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性:中國重撰

中國民族主義的世紀演繹 四、民族主義的新境界 一、深厚的西學淵源

基本信息

作 者:姜義華 著
出 版 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10-1

內容簡介

這就是現代性的中國重撰,同現代性本身的書寫一樣,是一個至今仍在持續之中,將來還將繼續相當長時段的歷史過程。
現代性的中國書寫和現代性的中國重撰,大致說來,經歷著三個階段:以資本為核心的現代性書寫與重撰,以勞動為核心的現代性書寫與重撰,以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為核心的現代性書寫與重撰。這三個階段既具有依次推進的歷時性,又具有互相合作、互相依存、難以分割的同時性。這就是說,由以資本為核心到以勞動為核心再到以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為核心,代表著現代性書寫與重撰一步步深化,前一階段為後一階段奠定基礎,後一階段為前一階段必然歸趨。但三者又不是在前一階段結束之後方進入後一階段的,後一階段實際上早已孕育在前一階段之中,當後一階段到來時,前一階段的現代性仍然在繼續,成為後一階段現代性的基礎或補充,所以,這三個階段,又可視為現代性發展中陸續展開的三個不同層面。主觀地想超越或避開第一階段而直接進入第二或第三階段,最終總是成為一出出烏托邦喜劇、悲劇或鬧劇。
現代性的書寫和重撰,是13億中國人正傾注全力,專心致志從事的事業。回溯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現代性核心觀念形成和演進的歷程,當能給我們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

作者簡介

姜義華,1939年生,江蘇揚州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特聘資深教授,上海歷史學會會長,上海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著有《章太炎思想研究》《章炳麟評傳》《大道之行——孫中山思想發微》《百年蹣跚——小農中國的現代覺醒》《理性缺位的啟蒙》《新譯禮記讀本》《史學導論》(合著)。主編《中華文化讀本》《中國通史教程》《史魂——上海十大史學家》《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歷史學卷》《康有為全集》《胡適學術文集》等。策劃並主持編纂百卷本《中華文化通志》。

目錄

第一編 民族認同與民族主義
中國民族主義的世紀演繹
一、時間坐標上的演繹
二、外鑠型的別樣內涵
三、小農社會基礎上民族主義的雙重性
四、民族主義的新境界
清末孫中山民族革命思想的西學淵源
一、深厚的西學淵源
二、宏大的世界視野和歷史意識
三、現代文明的自覺認同
四、對經濟理論的密切關注
五、值得重視的軍事學養
民族文化共同體的新構建:析孫中山《民族主義》演講
一、從族類觀念到民族觀念
二、天然力、政治力、經濟力與民族問題本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