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經濟學與政策

環境經濟學與政策

引言12 引言164 小結201

圖書信息

《環境經濟學與政策》《環境經濟學與政策》
作 者:[美]湯姆·泰坦伯格著,高嵐李怡, 謝憶等譯
出 版 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9-1
版 次:1
頁 數:464
字 數:740000
印刷時間:2011-9-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115261571
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環境經濟學與政策》第 5 版的新穎點: 高度重視當前熱門話題,例如氣候變化、轉基因生物氫燃料;新的討論專欄與線上綜合資料呈現了探討熱點的各種途徑;增加了國際熱點問題,包括歐洲的排放交易體系、有害垃圾處理的國際策略以及瑞典的氧化氮排污收費等; 增加了新的套用案例;章節末尾增加了重要的歷史文獻與關鍵概念
簡潔的理論解釋加上以案例為基礎的深入探討,使得第5版《環境經濟學與政策》成為非專業學生的第一本環境經濟學入門教科書。本書通過一系列相關案例和討論專欄建立核心理論,鼓勵學生從各個角度探討有爭議的話題。

內容簡介

《環境經濟學與政策》是環境經濟學的經典教材,本書從經濟環境政治、人文等多角度,對環境經濟學理論以及環境問題與政策進行了廣泛且詳盡的介紹,並通過大量具體的案例探討了全球化視野下的環境經濟問題。該書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是一本高水平、高質量的教科書,被公認為環境經濟學領域的標準。
本書適用於環境經濟學相關專業師生以及對該領域感興趣的非專業學生,也可供從事環境經濟研究的理論工作人員參考。

目錄

前 言 x
第1 章 展望未來 1
引 言 1
自行消亡假定 1
例1.1 自行消亡的歷史先例 2
未來的環境挑戰 3
氣候變化 3
水資源獲取 3
迎接挑戰 4
社會將如何應對 5
經濟學的作用 5
模型的套用 6
討論1.1 生態經濟學與環境經濟學 6
未來之路 7
討論1.2 未來會是怎樣? 7
問 題 8
全文概述 8
小 結 9
第2 章 環境評估:概念 12
引 言 12
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12
作為資產的環境 12
經濟學方法 14
制定決策時的規範性標準 15
評估預先設定的選擇 15
討論2.1 人們是否應該對環境進行經濟
評價 16
例2.1 受保護的熱帶森林的生態服務評價 18
尋找最優結果 21
靜態效率 22
動態效率 23
概念套用 24
污染控制 24
例2.2 減少污染具有經濟意義嗎? 24
保護與發展 25
例2.3 澳大利亞保護與發展的抉擇 26
小 結 26
第3 章 環境評估:方法 28
引 言 28
風險評估 28
評估風險管理的收益 29
價值類型 29
評估方法的分類 30
例3.1 北部斑點貓頭鷹的評估 31
例3.2 運用轉移性支出評價地下水污染導致的
損害 35
例3.3 運用條件排序法評估柴油氣味的減小 36
例3.4 野生生物觀賞價值 37
討論3.1 對人的生命賦予貨幣價值是否不道德 38
收益估計中的問題 38
成本估計方法 40
風險處置 41
貼現率的選擇 42
例3.5 貼現率的歷史重要性 43
一個批判性的評價 44
成本效率分析 45
例3.6 芝加哥的二氧化氮控制:一個關於成本
效率控制的案例 47
影響分析 47
小 結 48
第4 章 產權、外部性與環境問題 53
引 言 53
產 權 53
產權與市場有效配置 53
例4.1 中央計畫經濟下的污染問題 54
有效產權結構 55
生產者剩餘、稀缺性地租和長期競爭均衡 56
外部性是導致市場失靈的原因之一 57
概念介紹 57
外部性的種類 59
激勵與產權制度 59
其他產權體系 59
例4.2 泰國蝦養殖帶來的外部性 60
公共物品 62
例4.3 私人提供公共物品:大自然保護協會 64
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 65
社會與個人貼現率的差異 66
政府失靈 67
有效性的追尋 68
通過私人談判解決 68
法庭:產權條款與責任條款 69
司法與行政規則 71
政府的有效作用 71
小 結 72
第5 章 可持續發展:概念框架 75
引 言 75
兩期模型 76
定義代際公平 79
有效配置是公平的嗎 80
例5.1 阿拉斯加永久基金 81
可持續標準的套用 81
例5.2 諾魯:極度弱可持續性 83
環境政策的套用 83
小 結 84
第6 章 人口問題 87
引 言 87
歷史回顧 88
世界人口增長 88
美國的人口增長 88
人口增長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90
人口—環境關係 95
討論6.1 人口增長是否使環境退化 96
經濟發展對人口增長的影響 96
人口控制的經濟方法 99
例6.1 低收入國家生育率下降的實現:喀拉拉
邦的案例 103
例6.2 以創收活動控制生育:孟加拉國 104
小 結 104
第7 章 自然資源經濟學:綜述 107
引 言 107
資源分類 108
有效的代際分配 111
兩期模型回顧 111
N 期模型 111
向可再生替代品過渡 112
探尋和技術進步 113
例7.1 鐵礦石工業的技術進步 114
市場分配 114
適當的產權結構 115
環境成本 115
小 結 116
第8 章 能 源 118
導 言 118
天然氣:價格管制 119
例8.1 哈伯特頂點 120
石油:卡特爾問題 123
需求的價格彈性 123
目 錄 v
需求的收入彈性 124
非歐佩克的供應商 124
成員國利益的一致性 124
石油:國家安全問題 126
討論8.1 美國應當如何處理石油進口貿易的
風險 127
過渡燃料:環境問題 129
保護與負荷管理 132
例8.2 加利福尼亞州放鬆電力管制帶來了
什麼 134
例8.3 可交易能源證書:以德克薩斯州為例 136
從長遠來看 136
小 結 139
第9 章 水 141
導 言 141
水資源短缺的可能性 142
對稀缺水資源的有效配置 145
地表水 145
地下水 146
現有水資源的配置制度 146
河岸權原則與優先占有原則 146
低效的根源 148
討論9.1 近水的價值何在 151
可能的補救措施 151
例9.1 利用經濟原理保護加州水資源 152
例9.2 通過獲取水權保護水流使用 153
例9.3 瑞士蘇黎世的用水定價 157
例9.4 政治和稀缺水資源定價 158
討論9.2 水資源是否應該私有化 159
小 結 159
第10 章 農 業 164
引 言 164
全球性短缺 165
全球性糧食短缺的檢驗 166
遠景展望 168
例10.1 強制標籤能夠消除外部性嗎 173
農業政策的作用 173
總 結 174
糧食資源的分配 174
討論10.1 轉基因生物應該被禁止嗎 175
問題的界定 175
例10.2 消費者願意為非轉基因食品支付額外的
費用嗎 176
欠已開發國家的國內生產 177
低估偏差 178
給窮人提供食品 179
糧食過剩和糧食饑荒周期 180
小 結 181
第11 章 生物多樣性I :森林棲息地 185
引 言 185
森林採伐決策的特徵 186
森林的特殊屬性 186
生物度量 186
森林採伐經濟學 188
林地利用變化 190
低效率的根源 191
對土地所有者的不恰當激勵 192
對國家的不恰當激勵 193
貧困和債務 194
可持續林業 195
公共政策 196
改變激勵機制 197
例11.1 通過森林認證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198
以自然換債務 198
可採伐的保留區 199
保護地役權和土地信託投資 199
世界遺產公約 200
特許使用金 200
例11.2 製藥需求能否為生物多樣性提供充足的
保護 201
小 結 201
例11.3 保護區信託基金 202
第12 章 生物多樣性II :有商業價值的
物種 206
引 言 206
有效捕魚量 207
生物學角度 207
靜態有效可持續產量 208
適用性和市場解決方案 210
例12.1 小鬚鯨的開放式捕獲 212
漁業的公共政策 212
水產養殖業 212
例12.2 緬因州的海港幫派 213
提高漁業的實際成本 214
稅 收 216
個人可轉讓配額(ITQs) 217
例12.3 大西洋海域扇貝漁業的可轉讓配額與傳
統規模效益限制的相對有效性 220
海洋保護區 220
200 海里限制 222
防止偷獵 222
例12.4 辛巴威:野生動物保護的地方途徑 223
小 結 223
第13 章 環境經濟學:概論 228
引 言 228
污染物分類 228
確定污染的有效配置 230
可降解污染物 230
污染的市場配置 232
有效的政策回應 233
例13.1 中國的環境稅 234
減排的成本有效政策 234
成本有效配置的定義 234
成本有效的污染控制政策 236
排污標準 236
排污費 237
可轉讓的排污許可證 239
討論13.1 開發中國家應該依賴基於市場的手段
來控制污染嗎 240
其他政策層面 240
收入效應 241
應對監管環境的變化 241
例13.2 瑞典氮收費 242
不確定條件下的工具選擇 243
例13.3 愛爾蘭塑膠袋徵稅 24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