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塔島

瑪格麗塔島

島長68公里,寬5-35公里,面積1,072平方公里。實為兩島,中由低狹的地峽相連。西部多山,炎熱乾燥,為牧羊區;東部山勢稍緩,沿海多平原和天然港灣,為肥沃農業區,種植玉米、甘蔗、棉花、豆類等作物。人口11.8萬,多為印第安人。采珍珠、捕魚和旅遊業為主要收入來源。有漁產品加工業和編織業。費明港附近有鎂礦。最大城市波拉馬爾。城市居民飲水由大陸以海底水管輸入。

基本信息

概述

瑪格麗塔島瑪格麗塔島

西班牙語作IsladeMargarita。

委內瑞拉東北部的島嶼。在加勒比海上,南距阿拉亞半島19公里。島長68公里,寬5-35公里,面積1,072平方公里。是委內瑞拉最大的島嶼。

簡介

委內瑞拉東北部的島嶼。在加勒比海上,南距阿拉亞半島19公里。島長68公里,寬5-35公里,面積1,072平方公里。是委內瑞拉最大的島嶼。實為兩島,中由低狹的地峽相連。西部多山,炎熱乾燥,為牧羊區;東部山勢稍緩,沿海多平原和天然港灣,為肥沃農業區,種植玉米、甘蔗、棉花、豆類等作物。人口11.8萬,多為印第安人。采珍珠、捕魚和旅遊業為主要收入來源。有漁產品加工業和編織業。費明港附近有鎂礦。最大城市波拉馬爾。城市居民飲水由大陸以海底水管輸入。

歷史

該島名字來源於希臘語“珍珠”。1498年8月15日,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發現該島,鑒於島上盛產珍珠,便以“馬加里塔”為該島命名。此後,西班牙建立了對該島的統治,並以此開始對委內瑞拉的征服。

1816年5月6日,西蒙·玻利瓦爾在占領該島後召開委內瑞拉各界大會,宣布建立獨立的委內瑞拉第三共和國。

20世紀初,島上人口主要是原住民,並帶有一些可溯至加那利群島的西班牙血統。

1920年以來吸引了一些海外移民來此,但同時也有許多島民遷移到大陸以尋找較適合的工作機會。島上有農牧業,但食品完全依賴進口。珍珠業仍占重要地位;其他收入來源包括漁業、建造漁船、旅遊業(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及製造磚瓦、陶器、鞋、帽、鹽等。州首府拉亞松森(LaAsuncion),但最重要的城市為波拉馬爾(Porlamar,為珍珠業中心,有機場)。

自1970年代宣布波拉馬爾為免稅港後,其建築、旅遊業和商業迅速發展。最大港口為潘帕塔爾(Pampatar)。

1974年,該島正式劃為自由港。

旅遊

瑪格麗塔島瑪格麗塔島

瑪格麗塔是一座美麗的島域,在首都加勒加斯東北的加勒比海里,是一個州級行政區,也就是相當於我們的一個省。她是委內瑞拉著名的旅遊聖地和自由港。得益於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優惠的政策,島內經濟繁榮,治安穩定,尤其是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每年都吸引著數以萬計的各國遊客分踏而至。時任州長是一個五十年代的世界小姐,曾擔任過加勒加斯最富有的查考區的區長,據說這位阿姨級的美女執政有方,深得民眾擁護,上次總統選舉還曾與查維斯PK過,無奈因勢單力薄而落選,便來到瑪島過起了世外桃園般的生活。作為一個外國人,自然無法洞察人家政治社會的內情,但與委內瑞拉其他地區比起來,瑪島的確有著鮮明的特色,也在一定程度上見證了這個昔日美女的傑出才幹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