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功能語法研究

現代漢語功能語法研究

direction action stren

1、基本信息

書 名:《現代漢語功能語法研究

作 者:張伯江方梅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6年4月第1版
開本: 32開; 平裝: 261頁; 正文語種: 漢語
ISBN: 9787539226835
目前已印刷多次。

2、內容提要

《現代漢語功能語法研究》借鑑現代語言學的話語分析和功能句法學方法,對現代漢語語法中的若干重要問題進行功能分析。涉及的研究方面有:
1.主位結構研究。從巨觀上觀察口語句子可以看出,不管是對話還是獨白,漢語都有一些明顯的強化主要信息,弱化次要信息的手段,這種著眼於信息傳遞策略的結構分析就是主位結構的研究。本書詳細研究了主位結構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價值,重點分析了漢語口語裡主位結構的兩種典型的表現形式。
2.焦點結構研究。本書首先從系統的角度區分出了漢語裡的兩種不同性質的焦點:常規焦點和對比焦點。指出,對比焦點得以突出,有賴於調動特有的形式標記手段,常規焦點得以突出,則導致了一些語序的變化。書中著重分析了動詞賓語和動量成分、趨向成分的語序問題,從中可以看到語序變化中的焦點表現。通過焦點結構的分析,使過去研究中的一些孤立的句法——語義規律獲得統一的解釋。
3.語法化研究。功能視點把語言現象看作一個動態的過程,著眼於語法規律歷史上的形成過程,有利於了解其功能實質。每個語法範疇背後都有一部功能調整的歷史。本書著重分析了指代範疇、嘗試範疇等的語法化歷程,得出了範疇虛化的若干規律,從系統內功能分配和方言對比中探求形式演變和興替的動因。
4.詞類功能與句法功能的研究。本書專門對漢語主要詞類的認知基礎進行了探討,從名詞的空間性和動詞的時間性出發,解釋了詞類活用現象和領屬結構的語義構成,並以性質形容詞的界定問題為例,說明詞類與句法成分之間的關係。作者的一篇譯文也是這個問題中一項有重要啟發意義的論文,作為附錄收在書後。本書的用例大多取自北京口語。材料來源既有書面材料,也有錄音材料,都是典型地反映北京口語特點的例子,這種取材方式不僅提高了語料的純度,也增強了研究結論的可靠性。

3、圖書目錄

序 (沈家煊)Preface (Shen Jiaxuan)
緒論:材料與方法 Introduction: corpus and approach
第一章 漢語句法的功能透視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n Chinese syntax
第二章 北京口語的研究價值 The value of study on the spoken Beijing Mandarin
第一部分:主位結構研究 Thematic structure
第三章 北京口語的主位結構 The thematic structure of Mandarin
第四章 敘述語體的主位標記:句中語氣詞分析
The thematic structure in narratives: thematic marker
第五章 對話語體的主位形式:易位現象分析
The thematic structure of in conversation:‘inverted sentences’
第二部分:焦點結構研究 Focus structure
第六章 對比焦點的表現手段Devices for expressing contrastive focus
第七章 常規焦點考察之一:賓語和趨向成分的語序
Normal focus studyⅠ:the word order between the verb, the
directional complement, and the object
第八章 常規焦點考察之二:賓語和動量成分的語序
Normal focus studyⅡ: the word order between the object noun
and measure words for verbs of action
第九章 焦點的強化:反問和否定
Focus reinforcement: the scale of negative strenth
第三部分:語法化研究 Grammaticallization
第十章 嘗試範疇的語法化歷程Grammaticallization of the tentative category
第十一章 指代範疇的語法化之一:現代漢語裡的階段性發展
Pronouns and demonstratives: stages of development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第十二章 指代範疇的語法化之二:共時系統內的變異及其語法化傾向
Variation of the pronouns and demonstratives and the tendency
grammaticallization
第四部分:詞類功能與句法功能研究Parts-of-speech and syntactic functions
第十三章 有指與無指:領屬結構的分析
Referential and nonreferential: the possessive construction
第十四章 空間和時間:詞類的認知基礎與功能游移
Word class shifting: spatial and tempora 1 features,
cognitive basis of part-of-speech
第十五章 性質形容詞的範圍和層次The scope and stratification of adjectives
附錄:漢語詞類歸屬的理據
Appendix: Justifying part-of-speech assignments in Mandarin Chinese
James D.McCawley
參考文獻References
術語索引Index
後記Postscript

4、社會影響

1997年《漢語學習》第6期劉寧生髮表了《讀<現代漢語功能語法研究>》,將本書視為中國國內功能語法方法的代表作。
1999年法國《東亞語言研究》(Cahiers de Lingistique Asie Orientale)第2期陶紅印關於本書作了長篇英文書評。
1999年比利時的國際語用學會會刊《語用學》(Pragmatics)3月號重點介紹此書。
此外,此書還被美國、韓國以及台灣等地區的一些大學作為研究生課程指定教材。
1998年、2000年,此書先後在全國優秀教育類圖書獎、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優秀科研成果評獎和優秀科研成果評獎中獲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