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音

玲音

《玲音》(Serial Experiments Lain)是一部試驗性動畫,於1998年7月6日至9月28日在東京電視台的深夜時段播映,共13集。講述了一個身處日本的14歲女孩岩倉玲音,以及如何受父親影響,接觸,進而發現了“連線”(Wired,一個國際性計算機網路)之中隱藏的巨大秘密,和自己的神秘身世的故事。原創編劇為小中千昭,原創角色形象設計為安倍吉俊,由岸田隆宏導演,production 2nd製作。在北美的製作發行公司為Geneon,在新加坡的製作發行公司為Odex。

基本信息

概述

玲音玲音
【動漫介紹】《玲音—Lain》介紹!
片名:《玲音》(Lain,Serial Experiments Lain)
監督導演:中村隆太郎
腳本:小中千昭
台本:安倍吉俊
發行廠商:Production 2nd
出品年代:1998
聲優:清水香里速水獎大林隆之介五十嵐麗、川澄玲子、淺田葉子

介紹

除去主題,就只剩下鏡頭運用和剪輯的特點了,這一點上,《Lain》也絕對算不上是什麼先驅者,只是在依照《EVA》所嘗試過的來重複而已。《EVA》一直以來被許多人指責為是故弄玄虛,但不管反對的聲音有多少,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也已經在日本乃致世界動畫發展史上書寫了不可磨滅的重重一筆。《EVA》之所以被評為是“承前啟後”之作,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它引用了多少晦澀難懂的聖經故事或是和觀眾開了多少沒有結尾的懸念玩笑,業界給予其如此高的評價最主要還是因為該片在敘述手法上的大膽嘗試,以及有機地將藝術嘗試與商業相結合所獲得的巨大成功。
網路中的虛擬——《Lain》日本Production 2nd公司於1998年7月6日至9月28日在電視台的深夜時段推出了一部試驗型動畫《Lain》(玲音)。只有13集的這部動畫當時的收視情況不是很理想。人們似乎還沒有準備好接受這樣“另類”的作品。極強的跳躍性,凌亂插接的場景,晦澀的劇情,壓抑的氣氛,再加上緩慢的敘事手法,我們似乎只能用類似“無端,茫然,莫測,未知,無律,神秘,……”的詞語來形容它。
《Lain》的情節具有極強的跳躍性和隨意性,我們必須把那些抽象的表現手法剔除掉,單純從一個故事的角度去提取劇情,才能大致了解情節。
一名已自殺的女同學給中學生Lain寄來了E-mail:“……我只是把肉體拋棄掉而已,我這樣做其實還生存著,生存在另一個世界……明白嗎?現在不明白也沒所謂,到時候你一定會明白的……因為這裡有神的存在。”漸漸地,Lain周圍發生的一切告訴她,還有一個自己存在著,她影響了很多人,可Lain卻看不到她。
在網路上Lain遇到一個自稱是“神”的人,他的手下有一個信奉他的“KNIGHTS(武士)”集團,專門進行干擾網路運作的活動。這個網路之神叫英利政美,雖然在現實世界中他已經自殺了,但真正的他以非物質化的形態出現在了網路世界中。“武士”的成員被Lain以各種手法除掉了,可英利政美還是堅持自己的目標,他知道只要Lain還視他為神,他就仍然是神。對於他來說,Lain只不過是一個擁有肉體的程式而已。
Lain認識到了自己的能力,在自己昏暗的房間中,她將英利政美封印了起來,並決定將一切Restart(重新開始)。一切都過去了,一切重新來過,就像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每個人的人生都被重新安排了,每個人的記憶都被修改了。修改了整個世界的Lain體會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置身世外觀察著這個世界……
也許從故事情節上我們並沒有感受到多么大的衝擊,但就其整體整體來說,確實體現出了《Lain》“實驗性”的特徵。從人物設定上來說,安倍吉俊筆下的Lain並不是那種刻意美化的靚女,她甚至是一個略微有些“醜”的女孩子:圓圓的臉、大大的眼睛、齊耳的短髮、普通的校服,稍顯木訥的神情;這一切構成一個鄰家女孩的樣子,清爽近人,使得觀眾們能夠從心理上接受和認同這個角色,也使得整部作品的思想更容易通過這個載體深入我們的內心。
此外,《Lain》的鏡頭運用和畫面美工都很嫻熟,甚至前衛。雖然類似的手法多有借鑑《EVA》的地方,但《Lain》仍然做出了自己的風格,很多地方做得更大膽。似乎製作者們沒有考慮觀眾的感受,而是在極度的自我享受中膨脹!白亮的街道、深藍的天空、蒼白的太陽、黑色的電線,陰影中蠕動著的鮮紅色或者暗藍色的斑點,不斷在玲音眼前閃動的亦真亦幻的場景;也許我們更應該閉上眼睛去靜靜地傾聽這部作品。
說到傾聽,我們不可避免地要談談《Lain》的音樂,這部動畫的音樂異常出色,不僅烘託了整部動畫的氛圍,而且與畫面配合得天衣無縫。主題曲《duvet》以“And you don\'t seen to understand……”一句揚起,帶有輕微Light Jazz味道的歌聲被歌手BOA用略帶慵懶的聲線、高人一等的冷漠加上節奏感很強的電子配樂表現出來,給觀眾帶來融入虛擬空間的感覺:縹緲神秘、疑幻似真。而片尾曲《遠い叫び》與主題曲可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感覺;以複雜深沉的合成式電子配樂為底,配以一把沙啞嗓音演繹出的歌聲乍一聽起來感覺很糟糕,但它在整部動畫中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冰冷的音樂里不知不覺已被注入一股溫熱的靈魂。
無論如何,我們說,不管以哪種方式,在藝術作品的價值與其公眾的反應之間都不存在一種實際的對應關係。一時的惡評沒有抵擋住《Lain》自身的魅力,人們漸漸地認識到了它的價值並深深地喜歡上了它。
在13話的《Lain》中探究了神的含義,人的本性,存在的意義及生命的真實等等。在這些思考中,我們意識到的更多的是某種失落,這種失落來自於對虛擬現實的探討,來自於我們一種深沉的承認——虛擬現實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美好。在看過《Lain》後,我們是否該學會全面的衡量一種事物呢?我們能否將所有的事件排列成序呢?玄深與奧秘的網路,我們憑藉著它得以僅窺生命中的各種事物。但同時,它也給我們的生命投下一定的黑暗。認識到這些可以使我們的思想更深沉,更縝密。當《Lain》中的一切回歸原位時,擺在Lain的面前是一個孤單並且尷尬的境地:Lain如何肯定自己的存在與意義?當網路以超乎想像的速度發展,虛擬現實漸漸成為觸手可及的東西時,人類該如何面對?

意象分析

1,電線:交錯縱橫的電線頻繁的在片中長時間出現,伴隨附近變壓器的“嗡嗡”聲,說不清是情緒上的混亂還是環境的紛亂,實際上,我認為這實際上是對這部作品世界觀的側面表現,雖然對情節無用,但是不可否認它們確確實實是存在著的,我們所看見和聽見的就是作品中人物的切實感官,它們實際意義或許就在於它們給我們的直觀感受。

2,電腦:主人公的電腦重最初的紅色寒酸台式機,到最後液壓管路蔓延到整個屋子的複雜的高級電腦,實際上象徵著虛幻世界在現實中的蔓延,玲音本人並不懂電腦,可是卻自己改裝出這樣難以想像的巨型計算機,最初她的父親很高興給她買新型電腦,最後卻對眼前這台占據整個屋子的大傢伙感到驚奇,我們可以看到,玲音的行為已經脫離了人們對她常理性的認識了。同時,電腦也是故事進行的重要道具,是連通虛幻世界和現實世界的有效橋樑

3,Knight:這是動畫中一個網路組織的名稱,它有名氣,卻沒有實體。這個組織在作品中其實是以一個獨立的線索來進行自己的故事的。同時它和玲音也有關係。自閉的鈴音得到了這個組織注意,同時在網路上不知不覺的締造了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鈴音。這使得玲音成為了一個具有雙面性格的實體,無論是在現實中還是在網路中。其成員最後都被莫名的殺害,這裡反映的是現實對虛幻世界的衝擊。

4,黑衣人:黑衣人扮演的是監視者的身份,一共兩人,他們在一輛黑色轎車裡,在玲音家附近用紅外視鏡監視玲音,最初他們使玲音感到害怕,但得到Knight的影響後的玲音,因為厭煩他們的監視而用意念摧毀了紅外視鏡,兩個黑衣人倉皇而逃。我們發現黑衣人最後是受僱於一個男人的,玲音與這個男人也有過一次接觸,在這裡,玲音因為被問及自己父母的生日卻一無所知,而感到羞愧,這無疑是虛幻與現實的一次直接碰撞。令人深思的是,兩個黑衣人最後被這個男人殺害,顯然這個現實維護者身份的男人也有自己的目的。而黑衣人,最終則成為了維護的犧牲品。這是對激進的“現實衛士”的諷刺。

5,半機器人:這個角色只出現了幾集,他的身體已經被改裝成電腦的一部分,他吃力的行走在大街上,並沒有得到周圍的人的過多關注,這裡可以看出,這種怪異的造型其實是人物性質的外化,並不是單純外觀上的怪異。他急切的想要加入Knight,但最終卻死在大街上,在虛幻與現實的交接中,虛幻並不能滿足每一個人的願望。我們同樣看到想在虛幻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人在現實世界依然死的很慘。

6,外星人:作品花了一些篇幅來講述外星人的故事,這些類似ET的大頭矮個子傢伙,其實是人物心理的異化產物,在其與玲音唯一一次對視中,在半掩的門後的外星人,顯露的更多的是惶恐,而鈴音一樣很吃驚,這裡或許是人在對待未知事物的惶恐,而沒有注意到它們本身的恐懼。後來,網路中異化的鈴音邪惡的偷窺朋友的隱私,也是由真實玲音以外星人的形象來向朋友澄清事實的,這應該也是對未知恐懼的感悟。它使我們感受到了無助的希望。

7,神:網路中的神到後期才頻繁出現,但他卻是從一開始就存在了,貫穿情節的始終。他妄圖拉攏玲音完全虛擬化,那樣就可以成為主宰人們記憶的神,玲音在最初的幾次經歷中也有朋友失憶的現象發生。他是虛幻力量本體最大化的表現。值得深思的是,他最後想要影響玲音時,是在利用周圍的電腦來實體化的,也就是說,就是神,也要藉助現實的力量來影響現實,這是對虛幻的諷刺。

8,三少年:出現在迪廳的三個少年形象,他們都是精通網路知識,酷愛電腦的新一代人,他們外在表現的很前衛,但是放蕩不羈的行為無法掩飾少年內心的空虛和無助。作品中,其中一個男孩不但向鈴音解答了處理器的問題,最後還來到玲音的屋子,他走前吻了玲音,被遺留在玲音嘴中的口香糖實際上則暗示了對鈴音實體存在的認識。

製作聲優

STAFF
原作者:安

倍吉俊
原案、企畫:production2nd
監督:中村隆太郎
腳本:小中千昭
音響監督:鶴岡陽太
音樂:仲井戶,“CHABO”,麗市,伊藤惠美,J-WORKS等聯合製作
動畫製作:trianglestaff
製作:PIONEERLDC
cast
清水香里(岩倉玲音)
大林隆之介(岩倉康男)
五十嵐麗(岩倉美穗)
川澄玲子(岩倉美香)
淺田葉子(瑞成亞莉絲)
速水獎(英利政美)

正版物

綜述

《玲音》的著作權在最初就已授予了許多其他改編形式(卡通、電視遊戲和漫畫)許可。製作人YasuyukiUeda在接受雜誌《Animerica》(Vol.7No.9)的採訪中說:“我的整個計畫就是把每一種媒體形式所包含的創意結合起來。”儘管卡通最先發行,但事實上最早創作的是電視遊戲的劇情,而兩者的製作過程同時進行。卡通版由東京電視台於1998年7月6日至9月28日初次播放,一共有13集,每集半個小時。相同名字的PlayStation遊戲於1998年11月26日發行

相關的原創畫集

《OmnipresenceInTheWired》,精裝本,96色128頁日語文字。包含每個“layer”(《玲音》中對每一集的稱呼)的介紹文字及概念圖和一部短彩色漫畫,名為“謊言的惡夢”。參見:[1]。1998年由TriangleStaff/SR-12W/PioneerLDC發行。(ISBN4-789713431)《VisualExperimentsLain》,平裝本,全彩色80頁日語文字。介紹了創作,設計和故事發展的一些細節。1998年由TriangleStaff/PioneerLDC發行。(ISBN4-789713423)《ScenarioExperimentsLain》,平裝本,335頁,作者chiakij.konaka(原書中作者名即為小寫)。包含劇本和部分情節記述。(ISBN4-7897-1320-2)《SerialExperimentsLainOffcialGuide》,平裝本。PlayStation遊戲的指導。《YoshitoshiAbeLainIllustrations》,精裝本,全彩色148頁日語/英語文字。本書為《OmnipresenceInTheWired》畫集再編輯版。2005年由WANIMAGAZINE在日本發行(ISBN4-89829-487-1),2006年由DigitalMangaPublishing在美國發行。

相關的原聲專輯及單曲

片頭曲《Duvet》,由DuvetBOA樂隊作詞作曲演唱,也是他們的第一首單曲。因為是英國樂隊演奏的英語OP,這在日本動畫中是很罕見的。原聲專輯《SerialExperimentsLainSoundtrack》,第一張原聲專輯,收錄了電視卡通版本的原聲音樂。《SerialExperimentsLainSoundtrack:CyberiaMix》,第二張原聲專輯,收錄了電視卡通版本中出現的一些電子音樂以及片頭曲的一個重新混音版本。《lainBOOTLEG》,雙CD限量版專輯,多於45首曲目。電視遊戲版中的背景音樂和一張數據音樂CD,其中包含了一個鐘錶程式和一個遊戲,PioneerRecords發行。此專輯經常和另一張類似專輯混淆(1張CD,45首曲目,其中一些的長度比原始版本要短)

遊戲

《玲音》的PlayStation電視遊戲於1998年11月26日由PioneerLDC出版發行。這個遊戲沒有被歸類,有爭議甚至認為它根本不是一個遊戲。在遊戲中,玩家在玲音的幫助下開啟對她的每次治療和治療日誌,由此揭開她的身世。遊戲過程中玩家需要注意對於各種聲音、影像、文字、一個泰迪熊的各個部分以及其他事物的收集,以此作為幫助在一個作業系統的每個層面中探索最終完成調查。遊戲裡發生了一系列與卡通版本不同的事件。遊戲運用了極為大量的多媒體效果,全日文,如果玩家沒有掌握任何關於日文的知識將很難進行遊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