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代的精神生活

現時代的精神生活

《現時代的精神生活》是2008年由新星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陳贇。本書主要講述了現時代的精神生活思想的自我認知與自我重建。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對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歷史認知,必須在現代的自我理解過程中展開。在世俗化的人本世界,“上帝”既死之後,占據上帝之位的卻是基於主體之人的“價值”,價值的僭政構成了虛無主義困擾的本質。而1990年代以後,價值的生產在中國終於被納入了體制。在這種情況下,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的重建與中國的重建不可避免地關聯在一起,而中國思想與中國政治的成熟無疑是中國重建的最為重要的兩個方面,天下思想在這個重建過程中必將自身展現為一個深邃廣袤的遠景思想空間。

作者簡介

陳贇,1973年12月生,男,安徽懷遠人,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1995-1998)哲學碩士,華東師範大學(1998-2001)哲學博士。2001年7月留校任教,2005年晉升為副教授,2008年破格晉升為教授,2011年被聘為中國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著有《回歸真實的存在—王船山哲學的闡釋》、《困境中的中國現代性意識》、《天下或天地之間:中國思想的古典視域》、《中庸的思想》、《現時代的精神生活》等。另外在海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00篇。

圖書目錄

現代精神生活的內在困境

一、精神生活的世俗化

1.從宗教共同體到世俗化社會

2.人本與主體性:精神生活的現代確證方式

3.自由與重負:現代精神生活的雙重維度

二、精神生活的分化

1.事實、價值與制度的分化

2.精神生活的區域分化與諸神之爭

三、虛無主義、諸神之爭與價值的僭政

1.虛無主義及其邏輯演進

2.價值的僭政與虛無主義的本質

3.多元價值與相對主義的困境

四、走向健全的精神生活

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的自我理解

一、從主體性的確立到個人主義

1.自我或主體性的覺醒

2.個人主義的確立

二、去政治化的邏輯與公共意識的衰退

1.從廣場到民間:自我確證方式的去政治化

2.公共性的退隱

三、文化意識的衰落與精神生活的世俗化

1.從人文精神到世俗生活

2.生活在當下:從歷史目的論到偶在論

四、生活世界基本元素的變異

1.生活在別處:存在方式上的離家出走

2.友情的變異與倫理的失序

五、結論

天下思想與現代性的中國之路

--中國問題中國道路

與中國思想論綱

一、中國問題與中國道路

二、中國思想與儒家之道

三、現代中國的自身經驗及其與天下思想的關聯

四、中國的自我轉化與天下的重建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