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最佳化經濟區域戰略框架及其操作途徑

我國是一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發展中大國,自然資源稟賦條件較差,環境承載力明顯不足,隨著我國人口和經濟快速增長,資源和環境的短板效應將日益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因素。 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建立與資源和環境承載力相適宜的產業結構、發展規模和空間格局,才能從根本上緩解資源、環境和經濟之間的矛盾,促進經濟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環境最佳化經濟區域戰略框架及其操作途徑》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中國工程院共同設立的“中國工程科技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聯合基金資助下完成的研究成果,可供大學和科研院所從事環境與發展戰略、資源環境與經濟學的教學和科研人員參考,也可供相關管理人員閱讀。

內容介紹

環境問題本質上是經濟問題,歸根結底是發展問題。我國是一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發展中大國,自然資源稟賦條件較差,環境承載力明顯不足,隨著我國人口和經濟快速增長,資源和環境的短板效應將日益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因素。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建立與資源和環境承載力相適宜的產業結構、發展規模和空間格局,才能從根本上緩解資源、環境和經濟之間的矛盾,促進經濟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傅澤強等編著的《環境最佳化經濟區域戰略框架及其操作途徑》共15章,分為理論篇和實證篇兩個部分,其中理論篇共5章,主要從環境經濟複合系統角度對經濟與環境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理論解析,界定了環境最佳化經濟概念的內涵和屬性,在此基礎上從發展方式、經濟規模、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等4個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發展問題入手,提出了環境最佳化經濟的實施路徑和總體方略。實證篇共10章,以我國西部地區老工業基地——內蒙古包頭市為例進行了典型案例研究。
《環境最佳化經濟區域戰略框架及其操作途徑》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中國工程院共同設立的“中國工程科技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聯合基金資助下完成的研究成果,可供大學和科研院所從事環境與發展戰略、資源環境與經濟學的教學和科研人員參考,也可供相關管理人員閱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