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化名人自傳叢書:從清華到聯大

我的父親 我們的兒女 我的氣節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鳳凰出版傳媒集團; 第1版 (2011年4月1日)
叢書名: 現代文化名人自傳叢書
平裝: 23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39942186, 7539942185
條形碼: 9787539942186
尺寸: 20.6 x 14.4 x 1.8 cm
重量: 281 g

作者簡介

朱自清,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其散文以樸素縝密,清雋沉鬱、語言洗鍊,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作寫實感。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朱自清,字佩弦,號秋實,有筆名余捷、柏香、白水、知白等。原籍浙江紹興,1898年出生於江蘇東海,原名朱自華,江蘇揚州人。他是現代散文家、語文教育家、文學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後來到清華大學任教。因三代人定居揚州,自己又畢業於當時設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高中(今揚州中學),目.在揚州做過教師,故自稱“揚州人”。他也曾在浙江省台州中學任教,親手種下紫藤花,後該花成為台州中學的校花。朱自清祖朱則余,號菊坡,本姓佘,因承繼朱氏,遂改姓。為人謹慎,清光緒年間在江蘇東海縣任承審官10多年。
朱自清在揚州生活了13年,在這裡度過了他的童年時期和少年時期。對古城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複雜的。大概是生活過於單調,所以他後來曾說,兒時的記憶只剩下“薄薄的影子”,“像被大水洗了—般,寂寞到可驚程度!”但是,在漫長曲折的人生旅途匕,兒時畢竟是首發的“驛站”。父親名鴻鈞,字小坡,娶妻周氏,是個讀書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朱鴻鈞由東海赴揚州府屬邵伯鎮匕任。兩年後,全家遷移揚州城,從此定居揚州。朱自清1912年入高等國小,1916年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2月出版他的處女詩集《睡吧,小小的人》。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1931年留學英國,漫遊歐洲,回國後寫成了《歐遊雜記》。並參加了拒絕接受美國救濟糧的活動,本來就是身患胃病的他更是虛弱不堪,終於在貧病之中逝世,年僅50歲。

內容簡介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生於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於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紹興。因三代人定居
揚州,自己又畢業於當時設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高中,且在揚州做過教
師,本書是朱自清傳,記錄了朱自清的一生。
“朱自清”這三個字已經和《背影》成為不可分的一體。 他要以樂觀
的心情,去迎接美好的未來,以有限的生命去作最後的鬥爭。 他卻在這歷
史的關鍵時刻,光明與黑暗交替時節,匆匆地走了。 生命的價值並不會被
死神的陰影所淹沒。 有的人能超越生命,就因為他活在人們心中,長在人
們的記憶里。
從清華到聯大》是“現代文化名人自傳叢書”之一。
《從清華到聯大》是朱自清傳,記錄了朱自清的一生。

目錄

序:我是揚州人
壹 青燈兒時
故鄉的夏
只懂梔子花
七歲到揚州
吃白煮豆腐
我的父親
貳 我的愛情
相親喜劇
不忘台州
我們的兒女
懷亡妻
叄 南方舊事
欣賞藝術女人
生命競有了價格
我的自尊與憤怒
我的“剎那主義”
旅行雜記
走向“春暉”
肆 清華歲月
初到清華
親歷“三·二八”大屠殺
我要找一條好走的路
荷塘獨處
我的顏色永遠是灰的
西行通訊
我與新詩
我與散文
清華一日
北平淪陷那一天
清華精神
聯大八年
蒙自五個月
外東消夏錄
重慶行
我希望的新中國
我的寫作生活
我的國學研究
這是一個動亂時代
陸 “象牙塔”外
回到北平
論雅俗共賞
我的氣節觀
吃飯第一
走出“象牙塔”
真正能夠顧到眼前的人
拒購美援麵粉
知識分子的道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