背側的角清晰可鑑。雌獸有一對乳頭。齒式:3/2,C1/1,PC5/5.

小腸長14.3~18.3m,平均15.98m,大腸0.48~0.84m,平均0.66m,十二指腸16~41cm,平均31cm,小腸長為體長的13.8倍。

分布

環斑海豹分布於整個北冰洋、鄂霍次克海、白令海、波羅的海、拉多加湖、賽馬湖等水域中,在我國見於江蘇贛榆附近的東海海域。

亞種

環斑海豹環斑海豹

環斑海豹分以下5個亞種:

1. 北極亞種(P.h hispida Schreber,1775):分布於北極海域,包括歐洲北岸、格陵蘭和北美、哈德遜灣,有710000頭;

2 .鄂海亞種(P.h ochotensis Pallas,1811):分布於鄂霍次克海,向南洄游達庫頁島、日本北海道和朝鮮東北岸,有80萬~100萬頭;

3 .波海亞種(P.h bothica Gmelln,1788):分布於波羅的海,1萬~5萬頭;

4. 賽馬湖亞種(P.h saimersis Nordquist,1899)分布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須部的賽馬湖內,2000~5000頭;

5 .拉湖亞種(P.h ladogensis Nordguist,1899)分布於拉多加湖,現有5000~10000頭;我國海域也偶有捕獲。

生活習性

主要以鱈魚科、端足類、磷蝦等節肢動物為食,食物組成隨季節和地區不同而有顯著差異。環斑海豹是潛水能手,潛水最長時間可達40~68分鐘。

平均壽命為30~35年,最高記錄43年。

繁殖

環斑海豹於4月上旬在沿岸固定冰上築起雪巢產仔,但鄂海亞種不在洞內產仔。仔獸重4.5kg,平均長65cm。被白色細長胎毛,2—3周后蛻落。哺乳期5~7周,產後1個月母獸水中交尾。單配偶。雌獸第三年首次排卵,但4~7年才成功的受孕,雄性亦5~7年性成熟。

價值

一隻環斑海豹從雪洞中探出頭來 一隻環斑海豹從雪洞中探出頭來
環斑海豹經濟價值極高,肉質味道鮮美,且具豐富的營養。皮質堅韌,可以用來製作衣服、鞋、帽等來抵禦嚴寒;脂肪可用來提煉工業用油;雄海豹的睪丸、陰莖、精索是極其貴重的藥材,俗稱海狗腎,與其他藥物一起配製而成的中藥,具健腦補腎、生精補血和壯陽的特殊功效;腸是製作琴弦的上等材料;肝富有維生素,是價值極高的滋補品;牙齒可製作精美的工藝品。

物種狀況

由於環斑海豹的經濟價值高,因此人類大量捕殺。隸屬於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2012年12月,美國海洋漁業局將北極熊主要的捕食對象環斑海豹列為瀕危物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