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科

王長科

王長科,男,漢族,籍貫河北邯鄲永年縣,1964年10月生,中共黨員,工學碩士,正高級工程師,註冊土木工程師(岩土),河北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中共黨員,工學碩士,正高級工程師,註冊土木工程師(岩土),河北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基本情況如下:

畢業學校、專業和學位1980.09~1984.09年,河北農業大學,農田水利工程專業,獲工學學士。

1984.09~1987.04年,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北京研究生部,岩土工程專業,導師:王正宏。獲中國科學院水利電力部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工學碩士。

主要業績

多次主持完成工業與民用建設項目的工程勘察、岩土工程,發表論文60篇,出版著作12本,編制省級技術標準2本,立項完成科技成果省級鑑定7項。

在工程勘察方面,發表論文29篇。延伸了旁壓試驗基本理論,提出三個塑性區理論,提出了孔壁剪應力通解。套用上提出用旁壓儀測定地基原位水平應力、土的抗剪強度指標、彈性模量、固結係數、基床係數、地基承載力的新理論新方法。有9個公式被引用寫入《岩土工程試驗監測手冊》。提出了用抗剪強度指標直接計算地基承載力特徵值的新途徑,被引入《河北省建築地基承載力確定技術規定》。編制了廣義的地基沉降計算軟體,適用於新建、擴建、改建;天然地基、複合地基、樁基;新老建築互相影響。開發了適用於岩土工程師使用的手機軟體,總體水平達到國際先進,獲2008年度河北省建設行業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在地基基礎方面,發表論文1篇,研究了地基承載力基本理論,提出了地基第一拐點承載力理論公式。主持完成的課題《地基臨塑承載力計算研究》獲2007年度河北省建設行業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在地基處理方面,發表論文13篇,研究了散體樁、實體樁、實散組合樁、夯實水泥土樁等的臨界樁長、單樁承載力、沉降計算新理論。提出了複合地基承載力深寬修正方法原理,提出了基礎-墊層-複合地基共同作用原理。成果發表在《工程地質學報》、《土木工程學報》、《岩土工程界》等學術雜誌。

基坑支護方面,發表論文4篇。研究土釘支護技術,改進了土壓力分布模型、滑裂面模型,提出了“石家莊土釘法”,成果發表在《岩土工程學報》,被寫入北京理正基坑支護設計軟體,套用廣泛。完成的省級科技成果《土釘支護設計方法研究》,經鑑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07年獲得河北省建設行業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主要著作

林宗元主編.《國內外岩土工程實例和實錄選編》(第一常務編委兼秘書).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林宗元主編.《岩土工程治理手冊》(第一常務編委兼秘書).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林宗元主編.《岩土工程試驗監測手冊》(第一常務編委兼秘書).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林宗元主編.《岩土工程勘察設計手冊》(第三副主編兼秘書).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林宗元主編.《岩土工程監理手冊》(第四副主編兼秘書).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林宗元主編.《簡明岩土工程勘察設計手冊》(第一常務副主編).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

林宗元主編.《簡明岩土工程監理手冊》(第一常務副主編).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

《建築工程勘察設計常見質量問題分析與解決措施》(岩土專業編寫人之一).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林宗元主編.《岩土工程治理手冊》(第一常務副主編).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

林宗元主編.《岩土工程試驗監測手冊》(第一常務副主編).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

王長科主編.《工程建設中的土力學及岩土工程問題-王長科論文選集》.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8

發表的論文

[01]預鑽式旁壓儀試驗應力分析初探(作者:王長科).中國建築學會工程勘察學術委員會第2屆旁壓測試套用技術討論會.溧陽:1986
[02]旁壓儀試驗機理研究(作者:王長科,王正宏).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5屆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學術討論會,1987
[03]保定地區某建築物地基土的應力應變歸一化性狀(作者:駱筱菊,劉力,王長科,陳偉).河北農業大學學報,1987年第3期
[04]崗南水庫新增溢洪道高邊坡施工開挖的監測與分析(作者:黎光大,勞道邦,董翠芸,王長科).全國滑坡監測技術討論會.1988
[05]用旁壓試驗推求土體強度指標的方法探討(作者:王長科,駱筱菊).勘察科學技術,1989年第1期
[06]邊坡開挖設計的簡化彈塑性法(作者:王長科).現代勘察,1989年第3期
[07]用旁壓試驗確定土體模量的研究(作者:王長科).北方勘察,1990年第1期
[08]旁壓試驗p0值物理含義及其求法的研究(作者:王長科).工程勘察,1990年第3期
[09]擠密樁法加固軟弱地基及其效果的現狀與展望(作者:何廣智,戴志祥,王長科).國防機械工業勘察科技情報網第1屆綜合情報交流會,1990
[10]用旁壓試驗確定淺基礎地基承載力初步研究(作者:王長科).現代勘察,1991年第1期
[11]土釘技術的發展與展望(作者:王長科,林宗元).中國兵工學會基本建設專業委員會學術交流會,1992
[12]土釘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我國工程建設中的套用(作者:王長科,林宗元).見:《中國地質學會第4屆工程地質大會論文選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13]應力路徑法在旁壓試驗分析中的套用(作者:王長科).軍工勘察,1992年第2期
[14]旁壓試驗孔壁剪應力的通解(作者:王長科,章家駒).工程勘察,1992年第3期
[15]旁壓模量物理含義及其計算方法的研究(作者:王長科).軍工勘察,1992年第4期
[16]用旁壓試驗原位測定土的強度參數(作者:王長科).勘察科學技術,1992年第6期
[17]懸臂式鑽孔灌注樁護坡實踐中的若干問題(作者:何廣智,王長科).軍工勘察,1993年第2期
[18]正交各向異性介質中孔穴擴張的彈塑性理論解(作者:王長科).軍工勘察,1993年第3期
[19]快速法載荷試驗沉降量外推計算程式(作者:賈文華,王長科).軍工勘察,1993年,第4期
[20]飽和粘性土旁壓固結試驗(作者:王長科).工程勘察,1994年第1期
[21]散體材料樁複合地基承載力計算(作者:王長科).地基處理,1994年第2期
[22]散體材料樁臨界樁長計算(作者:王長科).軍工勘察,1994年第3期
[23]土的壓縮模量計算探討(作者:王長科,湯福南).軍工勘察,1994年第3期
[24]淺基礎地基承載力計算新方法(作者:王長科,王正宏).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7屆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4
[25]獨立柱基礎與半剛性樁複合地基共同作用分析及設計計算(作者:郭新海,王長科).工業建築,1995年第11期
[26]基礎—墊層—複合地基共同作用原理(作者:王長科,郭新海).土木工程學報,1996年第5期
[27]基坑底載荷試驗實測承載力的深度修正(作者:王長科,魏弋鋒).岩土工程師,1997年第2期
[28]夯實水泥土樁複合地基設計(作者:王長科,戴志祥).見:第4屆中國國際岩土鑽鑿工程會議論文集.1997
[29]載荷試驗與基礎沉降計算(作者:王長科).岩土工程與勘察,1997年第1期
[30]夯實水泥土樁複合地基設計計算(作者:王長科,戴志祥).河北勘察,1998年第1期
[31]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實體樁複合地基設計原理(作者:王長科).岩土工程與勘察,1999年第1期
[32]實散組合樁承載原理及套用(作者:王長科,戴志祥,孫會哲).工程地質學報,1999年第4期
[33]用載荷試驗檢測樁土複合地基承載力中的承載力換算問題(作者:,王長科,賈文華).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99’岩土工程土工測試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1999.5
[34]巨型圓筒式瓦斯罐傾斜糾偏(作者:朱明溫,文日海,王長科).岩土工程技術,1999年第3期
[35]實體樁複合地基承載原理(作者:王長科,孫會哲,王永正,陸洪根).岩土工程界,2000年第2期
[36]地基變形計算參數勘察評價試驗研究(作者:王長科,湯福南).見:《第六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選集》編選委員會.《中國建築學會工程勘察分會第六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選集》.北京:地質出版社,2000
[37]關於夯實水泥土樁承載力的兩個問題(作者:王長科,段宗智,王立俊,史德忠).岩土工程界,2001年第2期
[38]通過深井載荷試驗測定單樁極限端阻力標準值(作者:陳小峰,曾微河,王長科).岩土工程界,2001年第6期
[39]地基承載力特徵值計算研究(作者:王長科,王立俊,段宗智,李彥忠,苗現國).岩土工程界,2001年第12期
[40]黃土狀土地基承載力特徵值計算研究(作者:王長科,王立俊,段宗智,苗現國).見:羅宇生,汪國烈主編.濕陷性黃土研究與工程.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156~162
[41]關於複合地基承載力深寬修正的論證分析(作者:王長科,王立俊).岩土工程界,2002年第10期:26--27
[42]石家莊土釘支護設計分析(作者:王長科,陳小峰,苗現國).岩土工程學報,2002年第1期
[43]石家莊市新近堆積黃土狀土載荷試驗特徵(作者:陳追田,賈文華,王長科,李寨華).見:顧曉魯,張振拴,鄭剛,吳永紅,劉春原主編.岩土工程技術及進展.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88~91
[44]天然地基及複合地基的基床係數測評(作者:王長科,賈文華,王永正,陳追田).見:顧曉魯,張振拴,鄭剛,吳永紅,劉春原主編.岩土工程技術及進展.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124~128
[45]地基承載力修正係數的理論分析與實測反算(作者:王長科,梁金國).見:中國建築學會工程勘察分會主編.全國岩土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6]石家莊南三條深基坑土釘支護工程實錄分析(作者:田軍嶺,丁紅強,王長科,韓秋林).見:第六屆全國岩土工程實錄交流會岩土工程實錄集.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2004
[47]對旁壓儀試驗基本理論和工程套用的再認識(作者:王長科,馬旭東,趙國強).岩土工程界,2004年第6期
[48]土釘支護技術的發展(作者:王長科).見:第七屆河北省地基基礎學術會議論文集.河北工業大學學報,2004年第33卷增刊
[49]路基沉降控制設計中的幾個問題(作者:王長科,高吉中).見:河北省土木建築學會工程抗震、地基基礎、質量控制與檢測技術學術委員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華北地震科學,2005年第23卷增刊
[50]人工挖孔擴底樁分析研究(作者:王長科).工廠建設與設計,2006年第11期
[51]《河北省建築地基承載力技術規程》編制情況介紹(作者:梁金國、王長科、賈文華).工程勘察,2007年第1期
[52]沉降計算的現狀和思考(作者:王長科).見:梁金國、聶慶科主編.岩土工程新技術與工程實踐.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53]地基第一拐點承載力(作者:王長科、賈文華、梁金國).工程勘察,2009年增刊(2009年河北省工程勘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唐山
[54]論壓縮模量計算中的孔隙比精度(作者:王長科).河北勘察,2010年第1期
[55]帶地下車庫超高層建築物的嵌固穩定(作者:王長科).河北勘察,2010年第2期
[56]護坡樁的抗剪計算(作者:王長科).河北勘察,2010年第4期(總第93期)
[57]LBD模擬月壤研究(作者:江磊、蘇波、王長科、楊樹嶺、劉興傑、馮石柱).《中國宇航學會深空探測技術專業委員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2010年
[58]淺議地下水勘察和地下室抗浮水位壓力計算(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0-15
[59]淺談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一)(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0-19
[60]淺談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二)(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0-20
[61]淺談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三)(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0-21
[62]基坑支護支撐點布置概念設計(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0-22
[63]《岩土工程勘察報告》居然能有15個特性(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0-24
[64]你知道岩土工程的這些質量屬性嗎(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0-25
[65]關於地震液化深度的思考和建議(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0-26
[66]從黨的十九大報告看未來岩土工程的科技發展新需求(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0-27
[67]粗說素混凝土樁複合地基的抗震性能(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0-28
[68]關於素混凝土樁複合地基承載力檢測的思考和建議(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0-30
[69]素混凝土樁複合地基承載力設計新思維(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1-02
[70]《岩土工程勘察報告》提供壓縮模量Es值要這樣做(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1-07
[71]對複合地基剛柔組合褥墊層的原理分析(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1-13
[72]走近岩土工程和岩土工程師(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1-17
[73]壓實填土的最大幹密度經驗公式有了理論依據(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1-20
[74]土的樁側摩阻力參數確定有竅門(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1-21
[75]岩土參數的確定是四維空間問題(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1-23
[76]裙樓設定抗浮措施,主樓地基承載力的深度修正要體現(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1-24
[77]地基承載力的“深度修正係數”改稱“超載修正係數”會更好(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1-25
[78]地基承載力理論計算公式簡明匯總(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1-27
[79]複合地基變形計算深度的學問有深度(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1-30
[80]地基承載力理論研究發展簡史(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2-02
[81]抗震設計中的場地類別劃分有學問(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2-04
[82]從俞孔堅“大腳革命”看岩土工程(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2-06
[83]壓縮模量Es並不是土的基本參數(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2-07
[84]複合地基褥墊層厚度設計有了計算公式(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2-10
[85]對“工程諮詢”和“岩土工程諮詢“的理解和思考(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2-11
[86]複合地基設計將進入3.0時代(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2-13
[87]粉土的特殊性要給予特別關注(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2-17
[88]基坑邊坡的臨界坡角有了簡易計算公式(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2-19
[89]朗肯土壓力理論和基坑開挖支護的不適應性分析(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2-23
[90]基坑開挖坑壁直立高度的三種算法(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2-25
[91]總工程師的定位及其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2-27
[92]三軸試驗固結排水條件模擬工程實際的不適應性分析與改進建議(作者:王長科).微信公眾平台_岩土工程學習與探索,2017-12-2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