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肺散[理肺散]

理肺散[理肺散]
理肺散[理肺散]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理肺散,中藥名。為茜草科植物攀援耳草 Roxb.的全株。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熱解毒,理肺止咳,接骨續筋之功效。常用於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口腔炎,咽喉腫痛,骨折。

形態特徵

攀援耳草,又名涼喉茶、攀莖耳草。多分枝藤狀灌木,除花外其餘各部無毛;嫩枝扁圓柱形,後變圓柱形,灰褐色。葉對生,近革質,長圓狀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通常長5-10厘米,寬3-4厘米或不及,頂端長漸尖,有時尾狀長尖,基部楔形;側脈每邊4-5條,極柔弱,與中脈成銳角向上伸出;葉柄長2-3毫米;托葉膜質,基部合生,上部全緣,僅中央具1尖頭,有微小緣毛。聚傘花序排成擴展的圓錐花序式,頂生,罕有腋生;花4數,有長2-3毫米的花梗;萼管倒圓錐形,長約1毫米,萼檐裂片卵形,與萼管近等長,短尖;花冠白色或黃色,管形,長6毫米,花冠裂片長圓形,長約4毫米,寬1-1.2毫米,外反,裡面被髯毛;雄蕊生於冠管基部,花絲中部以下被毛,花葯長1.2毫米;花柱長約4毫米,略短於雄蕊,中部被長毛,柱頭2裂;裂片長2毫米。蒴果扁球形,頂部隆起,長和寬3-5毫米,宿存萼檐裂片短,成熟時室間開裂為2果爿,每個果爿腹部直裂,內有種子數粒;種子微小,有棱,乾後黑色。花期7-8月。

性狀鑑別

莖具四棱,有槽及細條紋,節膨大,節上有托葉鞘,鞘具纖毛。葉對生,多皺縮,完整者展平後呈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11cm,寬1.5-4cm,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全緣,無毛,側脈3-4對;托葉鞘具纖毛;葉柄短。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或頂部腋生,花小,密集。蒴果寬倒卵形,棕黑色,具宿萼。氣微,味淡。

生長環境

生於向陽山坡的灌木叢或疏林邊緣。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西藏等地。

分布範圍

廣東、廣西、雲南、西藏等地

主要價值

功效

清熱解毒,理肺止咳,接骨續筋。

主治

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口腔炎,咽喉腫痛,骨折。

入藥部位

全株。

歸經

歸肺、腎經。

相關配伍

1、治肺炎,支氣管炎,口腔炎:理肺散30g。水煎服。(《雲南中草藥》)

2、治肺結核:理肺散30g。燉肉服。(《雲南中草藥》)

3、治骨折:理肺散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雲南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乾品研末調敷。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鮮用或切碎曬乾。

相關論述

《雲南中草藥》:“消炎,續骨。主治肺炎,支氣管炎,口腔炎,肺結核,骨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