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設計史[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現代設計史[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現代設計史[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現代設計史》是2010年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瑞茲曼。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這是一套專為藝術考生考取碩士研究生、專業理論課考試獲取高分而編寫的考試備考用書。在編寫思路上,我們本著“一切為方便考生考取高分”的宗旨進行:

梳理重點必考知識點:摒除一般藝術類基礎史論參考書目或指定教材複雜冗長的敘述,綜合彙編所有權威考試教材重點的、必考的知識點。

最大化降低記憶強度:精簡實用,字字要點,條目排列,讓考生把有限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花最少的時間,得到最多的分數。

強化標註重點關鍵字:對考生容易混淆、忽視的地方作特別標註,重要考點用★標記;考點關鍵字用粗體字標註;核心要點用標出,讓考生一眼就能發現考點、重點所在。對於這些標註處,考生要投入更多精力複習。

按記憶線索歸納考點:歸納眾多有聯繫的考點,讓考生按照時間線索或邏輯線索在聯繫和比較中牢記考點,實現考前突擊高效背誦。

多種作答拓寬解題思路:對一部分題目給了幾種不同的答案,或者對相同問題提供幾種不同的問法,供考生訓練變化,組合創新。

圖書信息

現代設計史[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現代設計史[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圖書目錄

一 早期工業時期設計

二 成熟工業時期設計

三 後工業時期設計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以極富洞察力的眼光,剖析了18世紀以來實用藝術和工業設計的發展歷程,涵蓋了繪畫、雕塑、建築、家具、印刷、攝影、服裝、工業等諸多領域。不僅從縱向闡述了各個設計流派、各種設計風格的演變過程及其代表作品,而且從橫向探討了設計和生產、消費、科技、商業之間盤根錯節又變動不居的關係;大眾對設計的關注以及對設計發展所產生的推動作用,也沒能逃過作者審視的目光。

在展現了這樣一幅關於現代設計史的全景畫面之後,作者似乎意在告訴我們,設計的全部意義就在於:它是美的化身,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作者簡介 大衛·瑞茲曼(David Raizman),費城德雷克塞爾大學媒體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藝術史學家。對12世紀晚期和13世紀的西班牙藝術和建築進行過深入研究,且頗有建樹,曾就這一論題發表過大量作品。《現代設計史》是其積八年之功寫作的關於西方設計史發展的集大成之作,甫一出版,便受到頗多讚譽。

圖書目錄

第一卷需求、供給與設計(1700—1865)

導言

第一章需求與生產

國有製造業

瓷器

手工業行會

印刷藝術

第二章英國及其他地區企業家的成就

韋奇伍德、創意與古典

日用品與“時尚”

美國

第三章痛苦的增長:19世紀初的工業發展

新材料和新工藝

超越版面

壁紙和紡織品印刷

第四章設計、社會與多元標準

早期設計革新

變革和哥特風格的復興

亨利·科爾和“科爾製造”

1851年的大博覽會

適應一切的圖像

美國的流行平面藝術

革新的平衡

結論

第二卷藝術、手工藝和機器(1866—1914)

導言

第五章藝術的平等

設計革新與唯美主義運動

美國的唯美主義運動

服裝

法國的設計革新:新藝術運動

出版業和公眾眼中的新藝術運動

格拉斯哥:查爾斯·雷尼t麥金托什

奧地利

比利時

慕尼黑

斯堪的納維亞、東歐和民間傳統

義大利

第六章工作帶來的愉悅

羅斯金、莫里斯與英國的工藝美術運動

莫里斯與社會主義

莫里斯作為出版人

威廉·莫里斯對英國的影響

手工藝與效率

書籍、插畫與字型

工藝美術運動在美國

美國的印刷業

芝加哥與弗蘭克·勞埃德-賴特

第七章機械化與工業

德國

美國的製造業體系與福特製

銷售業、印刷業與廣告業的發展

結論

第三卷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18一1944):藝術、工業與烏托邦

導言

第八章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巴黎和現代藝術

家具與現代藝術

玻璃製品與金屬工藝

……

第九章歐洲的“第一機械時代”

第十章美國的藝術、設計和工業

第四卷人文主義與奢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現代主義和大眾文化(1945—1960)

導言

第十一章國際現代主義:從理論到實踐

第十二章設計和大眾訴求:消費文化

第五捲髮展、抗拒和多元化(1960—2000)

導言

第十三章新材料新產品

第十四章大眾文化的緯度

第十五章政治、多元論和後現代主義

第十六章關聯性設計:平衡操作

現代設計史大事件表

Bibliography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