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交換原理與技術

現代交換原理與技術

《現代交換原理與技術》是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在2009年03月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現代交換原理與技術

現代交換原理與技術》從套用角度出發,緊緊圍繞交換的核心,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通信網中各種交換技術的基本概念、特點及其工作原理。全書共分10章,主要介紹了交換的產生與概念以及各類交換技術的原理及其發展過程,交換單元及其網路,電路交換的基本原理與技術,信令系統,通信工程設計與綜合布線技術,分組交換與幀中繼技術,ATM交換技術,路由器與IP交換技術,下一代網路體系與軟交換,以及光交換技術。《現代交換原理與技術》每章都配有內容簡介、重點難點、小結和習題,便於教學和讀者自學。

《現代交換原理與技術》可作為本科及高職高專院校通信、電子信息類專業或其他相關專業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通信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交換與通信網

1.1.1 點對點通信系統

1.1.2 交換與交換設備

1.1.3 通信網

1.1.4 通信網的工作方式

1.1.5 交換技術有關術語介紹

1.1.6 信息傳送模式

1.1.7 信息網路的分類及其業務特點

1.2 交換技術

1.2.1 交換技術分類

1.2.2 電路交換技術

1.2.3 報文交換技術

1.2.4 分組交換技術

1.2.5寬頻交換技術

1.2.6 通信網的發展趨勢

本章小結

習題

第2章交換技術基礎

2.1 引言

2.2 交換單元及交換網路

2.2.1 交換單元及其性能

2.2.2 交換單元的分類與幾種典型的交換單元

2.2.3 交換網路

2.3 信號數位化技術

2.3.1 模擬語音信號的數位化處理

2.3.2 圖像與視頻信號的數位化處理

2.4 信道共享與復用技術

2.4.1空分復用

2.4.2 頻分多路復用

2.4.3 時分多路復用

本章小結

習題

第3章 電路交換技術

3.1 電路交換機的發展過程及分類

3.1.1 電話的產生與電路交換機的演變

3.1.2 電路交換機的發展過程

3.1.3 電路交換機的分類

3.2 電路交換原理與特點

3.2.1 電路交換的基本原理

3.2.2 電路交換系統的基本功能

3.2.3 電路交換技術的特點

3.3 程控數字交換機的硬體結構

3.3.1 程控數字交換機的基本結構

3.3.2 程控數字交換機硬體功能結構

3.4 程控交換機的軟體系統

3.4.1 交換軟體的組成和要求

3.4.2 呼叫處理程式

3.4.3 程式執行管理

3.4.4 程式設計語言

3.5 程控交換機的指標體系

3.5.1 性能指標

3.5.2 服務質量指標

3.5.3 可靠性指標

3.5.4 運行維護指標

本章小結

習題

第4章 信令系統

4.1 信令的概念及功能

4.1.1 信令的概念

4.1.2 信令的功能

4.2 信令的分類

4.3 信令方式

4.4 No.7信令系統

4.4.1 中國1號信令

4.4.2 No.7信令系統

4.5 信令網

本章小結

習題

第5章 通信工程設計與綜合布線技術

5.1 概述

5.1.1 電信大樓設計、施工及安裝要求

5.1.2 通信電源

5.1.3 接地系統

5.1.4 程控用戶交換機工程設計

5.1.5 綜合布線技術

5.2 程控用戶交換機工程設計

5.2.1 設備選型

5.2.2 系統設計

5.2.3 電信機房設計

5.2.4 電源設計

5.3 綜合布線技術

5.3.1 綜合布線概述

5.3.2 綜合布線系統的組成與常用設備

5.3.3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

5.3.4 綜合布線系統的施工和驗收

本章小結

習題

第6章 分組交換與幀中繼技術

6.1 概述

6.1.1 數據通信的概念

6.1.2 數據通信系統的基本結構

6.1.3 數據通信網的分類

6.1.4 數據通信網的交換方式

6.1.5 分組交換網

6.1.6 分組交換技術的產生

6.2 分組交換原理

6.2.1 分組交換的工作原理

6.2.2 分組交換方式

6.2.3 分組交換方式的主要特徵

6.3 分組交換技術

6.3.1 分組的形成

6.3.2 資源分配技術

6.3.3 邏輯信道與交換虛電路

6.3.4 路由選擇和差錯控制

6.3.5 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

6.4 X.25協定

6.4.1 X.25協定概述

6.4.2 X.25協定分層結構

6.4.3 HDLC簡介

6.4.4 LAPB幀結構

6.5 分組交換機及其網路

6.5.1 分組交換機在分組網中的作用

6.5.2 分組交換機的功能結構

6.5.3 分組交換機的指標體系

6.5.4 分組交換網路

6.6 幀中繼技術

6.6.1 幀中繼技術的產生

6.6.2 幀中繼與X.25的比較

6.6.3 幀中繼的協定結構與幀格式

6.6.4 幀中繼的交換原理

6.6.5 幀中繼的主要特點

本章小結

習題

第7章 ATM交換技術

7.1 引言

7.1.1 ATM交換技術的產生

7.1.2 ATM與B-ISDN的發展

7.1.3 ATM的標準化組織

7.1.4 ATM的研究熱點

7.2異步轉移模式基礎

7.2.1 異步傳送模式

7.2.2 ATM信元結構

7.3 ATM體系結構

7.3.1 ATM參考模型

7.3.2 ATM協定的平面功能

7.3.3 ATM的分層結構與功能

7.4 ATM信元傳送處理原則

7.5 ATM交換技術

7.5.1 ATM交換機的組成

7.5.2 ATM交換的基本原理

7.5.3 信元交換機構

7.6 ATM網接入方式

7.6.1 ATM網路構成

7.6.2 ATM網中的用戶接入方式

本章小結

習題

第8章 路由器與IP交換技術

8.1 TCP/IP原理

8.1.1 TCP/IP體系結構

8.1.2 IP位址分配

8.1.3 地址解析協定

8.1.4 IP協定

8.1.5 網際網路控制報文協定ICMP協定

8.1.6 TCP協定

8.1.7 用戶數據報協定(UDP)

8.1.8 IP的未來(IPv6)

8.2 路由器工作原理

8.2.1 路由器的硬體結構

8.2.2路由器原理及路由協定

8.3 IP交換技術

8.3.1 IP與ATM的比較及相結合的模型

8.3.2 IP交換

8.4 三層交換技術

本章小結

習題

第9章 下一代網路體系與軟交換

9.1 引言

9.1.1 下一代網路

9.1.2 下一代網路的特點

9.1.3 下一代網路的功能層次

9.2 軟交換技術

9.2.1 什麼是軟交換

9.2.2 軟交換技術的主要特點和功能

9.2.3 軟交換網路的體系結構

9.3 軟交換的組網技術

9.3.1 軟交換所使用的主要協定

9.3.2 組網方案

9.3.3 軟交換網路的路由

9.3.4 軟交換網路異地容災

9.3.5 軟交換網路的地址

9.4 軟交換技術的發展和套用

9.4.1 軟交換技術發展情況

9.4.2 軟交換業務的發展

9.4.3 軟交換的套用

本章小結

習題

第10章 光交換技術

10.1 概述

10.1.1 光纖通信

10.1.2全光通信網

10.2 光交換器件

10.2.1 光開關

10.2.2 光調製器

10.2.3 光波長轉換器

10.2.4 光存儲器

10.3 光交換網

10.3.1空分光交換網路

10.3.2時分光交換網路

10.3.3 波分光交換網路

10.4 光交換系統

10.4.1 光交換系統的組成

10.4.2 光交換技術的分類

10.4.3光分插復用器和光交叉連線

10.4.4 光分組交換

10.5 光交換的現狀和發展

本章小結

習題

同名圖書

作者: 鄭少仁

出版社: 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 2006-08-01

頁數: 342

定價: 28.9

裝幀: 平裝

ISBN: 9787121028335

現代交換原理與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各種交換技術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全書共分12章,內容涵蓋目前通信網中套用到的各類交換系統。主要內容包括:交換的基本概念,各類交換技術的原理和發展演進;交換網路的種類與結構,基本話務理論;數字程控交換技術;七號信令與信令網;分組交換原理與體系結構;智慧型網業務交換;ATM交換;路由器與IP交換技術,三層交換的原理;寬頻IP交換技術,綜合業務模型、區分業務模型與MPLS;高速路由器;下一代網路和軟交換,基於軟交換的網路體系結構,軟交換的基本技術、主要協定及其組網套用;移動交換原理與技術,GSM、CDMA網路的交換、信令、移動性管理等;光交換技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