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莖茴香枯萎病

球莖茴香枯萎病

球莖茴香枯萎病,Fennel Fusarium wilt ,病原拉丁學名,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半知菌亞門,真菌。   

基本信息

中文名:球莖茴香枯萎病
英文名:fennel Fusarium wilt
病原中文名:尖鐮孢
病原拉丁學名: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該菌還可侵染番茄、馬鈴薯、甜瓜、草莓等。
主要為害部位:葉片

為害症狀

球莖茴香枯萎病病株球莖茴香枯萎病病株
 茴香枯萎病引致葉片發黃、植株瘦弱矮小,有時在花期出現爛根現象,葉色淡黃,中午呈萎蔫狀,頂部葉片萎垂,後期葉片變黃乾枯,根部發黑,側根少。採種株易發病。

病原形態特徵

FusariumoxysporumSchlecht.稱尖鐮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子座灰褐色;大型分生孢子在子座或粘分生孢子團里生成,鐮刀形,彎曲,基部有足細胞,多3隔膜。大小19~45×2.5~5微米,5個隔膜的30~60×3.5~5微米;小型分生孢子1~2個細胞,卵形或腎臟形,大小5~26×2~4.5微米,多散生在菌絲間,一般不與大型分生孢子混生;厚垣孢子球形,平滑或具褶,大多單細胞,頂生或間生,大小5~15微米。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等隨植株病殘體在土壤中或種子上越夏或越冬,未腐熟的糞肥也可帶菌,病菌可隨雨水及灌溉水傳播,從根部傷口或根尖直接侵入,侵入後經薄壁細胞到達維管束,在維管束中,病菌產生鐮刀菌素等有毒物質,堵塞導管,致葉片萎蔫枯死。高溫多濕利於發病;土溫25~30℃,土壤潮濕、肥料未充分腐熟、地下害蟲、線蟲多易發病,土溫低於25℃、高於39℃很少發病。

防治方法

(1)應與蔥蒜類、禾本科作物實行3~5年輪作、避免連作。
(2)施用日本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機肥,採用配方施肥技術,提高寄主抗病力。
(3)採用高畦或起壠栽培,雨後及時排水,嚴禁大水漫灌。
(4)藥劑防治: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多菌靈膠懸劑4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400倍液灌根,每株藥液0.3-0.5千克,每10天灌液一次,連續2-3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