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藻

球藻

球藻是一種淡水性的綠藻,只分布在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的少數幾個湖中,,以作為日本北海道著名淡水湖-阿寒湖的紀念物而聞名。細絲狀的個體在某些情況下會形成綠色球狀集合體,外觀看起來就像是綠色的毛線球。球狀的集合體目前只在日本、冰島和愛沙尼亞被發現。

基本信息

分類與命名

球藻球藻

球藻最早是在1824年被安東·紹特博士在瑞士、奧地利和德國三國交界處的康斯坦茨湖發現的。球藻屬(Aegagropila)在1843年為Kützing所建,模式標本即為球藻(A.linnaei)的球狀集合體。但在1849年,球藻屬被同一作者Kützing轉為剛毛藻屬(Cladophora)下的一個亞屬,所以隨後球藻的學名也被改為Cladophora aegagropila(也做Cl.sauteri)。

綠球藻綠球藻

但是,2002年的DNA研究又將球藻屬恢復為一個獨立的屬。原因球藻屬植物的細胞中含有幾丁質,而綱毛藻屬植物沒有。故球藻的學名又恢復為Aegagropila linnaei。

而最近日本的DNA研究發現了新的亞種,立山球藻(タテヤママリモ,Aegagropila linnaei sp.),但尚未正式發表,故學名尚未確定。

日語

在日語中,毬藻被稱作マリモ(漢字:毬藻,拼音:marimo)。命名者是札幌農學校(現今的北海道大學)的川上瀧彌。他根據在阿寒湖的尻駒別灣發現的球狀集合體,於1898年(明治31年)定其名為マリモ‎。(まり‎是球,通常為橡皮製。も泛指所有水生植物及藻類)

愛奴語

北海道的原住民愛奴人將毬藻稱為 tōrasanpe (沼澤中的肝臟、心臟) 和 tōkarippu (沼澤中的球)。

冰島語

在冰島,毬藻被當地漁民稱為kúluskítur‎。(kúla‎ = 球,skítur‎ = 任何會被捲入漁網的水生植物)

生長形態

球藻球藻

冰島瑪花頓湖(Lake Mývatn)球藻群落的斷面

球藻有三種生長形態。

1. 生活在岩石上的個體,通常生活在岩石的背光面。

2. 在水中自由漂浮的絲狀個體,通常會集合成一簇,在湖泊泥濘的底部形成一片綠色的絨毯狀

3. 球狀集合體,絲狀的綠藻個體從中心輻射狀往外生長,形成大小不等的球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