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外交綜論

環境外交綜論

《環境外交綜論》,是黃全勝編著,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圖書信息

作 者: 黃全勝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ISBN:9787802097964 出版時間:2008-08-01版 次:1頁 數:254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科學與自然> 環境科學

內容簡介

環境外交將是國際政治中的一個長期性議題,環境外交正成為一個全新的學術研究領域。黃全勝博士抓住了這樣一個嶄新的,因此也必然帶有相當難度的研究課題,條分縷析,在前人已經取得的顯然並不十分豐厚的學術基礎上,做出綜論,成就斐然。《環境外交綜論》將此議題重新闡述。

作者簡介

黃全勝,四川宜賓人。中共中央黨校法學博士,國際政治專業,主要研究能源戰略、環保戰略、環境外交、節能減排、氣候變化、循環經濟等。曾先後就讀境科學研究所、澳大利亞巴拉瑞特國立大學商學院;曾先後供職於政府環保部門、上市公司、跨國公司和民營投資公司,現供職於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戰略研究所。參與了《中國環境與發展——世紀挑戰與戰略抉擇》一書的第四章《能源與氣修變化:挑戰與適應》的編寫,在國核心心學術報刊上發表論文8篇,參與完成了關於國家能源安全的官方研究報告兩份。

目錄

引言
第一節 選題的背景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三節 核心概念及重要概念
第一章 環境外交的綜合解析
對環境外交進行全面的解析,這也為後續章節論述奠定堅實的基礎。主要涉及:環境外交的體、客體、形式與分類,環境外交的緣起,環境外交的現實基礎,環境外交的根本目的,環境外交的法律依據,環境外交的指導原則,環境外交與傳統外交的關係
第一節 環境外交的主體、客體、形式與分類
第二節 環境外交的緣起
第三節 環境外交的現實基礎
第四節 環境外交的根本目的與基本特性
第五節 環境外交的法律依據與指導原則
第六節 環境外交與傳統外交的關係
第二章 世界環境外交歷程回顧與評析
完整嚴謹地評析世界環境外交的發展歷程,主要包括:“環境安全”的概念,三次“里程碑”式的國際環境會議,世界環境外交的演進過程與評價,並做出了“南北差異與分歧的深化、主權習慣與環境問題的全球性特徵矛盾,以及國際貿易規則與國際環境法的衝突等,決定了世界環境外交獎長期化、且前景未卜”的判斷
第一節 世界環境外交各階段歷史及其特徵
第二節 世界環境外交面臨的挑戰及其總體演進特徵
第三章 主要已開發國家環境外交政策與角色分析
國為主權國家畢競是環境外交的首要主體,美、英、日、歐都是國際環境外交的領導力量,因此對美國、英國、日本及歐盟的環境外交政策與實踐予以比較分析,涉及:各國的外交戰略、環境外交政策的演進過程、當前的政策重點與走勢,對務自的環境外交政策的共性和個性進行定性比較,並對各自在世界環境外交實踐中的角色進行判斷
第一節 美國的環境外交政策
第二節 英國的環境外交政策
第三節 日本的環境外交政策
第四節 歐盟的環境外交政策
第五節 美、英、日、歐盟環境外交政策比較
第六節 美、英、日、歐盟在世界環境外交中的角色分析
第四章 開發中國家與其他國際行為主體在環境外交中的角色分析
對開發中國家,政府間國際組織(以聯合國為例),非政府組織、跨國公司,以級歐洲綠黨環境外交的歷史成就,局限與困境,改革與發展以及現實解色予以評析,非主權國家行為體在環境外交中的參與度和重要性不可忽視,同時也不能抱過高的期望
第一節 開發中國家與環境外交
第二節 政府間組織與環境外交——以聯合國為例
第三節 非政府組織與環境外交
第四節 跨國公司與環境外交
第五節 綠黨與環境外交
第五章 環境外交與國家間環境關係
對現實主義、自由主義、建構主義關於國際合作與國際衝突的基本論點以及國際機制理論予以評述,對國家間環境關係的類型進行分類,構建兩國間環境關係的影響因素定性模型,闡述環境外交對國家間環境關係的影響
第一節 國際合作與國際衝突理論述評
第二節 國家間環境關係的主要狀態、類型及其特徵
第三節 影響國家間環境關係的因素分析
第四節 環境問題跟環境合作與衝突的關係
第五節 環境外交對國家間環境關係的影響
第六章 環境外交與世界秩序的構建
以全球化為巨觀背景,分析環境問題與全球化的關係,環境外交與“綠色貿易壁壘”的關係,以圖闡明環境外交與世界秩序構建的關係,認為環境外交理應介入貿易與環境問題,獎後者納入環境外交的研究和實踐範疇;既有現實合理性,反過來又可豐富環境外交的內涵,提升其重要性
第一節 世界秩序概論
第二節 全球化與反全球化
第三節 環境外交與世界秩序
第七章 實證分析:環境外交視野中的全球氣候變化問題
通過對氣候變暖這一全球環境外交焦點問題由來、爭議、缺陷、困境的評析,褐示環境問題全球化與環境問題政治化的特徵,並通過對多方博弈過程述評,反映已開發國家如何爭奪國際環境關係的主導權,爭奪低碳經濟的市場,預示環境問題政治化對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中國國際形象構成的日益增大的長久壓力,本章基於本書構建的核心概念群、確立主要視角,也基於其他章節提及的相互依存、共同安全、秩序、機制、格局、主權、治理等國際政治概念,對“氣候外交”(指圍繞全球氣候變化的環境外交)與低碳經濟進行綜合解析與展望
第一節 氣候變化概述
第二節 從環境外交看氣候變化問題的“政治化“
第三節 後京都進程與國家利益
第八章 中國環境外交歷程與對策建議
全書的落腳點:評述中國環境外交歷程,總結相關成就、分析面臨的挑戰,提出中國環境外交應當堅持的八項原則與整體思路、並給出了優先度建議
第一節 中國環境外交歷程與挑戰
第二節 中國環境外交的對策建議
第九章 環境外交研究綜合結論與隨想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

人類文明正在悄然走進“E”時代。所謂“E”時代,大約是指這樣幾個辭彙中所荷載的人類文明意涵:能源( Energy),環境(Environment),生態( Ecology)。通常具有遠見卓識的科學界又一次諄諄告誡善良的人們,人類社會正悄悄地從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術)時代步入ET(Energy&Environment Technology,能源和環境技術)和ES( EcologyScience,生態科學)時代。他們預言,“E”時代將帶來一場意義深遠的ET革命,世界的格局將會為之一變。環境外交,大致即是這個正徐徐向我們走來的新文明時代中國際政治生活的一個新領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