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法樂住

又作現法樂、現法安樂住、現法喜樂住。 無學之聖者經由修善靜慮,住於解脫之法樂。 據俱舍論卷二十八載,即依淨、無漏之四根本靜慮而得現前之法樂。

佛學術語,梵語dr!s!t!a-dharma-sukha-viha^ra。色界四等持之一,禪定七名之一。即依定之結果而有此稱。‘後法樂住’之對稱。又作現法樂、現法安樂住、現法喜樂住。無學之聖者經由修善靜慮,住於解脫之法樂。據俱舍論卷二十八載,即依淨、無漏之四根本靜慮而得現前之法樂。大毗婆沙論卷二十六列舉出家樂、遠離樂、寂靜樂、三菩提樂等四種現法樂住。又此現法樂住唯限於色界四靜慮,不通於近分及無色界。[俱舍論卷二十八、大毗婆沙論卷八十一、顯揚聖教論卷十九、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七十九](參閱‘定’317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