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論文

理科論文

理科學術論文是學術論文的一種。理科學術論文是以自然規律為研究對象的理論文章,理科學術論文的一般格局是

理科論文介紹

理科是物質方面的締造者,而文科是精神方面的充實者。換言之,理科是學習理論和方法的學問,是前提,而文科是補充。一些人總認為文理有區分貴賤,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理科只講究興趣和天賦,適合而已。

理科的主要學科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還包括地質、地理、計算機軟體部份.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以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以理科見長。

組成結構

(一)題目。題目是論文的窗戶,它應是論文內容的高度概括。好的論文題目能大體反映出作者研究的方向、成果、內容、意義。題目引用語要確切、簡潔、精煉、通俗和新穎。確定題目時,題目要專一,開掘要透,道理要深,立意要新。

(二)內容提要。就是將文章的主要內容簡要地概括出來,使讀者了解論文概貌,以確定其有無閱讀價值。提要以二三百字為宜,不要過長。一般較短的論文(三千字以下)可不寫提要。

(三)緒論(引論、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研究該課題的動機,目的、意義和主要方法,指出前人或旁人做了哪些工作,進展到何種程度,哪些尚未解決,說明自己研究這個問題的主要成果和貢獻。這部分占比例要小,起簡介作用。文字要簡潔、明確、具體,使人看到緒論,就知道本文的基本價值。

(四)本論(正文)。這部分占論文的絕大部分篇幅,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作者表達研究成果的部分。這部分的關鍵在於論證,即證明作者所提出的論題。這裡包括課題的提出,對解決問題的構想、研究過程(研究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手段、主要數據)、研究結果等。寫這部分要注意理論的運用和邏輯推理,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過渡銜接,注意主次,抓住本質。如果內容多,可加小標題。也可使用由大到小的不同序碼。

(五)結論。是整個研究的結晶,是論證得到的結果,即對本論進行分析、比較、歸納、綜合、概括而得出的結論,審視整個課題的答案。寫結論時,措詞要嚴謹,邏輯要嚴密,文字要簡明具體,使讀者看到作者的獨到見解。不得使用“大概”、“可能”之類含混不清的字眼。不能得出明確結論時,要說明有待進一步探討。

(六)參考文獻。在文章的最後註明寫作論文時所參考的文獻;引用別人原話或原文時還需註明出處,以便查找。這樣做反映作者科學態度和求實精神,表示作者對他人成果的尊重。也反映了作者對本課題的歷史和現狀研究的程度,便於讀者了解該領域的研究情況、評價論文的水平和結論的可信度。

當今世界,信息豐富,文字浩瀚,能對資料作分門別類的索引,已經備受歡迎,為科學研究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而整理性論文,不僅提供了比索引更詳細的資料,更可貴的是整理者在閱讀大量的同類信息過程中,以他特有的專業眼光和專業思維,做出篩選歸納,其信息高度濃縮。整理者把散置在各篇文章中的學術精華較為系統地綜合成既清晰又條理的問題,明人眼目,這就是創造性綜合。這種綜合,與文摘有明顯區別。這種綜合需要專業特長,需要學術鑑賞水平,需用綜合歸納能力,更需要發現具有學術價值問題的敏銳力。

我們應積極追求學術論文的創造性,為科學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應自覺抵制“人云亦云”或毫無新意的論文,也應自覺抵制為晉升職稱而“急功近利”、“ 鸚鵡學舌”地去寫那些重複別人說過的,改頭換面的文章。將論文寫作當作晉升職稱的“敲門磚”,這是學術的悲哀。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一篇學術論文的創造性是有限的。驚人發現、偉大發明、填補空白,這些創造絕非輕而易舉,也不可能每篇學術論文都有這種創造性,但只要有自己的一得之見,在現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增添一點新的東西,提供一點人所不知的資料,豐富了別人的論點,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對學術做出了貢獻,就可看做是一種創造。

寫作指導

(一)主題的寫法

理科論文只能有一個主題(不能是幾塊工作拼湊在一起),這個主題要具體到問題的基層(即此問題基本再也無法向更低的層次細分為子問題),而不是問題所屬的領域,更不是問題所在的學科,換言之,研究的主題切忌過大。因為涉及的問題範圍太廣,很難在一本碩士學位論文中完全研究透徹。通常,碩士學位論文應針對某學科領域中的一個具體問題展開深入的研究,並得出有價值的研究結論。

理科論文是學術作品,因此其表述要嚴謹簡明,重點突出,專業常識應簡寫或不寫,做到層次分明、數據可靠、文字凝練、說明透徹、推理嚴謹、立論正確,避免使用文學性質的或帶感情色彩的非學術性語言。論文中如出現一個非通用性的新名詞、新術語或新概念,需隨即解釋清楚。

(二)題目的寫法

理科論文題目應簡明扼要地反映論文工作的主要內容,切忌籠統。由於別人要通過你論文題目中的關鍵字來檢索你的論文,所以用語精確是非常重要的。論文題目應該是對研究對象的精確具體的描述,這種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研究結論,因此,我們的論文題目不僅應告訴讀者這本論文研究了什麼問題,更要告訴讀者這個研究得出的結論。例如:“在事實與虛構之間:梅樂、卡彭特、沃爾夫的新聞觀”就比“三個美國作家的新聞觀研究”更專業更準確。

(三)摘要的寫法

理科論文的摘要,是對論文研究內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會根據摘要檢索一篇碩士學位論文,因此摘要應包括:對問題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對使用的方法和研究過程進行的簡要介紹、對研究結論的簡要概括等內容。摘要應具有獨立性、自明性,應是一篇完整的論文。

通過閱讀理科論文摘要,讀者應該能夠對論文的研究方法及結論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因此摘要的寫法應力求精確簡明。論文摘要切忌寫成全文的提綱,尤其要避免“第1章……;第2章……;……”這樣的或類似的陳述方式。

(四)引言的寫法

一篇理科論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幾個部分:1、問題的提出;2、選題背景及意義;3、文獻綜述;4、研究方法;5、論文結構安排。

1.問題的提出:講清所研究的問題“是什麼”.

2.選題背景及意義:講清為什麼選擇這個題目來研究,即闡述該研究對學科發展的貢獻、對國計民生的理論與現實意義等。

3.文獻綜述:對本研究主題範圍內的文獻進行詳盡的綜合述評,“述”的同時一定要有“評”,指出現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講出自己的改進思路。

4.研究方法:講清論文所使用的科學研究方法。

論文結構安排:介紹本論文的寫作結構安排。

5. “第2章,第3章,……,結論前的一章”的寫法是論文作者的研究內容,不能將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區分地摻和進來。已經在引言的文獻綜述部分講過的內容,這裡不需要再重複。

各章之間要存在有機聯繫,符合邏輯順序。

(五)結論的寫法

結論是對理科論文主要研究結果、論點的提煉與概括,應準確、簡明,完整,有條理,使人看後就能全面了解論文的意義、目的和工作內容。主要闡述自己的創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學術領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同時,要嚴格區分自己取得的成果與導師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寫作要求

(一)題名(Title,Topic)

題名又稱題目或標題。題名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

理科論文題目是一篇論文給出的涉及論文範圍與水平的第一個重要信息,也是必須考慮到有助於選定關鍵字不達意和編制題錄、索引等二次文獻可以提供檢索的特定實用信息。 論文題目十分重要,必須用心斟酌選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話:“論文題目是文章的一半”。 對論文題目的要求是:準確得體:簡短精煉:外延和內涵恰如其分:醒目。

對這四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

1.準確得體

要求論文題目能準確表達論文內容,恰當反映所研究的範圍和深度。 常見毛病是:過於籠統,題不扣文。關鍵問題在於題目要緊扣論文內容,或論文內容民論文題目要互相匹配、緊扣,即題要扣文,文也要扣題。這是撰寫論文的基本準則。

2.簡短精煉

力求題目的字數要少,用詞需要精選。至於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並無統一的“硬性”規定,一般希望一篇論文題目不要超出20個字,不過,不能由於一味追求字數少而影響題目對內容的恰當反映,在遇到兩者確有矛時,寧可多用幾個字也要力求表達明確。 若簡短題名不足以顯示論文內容或反映出屬於系列研究的性質,則可利用正、副標題的方法解決,以加副標題來補充說明特定的實驗材料,方法及內容等信息使標題成為既充實準確又不流於籠統和一般化。

3.外延和內涵要恰如其分

“外延”和“內涵”屬於形式邏輯中的概念。所謂外延,是指一個概念所反映的每一個對象;而所謂內涵,則是指對每一個概念對象特有屬性的反映。 命題時,若不考慮邏輯上有關外延和內涵的恰當運用,則有可能出現謬誤,至少是不當。

4.醒目

理科論文題目雖然居於首先映入讀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題目是否醒目的問題,因為題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現的內容是否醒目,其產生的效果是相距甚遠的。 有人對36種公開發行的醫學科技期刊1987年發表的論文的部分標題,作過統計分析,從中篩選100條有錯誤的標題。在100條有錯誤的標題中,屬於“省略不當”錯誤的占20%;屬於“介詞使用不當”錯誤的占12%)。在使用介詞時產生的錯誤主要有:

①省略主語——第一人稱代詞不達意後,沒有使用介詞結構,使輔助成分誤為主語;

②需要使用介詞時又沒有使用;

③不需要使

用介詞結構時使用。屬於“主事的錯誤”的占11%;屬於“並列關係使用不當”錯誤的占9%;屬於“用詞不當”、“句子混亂”錯誤的各占9%,其它類型的錯誤,如標題冗長、文題不符、重複、歧意等亦時有發生。

(二)作者姓名和單位(Author and department)

這一項屬於論文署名問題。署名一是為了表明文責自負,二是記錄作用的勞動成果,三是便於讀者與作者的聯繫及文獻檢索(作者索引)。大致分為二種情形,即:單個作者論文和多作者論文。後者按署名順序列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對研究工作與論文撰寫實際貢獻最大的列為第一作者,貢獻次之的,列為第二作者,余類推。註明作者所在單位同樣是為了便於讀者與作者的聯繫。

(三)摘要(Abstract)

理科論文一般應有摘要,有些為了國際交流,還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論文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其他用是不閱讀論文全文即能獲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應包含以下內容:

①從事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內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獲得的基本結論和研究成果,突出論文的新見解;

④結論或結果的意義。

論文摘要雖然要反映以上內容,但文字必須十分簡煉,內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數不超過論文字數的5%。例如,對於6000字的一篇論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四)關鍵字(Key words)

關鍵字屬於主題詞中的一類。主題詞除關鍵字外,還包含有單元詞、標題詞的敘詞。

主題詞是用來描述文獻資料主題和給出檢索文獻資料的一種新型的情報檢索語言辭彙,正是由於它的出現和發展,才使得情報檢索計算機化(計算機檢索)成為可能。 主題詞是指以概念的特性關係來區分事物,用自然語言來表達,並且具有組配功能,用以準確顯示詞與詞之間的語義概念關係的動態性的詞或詞組。

裝訂規範

封面

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正文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畢業設計小結

附錄

封底

四、 參考文獻格式

序號、作者、書名(論文名)、出版社(期刊名)、出版時間(期刊時間)

註:完成1500字的外文文獻譯文

寫作注意事項

1、摘要中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2、不得簡單重複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題名是《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根狀莖發生的研究》,摘要的開頭就不要再寫:“為了……,對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根狀莖的發生進行了研究”。

3、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摘要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要按邏輯順序來安排。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摘要慎用長句,句型應力求簡單。每句話要表意明白,無空泛、籠統、含混之詞,但摘要畢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電報式的寫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稱。建議採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法標明一次文獻的性質和文獻主題,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5、要使用規範化的名詞術語,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後加括弧註明原文。

6、除了實在無法變通以外,一般不用數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插圖、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該文獻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科技論文寫作時應注意的其他事項,如採用法定計量單位、正確使用語言文字和標點符號等,也同樣適用於摘要的編寫。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現引文,無獨立性與自明性;繁簡失當。

簡介研究背景或目的,用一、兩句話概括,不要簡單重複文題中已有的信息。

方法:簡述研究所用原理、條件、材料、對象和方法,並說明有無對照、病例或實驗次數。

結果:實驗的、研究的結果、數據,所得數據需經統計學處理。

結論:結果的分析、比較、評價、套用,並說明得到何種啟發或提出問題及展望。

在摘要的寫作中應注意的問題:①客觀如實地反映所做的研究或工作,不加作者的主觀見解、解釋或評論;②著重反映新內容和作者特彆強調的觀點;③排除在本學科領域已成常識的內容;④用第三人稱的寫法,應採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式,而不使用“本文”、“我們”、“作者”等作為主語;⑤採用規範化名詞術語(包括地名、機構名和人名);⑥縮略語、略稱、代號,除非本專業讀者能清楚理解,否則首次出現時不論中、英文均應給出全稱;⑦應採用國家頒布的法定計量單位;⑧注意正確使用簡化字和標點符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