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戲劇之父易卜生心理現實主義劇作研究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四川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5月1日)
叢書名: 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學術文叢
平裝: 22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61443668, 7561443668
條形碼: 9787561443668
尺寸: 20.8 x 14.6 x 1 cm
重量: 299 g

作者簡介

李兵,成都人,1982年畢業於四川大學外文系英文專業,並留校任教,主要擔任英文專業的文學和戲劇課程的教學;曾先後在美國南伊利諾伊大學英文系和南開大學英文系學習;2005年6月畢業於中央戲劇戲曲學博士;之後,在四川大學為全校本科生開設素質公選課“英美戲劇”為英美文學方向的研究生開設“歐美戲劇史論”和“西方經典劇作分析”等課程;曾在國內各報刊發表相關論文二十餘篇,主編教材1部、主譯專著1部,參加外國戲劇作品賞析教材和辭典1部。

內容簡介

《現代戲劇之父易卜生心理現實主義劇作研究》介紹了:易卜生的全部戲劇作品包含三種創作傾向: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和象徵主義。這三種創作方法都對後代歐洲及世界戲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誠然,易卜生戲劇影響最廣的是以《社會支柱》《玩偶之家》《群鬼》與《人民公敵》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劇作。這些劇本所提出的尖銳的社會問題和它們開創性的藝術表現方法和技巧,具有劃時代意義。這批劇作奠定了易卜生現代戲劇之父的崇高地位,但是我們卻不能因此而低估他後期象徵主義戲劇的成就,它們同樣內含深廣,藝術精湛。

目錄

序一 哲理詩情象徵
序二 耕耘收穫期望
摘要
緒論
第一章 易卜生的時代:靈魂的陲動與覺醒
第一節 巨變與創痛
第二節 戲劇與心靈:歷史的契合
第三節 “第三者”的出現:治癒的機緣
第二章 藝術家畫像:對易卜生的心理分析
第一節 創痛與影響
第二節 初涉戲劇圈:欲望的升華
第三節 初嘗成功找到真愛
第四節 移往歐陸尋求發展
第五節 精神飛升步人心靈
第六節 魂的探求靈的回歸
第三章 心理現實主義戲劇:分析與案例
第一節 轉向內心:關於心理現實主義
第二節 具體案例:特色與樣本
結論戲劇之魂
附錄一 劇作賞析
《培爾·金特》(1867年)
《社會支柱》(1877年)
《玩偶之家》(1879年)
《群鬼》(1881年)
《人民公敵》(1882年)
《野鴨》(1884年)
海上夫人》(1888年)
《建築師》(1892年)
附錄二 年譜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