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論發展

現代教育論發展

《現代教育論發展》,作者是鍾啟泉,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描述的是這本《現代教育論》是我們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教育基本理論國家重點學科項目的一個階段性成果。我們體會,自覺地嚴肅認真地進行關於現代教育的理論探索,是有重大意義的。我國在教育現代化的道路上,曾經歷過許多曲折,付出過很高代價,原因固然複雜,但缺乏理論研究不能說不是重要原因之一。

基本信息

現代教育論發展》
作者:鍾啟泉編譯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現代教育論(第2版)(研究生教學用書)》內容簡介:這本《現代教育論》是我們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教育基本理論國家重點學科項目的一個階段性成果。我們體會,自覺地嚴肅認真地進行關於現代教育的理論探索,是有重大意義的。我國在教育現代化的道路上,曾經歷過許多曲折,付出過很高代價,原因固然複雜,但缺乏理論研究不能說不是重要原因之一。進入歷史新時期以來,我們加強了理論研究,對教育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如教育本質、教育起源、教育功能、全面發展等,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這些問題總起來說正是現代教育的基本理論問題,在分別探討的同時,特別是分別探討到一定程度之後,還需要從整體上進行綜合的探討,並要求概括化系統化。必須掌握現代教育發展規律,才能使教育現代化運動和教育改革實踐不致陷入經驗主義泥淖和盲目性。我們進行教育科學研究,研究教育規律,首先就要研究現代教育規律。我們進行教育學科建設,特別是要建設邁向21世紀的教育科學,這包括基礎、部門套用和技術開發等幾個層次,其中,主要就是要建設現代教育的科學範疇和理論體系。尤其是作為中國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工作者,必須系統地總結現代教育發展的歷史經驗,回答當代世界範圍內教育新發展所提出的重大現實問題和理論問題,展望21世紀的前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教育基本理論,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提供較堅實的理論基礎。正是基於以上認識,我們越來越明確地把關於現代教育的理論探索,作為自己的基本任務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目錄

第二版說明
第一版前言
第一編 現代教育的基礎
第一章 現代教育的社會基礎
第一節 現代社會的界說及表征
第二節 現代教育的經濟基礎及功能
第三節 現代教育的政治基礎及功能
第四節 現代教育的社會文化基礎及功能
第五節 現代教育的科技基礎及功能
第二章 現代教育的哲學基礎
第一節 哲學是教育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社會主義教育
第三節 現代西方哲學與現代西方教育
第三章 現代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第一節 心理學的發展歷程及其對教育的影響
第二節 心理學在教育幾個主要問題上的集中反映
第二編 現代教育的基本問題
第四章 現代教育的概念
第一節 建立科學的現代教育概念的重要性
第二節 現代教育概念的界定
第三節 現代教育的基本特徵
第四節 中國教育現代化的幾點思考
第五章 現代教育的目的
第一節 教育活動與教育目的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與社會主義教育目的
第三節 我國的教育目的
第六章 現代教育制度
第一節 現代教育制度的概念
第二節 現代學制及其類型
第三節 現代學制的變革
第四節 我國現代學制的變革
第七章 現代教育管理
第一節 現代教育管理產生的背景
第二節 現代教育管理的概念
第三節 現代教育管理理論及其流派
第四節 對中國教育管理現代化的幾點思考
第八章 現代教學
第一節 現代教學的形成和發展
第二節 現代教學的基本理論與實踐
第九章 現代德育
第一節 現代德育的基本特點
第二節 現代德育基礎或背景問題的探討
第三節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德育的基本理論和實踐
第三編 現代教育的研究方法
第十章 現代教育發展趨勢及研究方法特點
第一節 現代教育研究方法的歷史發展
第二節 現代科學的發展與教育研究方法論的變革
第三節 現代教育研究方法發展的主要特點
第十一章 現代教育研究的結構體系及研究過程
第一節 現代教育研究的基本結構體系
第二節 教育研究過程及方法的科學性
第三節 現代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論問題
第四編 現代教育的展望
第十二章 現代教育的展望
第一節 未來教育的背景、理論和評價
第二節 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
第三節 中國教育現代化的展望

序言

這本《現代教育論》是我們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教育基本理論國家重點學科項目的一個階段性成果。
我們體會,自覺地嚴肅認真地進行關於現代教育的理論探索,是有重大意義的。我國在教育現代化的道路上,曾經歷過許多曲折,付出過很高代價,原因固然複雜,但缺乏理論研究不能說不是重要原因之一。進入歷史新時期以來,我們加強了理論研究,對教育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如教育本質、教育起源、教育功能、全面發展等,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這些問題總起來說正是現代教育的基本理論問題,在分別探討的同時,特別是分別探討到一定程度之後,還需要從整體上進行綜合的探討,並要求概括化系統化。必須掌握現代教育發展規律,才能使教育現代化運動和教育改革實踐不致陷入經驗主義泥淖和盲目性。我們進行教育科學研究,研究教育規律,首先就要研究現代教育規律。我們進行教育學科建設,特別是要建設邁向21世紀的教育科學,這包括基礎、部門套用和技術開發等幾個層次,其中,主要就是要建設現代教育的科學範疇和理論體系。尤其是作為中國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工作者,必須系統地總結現代教育發展的歷史經驗,回答當代世界範圍內教育新發展所提出的重大現實問題和理論問題,展望21世紀的前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教育基本理論,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提供較堅實的理論基礎。正是基於以上認識,我們越來越明確地把關於現代教育的理論探索,作為自己的基本任務和義不容辭的責任。出版本書作為現階段的成果,今後還要繼續研究下去。

文摘

2.現代教育對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間接功能
這種功能的表現則是通過現代教育與社會政治、文化、道德以及人口等因素關係反映出來的。也就是說,現代教育通過對政治、文化、道德以及人口的功能,進而對生產力發生作用。例如,現代教育通過培養非物質生產部門的人才,即上層建築、意識形態各領域的人才,對社會生產力發生影響。因為社會是個有機的整體,物質生產領域與非物質生產領域是相互發生影響的。現代教育還通過陶冶人的思想和道德,提高人民特別是勞動者的精神文明程度,從而提高他們的勞動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精神,對社會生產力發生作用。
3.現代教育與社會生產力相互制約
現代教育與社會生產力之間,除表現為直接或間接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關係外,還表現為相互制約關係。因為社會生產力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只能提供一部分用於發展教育事業。教育在使用社會物質財富時,需要同用於其他部門的物質資料和經濟條件相協調、相平衡。還因為現代教育對社會生產力的功能具有周期性長、發效性遲緩等特點,也就是說在短期內教育不僅不能立刻滿足社會生產力的需求,而且還要占用一部分強壯勞動力,延緩一部分勞動力直接從事物質生產活動。因此在處理教育與社會生產力關係時,既要考慮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狀況與水平,實事求是地發展教育事業,又要克服只顧眼前短期經濟利益,忽視現代教育對社會生產力發展作用的長期性和持效性的特點,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待現代教育的社會生產力功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