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術視野中的留德學人

現代學術視野中的留德學人

三、蘭克學派與中國新史學 三、學兼中西與溝通中外 四、歌德精神與杜甫詩史

圖書信息

作 者: 葉雋 著 叢 書 名:同濟·德意志文化叢書 出 版 社: 同濟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0826189

出版時間:2004-05-01 版 次:1 頁 數:255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文學 > 文學理論

內容簡介

德國學術文化在19、20世紀之交處於鼎盛時期,中國留德學人藉此特殊資源而對中國現代學術之轉型作出了獨到的貢獻。《現代學術視野中的留德學人》選擇在學術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蔡元培、陳寅恪、馮至、季羨林四位前賢為研究對象,試以“個案問題”為中心,探討留德學人與中國現代人文學術之奠基的關係。

作者簡介

葉雋,男,1973年生於江蘇。現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文學博士;兼任北京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等。先後就讀於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大學,曾在德國、英國、法國等的學術機構做研究。專著有《另一種西學》、《現代學術視野中的留德學人》、《史詩氣象與自由彷徨》等;編撰有《蔡元培:大學的意義》等;合譯有《教育與未來》、《法意哲學家圓桌》、《創新性思維》等。學術興趣現集中於德國文學史、中歐文化交流史、學術史、思想史等,發表論文多篇;同時保持對社會文化的適當關注,發表隨筆多篇。

目錄

總序
導言:在中西古今交匯之間的留德學人
一、家國飄搖與風雨異域
二、博士學位與為稻粱謀
三、經世致用與學術獨立
四、蔡陳馮季的學術史和留學史意義
第一章 蔡元培與中國現代大學制度
一、從前清翰林到留德新生
二、洪堡思想與改革北大
三、高等常識與校長風度
四、中國現代學術之制度與精神
第二章 陳寅恪與中國新史學
一、王謝世家與遊學世界
二、兩赴柏林與梵文研究
三、蘭克學派與中國新史學
四、獨立精神與自由思想
第三章 馮至與中國德語文學學科
一、日爾曼學者與抒情詩人
二、在海德堡與柏林之間
三、學兼中西與溝通中外
四、歌德精神與杜甫詩史
第四章 季羨林與中國東方學學科
一、水木清華與范進中舉
二、留德十年與牛棚雜憶
三、師承淵源與中德合璧
四、專業精深與文化泰斗
綜論:意猶未盡話留德學人
一、北大精神與清華薪火
二、德國大學之制度、精神與人物
三、在獨立精神與政治強權之間
四、政府行為與學在民間
五、溝通中外的永恆話題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