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維亞中國投資商會

玻利維亞多民族共和國在二囯政府部門的指導、關心下,於二〇〇三年正式成立。

玻利維亞—中國投資商會簡介
玻利維亞多民族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投資商會(西班牙語:CAMARA DE INVERSIONES BoliviaNA-CHINA )在二囯政府部門的指導、關心下,於二〇〇三年正式成立。(註冊號:R.C. NO 059/01-02)
商會自正式成立之日至今為促進發展玻-中二囯友好關係,促進二囯企業之間貿易往來做了大量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得到相關部門的讚賞。自一九九八年至今,玻利維亞歷任總統均對該商會的籌建與發展十分關心,並多次接見商會會長於萌先生,中國駐玻利維亞使館的官員也給予了大力支持和關心,商會為進一步促進二囯之間的友好往來,對玻國概況及有關政策匯集成冊,供中玻二囯企業家相互了解。
玻利維亞概況簡介
1985年7月9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2006年1月,玻利維亞總統埃沃·莫拉萊斯對中國進行訪問,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見莫拉萊斯時提出發展中玻關係四點主張。此後,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玻利維亞的關係進一步深化和發展,兩國高層交往良好勢頭,政治互信加深。12月20-24日,玻利維亞外長喬克萬卡來華進行正式訪問,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分別會見,外交部長楊潔褫主持會談。雙方就雙邊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會談後,兩國外長簽署了中玻經濟技術合作等合作檔案。此外,玻武裝力量總司令巴爾加斯、衛生和體育部長埃雷迪亞、礦業和冶金部長埃查蘇等訪華。
一、概況
國名:玻利維亞多民族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Bolivia)。
面積:109.9萬平方公里。
人口:827萬。印第安人占54%,印歐混血種人占31%,白人占15%。
宗教:多信奉天主教。
語言: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主要民族語言有克丘亞語和阿依馬拉語。
貨幣:玻利維亞諾(BOB),1美元=7.8550玻利維亞諾(2007年6月29日)。
首都:蘇克雷(Sucre,法定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人口21.6萬),
拉巴斯(La Paz,政府、議會所在地,人口79.4萬)。
地理:位於南美洲中部,內陸國。東北與巴西為界,東南毗鄰巴拉圭,南鄰阿根廷,西南鄰智利,西接秘魯。
氣候:東部和中部為熱帶草原氣候,向西部山地過渡到亞熱帶森林氣候,內陸高原屬山地氣候。年平均降水量從東北往西由2000毫米遞減到100毫米以下。
二、經濟
玻利維亞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錫、銻、鎢、銀、鋅、鉛、銅、鎳、鐵等。錫的儲量為115萬噸,鐵儲量約450億噸,在拉美僅次於巴西,是世界著名礦產品出口國。石油探明儲量為1.28億桶,天然氣為1079億立方米。森林覆蓋面積50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48%。
玻利維亞為南美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農業比較落後。全國可耕地面積3.4萬平方公里,約占國土總面積的3%,全國土地種植面積188萬公頃,糧食生產僅能滿足國內34%的需求,其餘依賴進口。漁業資源貧乏,捕魚量約為5300噸。2004年,農牧漁業產值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3.4%。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咖啡、菸草、甘蔗、向日葵和古柯等。主要農牧產品為玉米、水稻、小麥、薯類產品和大豆等,可滿足國內大部分需求。
玻利維亞工業落後,以輕工業及食品、紡織、皮革、釀酒、捲菸等加工業為主。有一定有色金屬冶煉能力,擁有號稱世界第三的平托(Vinto)冶煉廠。礦業(包括石油、天然氣)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1.7%,加工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7.85%。
玻利維亞旅遊基礎設施相對落後,近年來重視發展旅遊業。2004年接待外國遊客30.5萬人,國內遊客41萬人次。國外遊客多來自秘魯、阿根廷、美國、巴西及西歐國家。主要景點有喀喀湖、殖民遺蹟、亞馬孫河流域地區等。
主要鐵路和公路網集中在西部,邊遠地區以航空為主要交通方式。截至2004年底,玻利維亞各類公路總長52748公里,鐵路全長3800公里,擁有3家民用航空公司和8家航空運輸公司,內河航運線1.4萬多公里。
1985年以來,玻利維亞歷屆政府推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穩定巨觀經濟,調整經濟結構,減少國家干預,並通過立法對主要國營企業實行資本化。經濟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國民經濟保持一定增長,通貨膨脹得到遏制。1997年8月班塞爾政府執政後,提出“社會共濟市場經濟”,優先解決社會保障、衛生、教育、住房、基礎服務和消除貧困等問題。1998年,受巴西金融危機和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下跌影響,經濟成長趨緩。1999年,政府採取緊縮財政、鼓勵私人投資和加強基礎設施等措施,經濟保持低速增長。2000年,玻政府加強巨觀經濟調控,實施“經濟振興計畫”,採取降低利稅率、重組企業債務、加強金融管理等措施,同時嚴格財政赤字和外債規模,經濟狀況有所改善。2001年,玻政府實施“緊急就業計畫”、“振興經濟特別計畫”等促進經濟發展措施,但受美國和周邊國家經濟成長放緩影響,加之國內需求不振,稅收銳減,經濟發展緩慢。
2005年度玻經濟運行良好,各項巨觀經濟指標表現不俗。2005年玻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4%,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2%。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貢獻最大的行業是石油天然氣業、礦業以及農業等。2005年1月至11月玻實現出口24.859億美元,增長25.1%。外貿連續第二年實現順差,其中2004年玻順差為3.018億美元,2005年則為2.906億美元。對出口貢獻最大的是石油天然氣業,2005年玻出口的47%來自此行業。此外,財政赤字縮減為1.6%,國際淨儲備增長52.6%。玻利維亞經濟2006年上半年增長了4.3%,其中礦業增長18.7%,金融服務業增長17.7%,石油及天然氣業增長12.43%,建築業增長1.23%。估計2006年全年玻利維亞GDP增長4.2%。
三、對外貿易
玻利維亞是世界貿易組織、安第斯山共同體(CAN)、南錐共同體(MERCOSUR)和拉美一體化的全球性和區域性貿易機構成員國,同這些組織都簽有貿易互惠協定。由於玻利維亞屬於世界高負債國家之一,很多已開發國家和組織,如歐共體、美國、日本等,在對待玻的出口問題上都給予了一定程度的優惠和照顧。玻利維亞也能積極抓住機會,利用與各國和各區域性經濟合作貿易機構簽訂的互惠條約擴大出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對出口產品的投資,鼓勵企業增加出口產品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玻利維亞貿易法內容涉及銀行活動、股票交易、保險、運輸、住宿、新聞、自然資源和再生資源的開發和開採等領域。
玻利維亞歷屆政府均重視發展對外貿易,特別是鼓勵出口以拉動經濟成長。玻積極參與地區一體化進程,與多數拉美國家簽有經濟互補協定。近年來,玻大力開拓其天然氣出口市場,並制定了“南方共同市場能源供應地”的戰略。現與世界近80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著貿易關係。
2005年,玻利維亞出口總額為27.34億美元,同比增長24.58%,主要出口產品為燃油、天然氣、礦產品及大蒜。2005年進口總額為23.43億美元,同比增長2.13%,主要進口原材料及中間產品、工業設備、消費品、運輸設備和食品。主要出口對象國為巴西、美國、阿根廷、哥倫比亞、委內瑞拉。
據玻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6年玻出口額達到創紀錄的42.11億美元,同比增長43.88%,進口額為28.08億美元,同比增長19.86%。
數據顯示,2006年玻天然氣出口額為16.7億美元,礦產品出口額為7.9億美元。國際市場能源和礦產品價格的堅挺是促進該國出口增長的重要原因。巴西是玻利維亞產品最大出口市場,出口額為15.6億美元,其次是日本和阿根廷,分別為3.78億美元和3.71億美元。
四、中玻經貿關係
(一)概況
中玻兩國早有民間貿易往來,但貿易額很小。中玻兩國自1985年7月9日建立外交關係以來,在各個領域的友好合作關係穩步發展,雙方貿易額長期在400萬美元左右徘徊。
中國政府多次向玻利維亞提供經濟技術援助,幫助玻建成了打井、小水電站、文化中心等7個成套項目,執行了稻穀蔬菜種植等3個技術合作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並先後提供7批物資援助。
2006年雙邊貿易額為1.05億美元(同比增長28.9%),其中中方進口4703萬美元,出口5842萬美元。中方主要出口機電、化工產品,從玻利維亞進口礦產品和木材。
(二)開展雙邊經貿合作的機遇
玻利維亞擁有十分豐富的資源,但卻是南美最窮的國家之一,人稱“坐在金山上的乞丐”。自1985年以來,歷屆政府都致力於推動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穩定巨觀經濟,調整經濟結構,減少國家干預,並通過立法對主要國營企業實施資本化,即私有化。經濟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雖然還面臨不少社會問題,但總的來說,政局比較穩定。玻利維亞對於正在實施“走出去”戰略中的中國企業來說,是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投資市場。
1、玻利維亞資源十分豐富
玻利維亞是一個資源型的國家。據初步調查,其資源大體可分為四類:
(1)礦產資源:已探明的礦產資源,開採還不到30%,除錫之外,大部分開採加工水平都很低,有的根本沒有開發利用。以鹽湖為例,偌大一個鹽湖,只有一些小房子和簡易曬鹽設備,由當地居民加工鹽,也有人把鹽砌成磚,用於建房。
(2)油氣資源:以油氣為原料的加工工業幾乎近於空白。無論是勘探開發,還是發展加工工業,都有很大的潛力。
(3)森林資源:目前開發利用僅占35%。伐木機械和設備也很落後,加工工藝有待提高。
(4)農牧資源:主要農作物產量低,農產品深加工落後,畜牧資源的開發利用潛力很大。本國加工能力很有限。皮革加工的潛力也很多。例如,玻盛產鱷魚,數量為20多萬條,現已魚滿為患。經國際環境組織批准每年屠殺4萬條,但國內無力加工這些屠殺掉的鱷魚。
2、優惠的投資與貿易政策
玻利維亞是世貿組織成員國、拉美一體化協會成員國、安第斯共同體成員國及南錐共同體夥伴國。由於它處於南美腹地的優越地理位置,因而成為連線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的“出口走廊”。其產品對眾多的鄰國有較強的輻射能力。作為投資市場,玻利維亞具有諸多優勢:
(1)政府為了鼓勵外國投資,制定了相應的法律與政策,承認外國投資者和本國投資者在權力、義務和保障方面的待遇相等,允許資本自由匯進、匯出,允許股息、技術轉讓費、酬金自由匯出,其它商業貸款不存在限制,貨幣兌換自由,進出口自由,簽訂投資保險契約自由,糾紛仲裁自由,允許簽訂合營公司契約。在確定月工資收入方面,僱主與雇員之間可直接簽訂協定。
(2)稅制簡單而具有吸引力。通常稅種包括增值稅13%;企業收益稅25%;交易稅3%;消費品唯一稅率10%,資本貨物唯一稅率5%;特別消費稅,只針對某些特殊商品,如酒、飲料等,稅率為10-60%。進口貨物,除危害公眾健康和國家安全者外,不存在任何限制。玻利維亞政府為吸引外國投資,對紡織、礦業等部門資本貨物的進口實行零關稅,對以出口為目的而進行生產時必須進口的貨物,如機器、原材料、半成品等,入關時免徵關稅。為鼓勵和推動出口,出口商可按規定享受出口退稅待遇。
(3)玻利維亞是世界上高負債國之一,享受美國、歐盟和日本等已開發國家對其出口商品給予的優惠政策。
(4)區域性組織和雙邊協定為玻利維亞出口商品提供了優惠待遇。由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厄瓜多、哥倫比亞和秘魯五國組成的安第斯共同體已實行自由貿易,取消全部關稅和非關稅壁壘。
3、中玻兩國合作互補性強
目前,中國企業,尤其是大中型企業在玻利維亞投資近於空白。中玻兩國經濟發展有著很強的互補性。玻利維亞資源豐富,政策優惠,加上勞動力充裕而且價格低廉,又與中國簽訂了投資與貿易保護協定,無疑為中國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1)資源結構:中國的礦資源、石油天然氣資源短缺,大型企業可以在政府的支持下,選擇一些國內急需的資源,如鐵、鋅、石油、天然氣,進行風險勘探與開發,使其成為中國戰略資源的儲備基地。
(2)產業特點:玻利維亞工業十分落後,很多產業還是未開墾的處女地,而中國現有一些產業正在進行升級換代,有很多機械設備和技術力量閒置。例如,因禁伐而閒置的森林機械設備,可作為投資,或去開採森林,或進行補償貿易、易貨貿易。
(3)貿易政策:中國許多產品出口受到了貿易壁壘的限制和反傾銷政策的阻撓;而玻利維亞是高負債國家,享受國際社會的諸多優惠,不存在配額和反傾銷問題,可以選擇一些產品在玻加工或組裝,使其成為部分產品的出口基地。例如,可以利用這裡廉價的駝羊毛等原料加工毛線、面料乃至服裝出口歐美市場,其投資回報率也許是可觀的。
(4)技術狀況:中國農業技術遠遠優於玻利維亞。提供技術和良種,幫助農場主和農民提高產量和產品質量,互利互惠,也很有前途。
機遇雖然很多,但也有挑戰。玻利維亞是內陸國家,市場容量不大,國內基礎設施,如交通條件較差;政府腐敗,官僚主義作風嚴重;勞動力素質有待提高;有些地方條件比較艱苦。只要中國企業敢於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選準項目和合作夥伴,深入進行可行性研究,開發質優價廉的產品,就會在玻利維亞投資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取得良好業績。
五、專業市場信息
(一)有機產品市場
玻利維亞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有機可可生產國和重要的有機咖啡生產國。在瑞士生態組織的支持下,玻利維亞有機產品行業得到了較快發展。有機產品發展的庇護組織AOPEB於1991年在玻利維亞成立,主要致力於幫助玻利維亞發展有機可可,也同時關心有機咖啡和巴西堅果的發展。
位於El Ceibo的Central de Cooperativas Agropecuaris是玻利維亞第一個採用有機產品標準的生產商協會。該協會的會員農戶在8000公頃的土地上種植了1500噸可可,其中半數可可達到了有機產品標準。另外一些會員農戶如Anapqui、Campesino和Minga也生產有機的paranuts、奎藜籽(quinoa)、咖啡和芙蓉屬作物。此外,玻利維亞還生產其他一些種類的有機產品,包括:新鮮水果(如櫻桃、雞蛋果、醋栗、柚子、番石榴、酸橙、橙子、芒果、番木瓜果、西番蓮果、鳳梨、李子、羅望子、西瓜等);水果乾(如蘋果、香蕉、果茶等);水果製品(如果汁);堅果(如巴西堅果);油類作物(如芝麻);豆類(如大豆);穀物(如莧屬植物和奎藜籽);甜料(如糖和蜂蜜)以及其他加工產品。
(二)紡織品服裝市場
1、相對優越的出口條件
玻利維亞與安第斯集團國家、墨西哥以及所有歐盟國家之間的紡織服裝貿易是零關稅,與南錐共同體國家之間有相當部分的產品亦是零關稅,並且在五年之內,與南錐共同體國家之間紡織服裝產品的貿易將全部實現零關稅。種種跡象表明,玻紡織與服裝產品零關稅進入美國市場,在不久的將來也可望實現。因此,玻產紡織與服裝品對美出口的增長空間是比較大的。
玻利維亞生產的紡織品與服裝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力。玻利維亞勞動力便宜,每小時僅約一個美元,成本競爭力優於亞洲國家,但低於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玻產紡織品與服裝出口到美國的運輸成本低,且進入美國市場無任何配額限制。
玻利維亞雖然國內市場窄小,但處於南美腹地,出口輻射能力強。
2、中玻在此方面互補性強
近年來,中國紡織與服裝業經過關停並轉和技術更新後,有相當多的紡織設備和熟練的紡織技術人員過剩,而這正是玻利維亞紡織業所渴求的。
據玻利維亞紡織界人士介紹,駝科類羊毛混紡蠶絲可製成高級服裝面料。玻利維亞的原駝毛儲量非常豐富,但限於技術和設備,對這一資源遠未開發利用。中國毛紡業如能參與到其原駝毛(包括羊駝毛)的加工、紡線和制面料等領域,必將形成互利共贏的局面。
3、優惠投資政策
玻利維亞政府鼓勵對紡織與服裝業的投資。投資紡織與服裝業時,為生產所必須進口的資本貨物(機器、設備、原材料等)享受零關稅。
玻利維亞政府對奧魯羅、波托西、貝尼等經濟落後的省份採取傾向性的投資政策。在落後省份建廠,將享有更多、更有利的投資優惠。在建廠期內,免徵為建廠而進口的機器、設備的海關稅和增值稅;從生產之日起,五年內免徵進口原材料的海關稅和產品的交易稅。而這些省份(不包括貝尼省),正是玻利維亞羊駝和原駝的集中產區。
(三)農機市場
玻利維亞是一個貧窮的農業國,農牧民急需大量農用機械以提高農牧業生產效率,但又無資金購買高檔農用機械。中國有關公司在南美的代理公司進口了部分農用卡車試銷,剛一到貨就銷售一空。如果解決了融資問題,農用卡車和小型拖拉機在南美市場銷售潛力很大。
(四)森林採伐及木材加工
玻利維亞經世界環境保護認證的可採伐原始森林面積是全球最大的,其中有鐵蘇木孿葉蘇木等很多名貴樹木。購買1公頃原始森林的價格是80到150美金,可以獲得40年的採伐權;按照國內市場價格計算,在玻利維亞採伐森林,然後出口到中國的利潤率在40%到200%之間。
如在玻利維亞投資地板、家具加工廠,然後出口到美國,其利潤率更高。按照玻利維亞與美國簽署的貿易協定,其6500種出口到美國的商品享受零關稅,其中包括家具、服裝、鞋等產品,這與中國家具企業屢遭美國、歐盟的反傾銷訴訟和高關稅懲罰的狀況完全不同。
六、玻利維亞多民族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投資商會在中玻貿易所起的作用
1.搭接中玻兩國貿易的橋樑。
2.為中國投資者在玻利維亞能夠順利投資提供保障,並提供信息諮詢。
3.為玻利維亞在中國招商引資。
4.保障在玻利維亞的中國投資者的利益不受侵害。
玻利維亞多民族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投資商會以誠立信,真誠服務,立足未來,放眼世界,為促進玻-中二囯的友好往來和企業家之間的長期合作關係,共創美好未來。
商會地址:Calle fernando Guachalla NO 487 La Paz-Bolivi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