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辨

古籍簡介

《理學辨》·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清朝王庭撰

四庫提要

庭字言遠,嘉興人,順治己丑進士,官至山西布政使。是書以宋、明諸儒互有得失,因以己意訂正之。意在掃眾說之轇轕,破諸家之門戶,然過於自用,往往不醇。譚旭《謀道續錄》曰:偶過坊間,見王言遠《理學辨》,悅其名也,購得之。時一披覽,百孔千瘡,殊不可耐。據其所言,宋代直無完儒。異哉!邪說之害道一至此乎?如以混沌言太極,以心知言性,以用言道,以心言理,天人看作兩股,內外判成兩截。甚至周子無極等說,程子性即理等說,邵子道為太極等說,張子鬼神二氣良能等說,都一例譏彈,而其辟朱子也尤甚。又謂釋氏見性成佛,與《中庸》未發之中相似。又謂吾儒體認未發以前氣象,與禪家不思善不思惡時看本來面目相近。又謂老子是《易》之坤道,儒者是《易》之乾道,和合三教,全無義理。其他支離破碎,非聖叛經,並取陸、王之學者尤難縷述。最不通者,羅整菴一生辟禪,深得儒學源流之正,與章楓山同蒞南廱,極為相得。胡敬齋歿時,整菴年方弱冠,讀書本里雙龍觀內,尚未知名。渠謂楓山目以禪學,敬齋攻之尤力,竟以二公之議白沙者坐於整菴,真可笑也云云。其詆訶雖未免稍過,要亦庭之好為異論有以致之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