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母嵌花青銅鏡


珍珠母嵌花青銅鏡
鏡子是私人物品,通過鏡子光亮的一面,鏡子的主人可以看到自己的容貌。在顧愷之的名作《女史箴圖》中可以看到宮廷女子使用鏡子的一幕,這幅圖現收藏在大英博物館中,原作作於公元前353年左右。
最早的鏡子出現在公元前兩千年,那時的鏡子往往是小鏡子,通常是沒有裝飾的青銅盤。漢朝時期,通過鏡子上的銘文和裝飾可以得知相關的宗教信仰,這關係著今生獲得好運,死後能夠永生。
唐朝時期(公元618-907年)的鏡子,其設計工藝明顯是延續於之前的朝代,有時也採用以前的鏡子設計,如:雕刻銘文,裝飾暗指整個宇宙的四象神獸,以及採用其它奇珍異獸的圖案。同時也加上了新設計,包括在鏡子上嵌入珍珠母和琥珀。這面鏡子上有一對在荷花池中的鴨子,這是婚姻幸福的象徵。它有可能是一份結婚禮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