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田

王長田

王長田,1965年4月出生於遼寧大連,1988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1998年10月創立北京光線電視策劃研究中心,後更名為光線傳媒,先後創辦《中國娛樂報導》、《音樂風雲榜》、《影視風雲榜》等品牌電視節目。旗下光線影業累積票房超過6億元,成為國內排名前三位的民營電影公司。2014年11月27日,出席游族影業成立暨2015產品發布會。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王長田王長田

1988年,王長田從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畢業,那時他不是最好的學生;1990年,他進入《中華工商時報》,三年後升任市場新聞部副主任,那時他可能是升得最快的記者。1991年,王長田來到中國工商報工作。該報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主辦,屬於行業報,既有先天的計畫經濟優越性,又有後天的市場經濟缺陷性。但在當時,依託於各自的政治與經濟背景的中國內地新聞業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所以,耐不住新聞局寂寞的王長田,對未來應該說充滿了信心,對於中國工商報的前途也充滿了信心。

但到了1992年後,各新聞媒體之間的競爭已經明顯,而且逐漸加劇,一批貼近讀者的綜合性城市報崛起。與此同時,電視業在不同類新聞媒體競爭中愈來愈占上峰。

到了1994年,各大報之間,各行業報之間,實力與影響的差距越來越大,相比之下,中國工商報畢竟不能與北京青年報這樣一些城市報新秀相媲美,漸漸地已經處在弱勢地位。這是從全國人大調來的王長田所沒有想到的,也是他所不願看到的。也正因此,一度王長田比較徘徊,並前往東北做生意,想另開闢一條出路,但沒有走通。鏇即又折回頭繼續在報社當記者。

這短暫的做生意經歷,雖然沒有虧本,也沒有賺錢,但說明王長田由於長期的興趣與天賦使然,決定了他當時還不可能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至於以後如何,則另當別論。這從反面也是映證了他對新聞的執著與熱愛。做為一名純粹的商人,他畢竟沒有什麼經驗的積累,時勢也沒有成全他。

王長田王長田

王長田一直在尋找著進取的突破口。這一天終於到來,1995年,他走進了北京電視台,與張錦力、李德來一起創辦了財經欄目《北京特快》。這些都說明,執著源自於興趣。

1998年,王長田建立了中國第一家專業電視策劃與製作機構“北京光線電視策劃研究中心”,旗下第一個節目《中國娛樂報導》於1999年7月1日開播,到10月,播出該欄目的電視台由一開始的二十幾家迅速增長到近百家。

2000年在推出每天10分鐘的《世界娛樂報導》的同時,實現了《中國娛樂報導》的日播。接著,王長田又連續推出《中國網路報導》、《中國音樂風雲榜》和《娛樂人物周刊》,在娛樂界和傳媒界造成了巨大的轟動。

藉助在電視傳媒上的實力,他推出的流行音樂排行榜——音樂風雲榜,在中國音樂界引起極大轟動,被媒體譽為“中國的格萊美”,連續四年的成功舉辦,已證明了它在中國音樂界的權威地位。

2003年7月,光線傳媒與中國廣播影視集團合作,推出《中國廣播影視報明星》,是目前國內復蓋面最大、新聞量最大、信息量最全、包裝最精美的娛樂類雜誌式周報,同時也是中國未來最具影響力、最具專業水準、最受歡迎、最受尊重的娛樂類媒體之一。

2003年10月,光線傳媒正式推出光線E視—“ 第一數字娛樂平台”。內容包括 E視網、E視寬頻、E視簡訊與彩信、E視明星俱樂部、E視娛樂俱樂部,所有這些讓年輕人群夢寐以求的數字娛樂服務,凝聚成一個華語圈中首屈一指的數字娛樂品牌——E視。光線E視網成立於2000年8月,經過四年的精心打造,E視網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娛樂網站和數字娛樂平台,每天來自全國用戶5000萬的訪問流量和1000多萬寬頻用戶的復蓋,使E視成為年輕人群夢想中的數字樂園。

王長田王長田

他因在中國成功實踐傳媒與娛樂一體化、傳媒與娛樂品牌化的經驗,而在傳媒與娛樂行業名聲顯赫。

目前,他的公司已經完全實現了電視節目的工作化生產和經營,並在電視節目的策劃、製作、包裝、發行、廣告以及增值服務各個環節上都位於這個行業之首。2002年光線傳媒的廣告經營收入超過1.5億元人民幣,2003、2004年收入超過2.5億元,相當於這個行業第二名至第六名廣告收入的總和。光線擁有的節目包括《娛樂現場》、《海外娛樂現場》、《娛樂中心》、《娛樂人物周刊》、《音樂風雲榜》、《明星》、《體育界》、《淑女大學堂》、《十二郎》、《電視劇風雲榜》、《摩登時代》和《630劇場》。

最近,光線傳媒宣布與納斯達克(NASDAQ)上市的無線增值提供商華友世紀合併,新公司為光線華友傳媒娛樂集團,將設電視製作中心、廣告經營中心、數碼音樂事業部、電影事業部、電視網事業部、電視劇事業部、網際網路事業部、線下渠道事業部等11個事業部,未來將有廣告、個人收費、發行收入、票房收入、無線增值等多種盈利模式。

經營之道

從中國內地螢屏上第一檔娛樂資訊節目《中國娛樂報導》開播,光線傳媒走過了10年征程。他們製作的娛樂節目每天在全國300多家電視台620台次播出,多次交叉復蓋中國數以億計觀眾,光線已經成為中國影響最大的電視節目製作和發行商之一。近期公布的3年近40部電影的製作規劃,標誌著光線又將目光瞄向了中國電影的第一陣營。

“光線是極少數的倖存者”在挫折中調整方向 “

1999年7月1日,《中國娛樂報導》開播。這是中國電視螢屏上第一個娛樂資訊節目。到2004年底,光線一直處在高速增長期,2003年公司收入突破2億,成為最大的電視節目製作公司。”王長田說,中國娛樂報導、音樂風雲榜、影視風雲榜等現在仍活躍在螢屏上的節目,都是在那五年中誕生的。

王長田王長田

2005年至2008年的3年,對光線和王長田而言,是一段艱苦的日子。一方面由於省市電視台與省市有線電視台全面合併,電視台大量製作自己的節目,擠占了外來電視節目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電視台與製作公司之間的交易不公平,直接導致中國電視節目製作公司大量消失。光線雖然是極少數的倖存者,但公司發展退回到2001年的水平。

處於困境的光線開始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針對電影需求的高速增長和國內電影公司製作和發行能力不足的局面,光線決定涉足電影業務。經過3年的調整,電視業務份額由原先的100%降低到50%,活動占20%,電影占20%多。光線初步形成了三駕馬車的業務結構,也迎來了2009年業務的大幅回升。

在電視業務領域,光線開辦了6個新欄目,節目製作量也從2小時增加到6小時。在活動業務領域,目前每年製作10場左右的頒獎禮,50場以上的娛樂行銷活動、演唱會、電影首映式,成為中國最大的活動公司。而在電影領域,無論是最初聯合投資、發行的《傷城》《導火線》,還是獨立發行的《女人本色》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票房,光線已躋身民營電影公司前三位。 “

孵化可以‘下蛋的母雞’”在發展中找準運行模式

在王長田看來,中國數量巨大的影視公司中,能做成規模的很少,主要原因是沒有尋找到合適的商業運行模式,業務範圍往往只停留在項目運作上。

“電影也好、活動也好,就像是一個個單獨的雞蛋。搶到了賺錢,沒搶到就沒收入,這種狀態是極不穩定的。由於項目之間沒有商業模式的銜接,你搶到了這個雞蛋,並不意味著你能搶到另一個。”王長田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

而解決這種問題的辦法,就是“把優質的雞蛋孵化成小雞,養成母雞,母雞自己能夠下蛋”。涉獵電視、活動、電影、藝人經紀等各個環節,光線就是在孵化可以“下蛋的母雞”,公司的各種業務之間,形成了一種互相聯繫、互相支持的態勢。王長田舉例說,電影是快速消費品,對傳播和宣傳依賴性很強,光線本身的電視節目製作優勢,可以對電影進行強力推廣;而活動部門又可以為電影組織盛大的首映式和見面會,為電影宣傳加分;而電影本身也提供了最好的電視內容。通過三項主要業務之間的互動,光線在各領域的發展更加穩定和從容。

“遠沒到守業的階段”在競爭中尋找更廣空間 光線

傳媒正醞釀上市。

王長田王長田

王長田直言,光線是國家對文化產業扶持政策的獲益者。光線成立初期的迅速發展,得益於制播分離政策的實施和相對開放的電視台環境。“從2008年開始,電視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各地衛星電視迅速崛起,彼此競爭激烈,對有全國性影響力的節目需求增加,這給光線提供了機遇。”

“破除壟斷,在國家政策允許的範圍內,給民間內容提供商以更大的市場空間,是對企業最根本的扶持和幫助。”王長田說。

作為北京市重點民營文化創意企業,北京市不但給光線某些項目直接的補貼,也幫助光線協調銀行貸款。繼去年北京銀行給了光線傳媒1億元的貸款額度後,今年又以著作權抵押的模式,給光線傳媒2億的授信貸款協定,主要用於支持光線影業的投資、製作等業務。這是目前國內民營影視公司里獲得的最大的貸款額度。

在王長田的日程表中,到2010年,光線影業計畫投資、製作和發行的影片超過12部,總票房預計達到7億元,占全國總票房的10%以上。除了立足國內,光線已把視野投向了國際市場。在電影方面,光線採取與國際主流的製作和發行公司進行合作的方式,2009年10月23日在全球同步上映的《阿童木》正是這一理念的產物,影片由中國、美國、日本3個國家的4個國際機構共同投資製作,總投資額超過5億元。

光線已經成為在中國娛樂業的重要力量,但王長田認為,光線遠沒到可以守業的階段。光線的目標是成為“中國最大的多媒體視頻內容提供商和發行商”,成為傳媒娛樂的“夢工廠”。

領跑娛樂

王長田王長田

成功推出《中國娛樂報導》後,拷貝者滿天飛。王長田笑言,常有人上門找他諮詢,但他很快發現,在娛樂節目上,自己暫無對手,“實際上,最重要的是去分析市場和觀眾需要什麼樣的節目。”

王長田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曾就職於政府機關,還在《中華工商時報》做過財經記者。長期從事經濟報導培養了他對市場的敏銳嗅覺。1996年他在北京電視台做《北京特快》時意識到,電視娛樂節目會有很大的市場。“當時中國的娛樂業發展很迅速,娛樂類報紙也很多,但就是沒有一個象樣的電視節目。”1998年,王從電視台辭職,想一圓此夢。

“娛樂行業最需要什麼?――推廣、傳播。”王長田對娛樂市場做過深入的研究。他發現,這是一個更新速度極快的行業,藝員、唱片公司很需要一個有活力的中介,迅速而全方位地把他們最新鮮的事情傳播出去。當時做電視娛樂節目的不乏其人,有很多製片還出自娛樂圈內,但基本上做的都是綜藝節目或轉播文藝演出,王長田想:如果有一個象《北京特快》的娛樂資訊節目,專門報導演藝界的新聞,不但能滿足觀眾的好奇心,娛樂界也肯定很歡迎。王長田給他構想的欄目起了一個頗有氣勢的名字《中國娛樂報導》。

1999年1月,王長田東拼西借湊足了10萬元,在一個由民居改建的簡陋寫字樓里開始了創業。要資訊,就必須先建立網路。一切從零開始,王長田拿出了當初做記者時的那股闖勁,挨個打電話索要各藝員、演藝公司和娛樂機構的電話,碰壁受冷眼是可想而知。“打進娛樂界,最初可以靠這種笨辦法,但最終靠還是節目。”王長田說。

當年,王長田靠《北京特快》在北京電視界名聲鵲起,一位電視人這樣評價他說:當初我懷疑他是不是懂電視,後來事實證明他比做電視的人更懂電視。王長田將自己做《北京特快》的經驗移植到《中國娛樂報導》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一個內容豐富、資訊快捷、風格活潑的娛樂新聞節目出爐了。在當時娛樂節目貧乏的電視市場,王長田的《中國娛樂報導》讓人們眼前一亮,它幾乎是攻城掠地式地迅速進入全國的有線電視台。半年之內,和王長田簽約播放其節目的各地電視台達到60多家。

一年後,王長田的公司已經兵強馬壯。這個小小的私營電視製作公司已經擁有了一個龐大的娛樂新聞采編隊伍。老記們滿天飛,甚至出國採訪,除了中央電視台,連省級電視台都難以想像的事情被王長田變為現實。越來越多的明星主動找上門來,王長田建起了一個搭建起一個集歌、影、視等在內的娛樂通訊網路。無論娛樂業發生什麼事,光線就能迅速“撲”上去。

“中國沒有一家公司能夠和我人們一樣和娛樂界貼得如此之近。”從不追星的王長田卻引以為豪,他告訴記者,任何一個明星的聯絡方式,他只要十分鐘就可以找出來。這是雖為民間製作公司的光線,卻總能搶在各大媒體之前爆出猛料的原因。

隨著節目影響的擴大,娛樂業的資源開始主動向王長田靠攏。很多演藝公司和經紀公司都找上門來,王發現這些公司的資源都可以用來單獨開闢欄目。於是王長田又創辦了兩個新節目,即排行榜類的《音樂風雲榜》和明星訪談類的《娛樂人物周刊》。前者已組織了一次跨兩岸三地的音樂歌曲評選活動,而後者也因當紅的李湘出任主持以及港澳台的大腕明星頻頻在節目中亮相而轟動全國,30多個省級電視台爭相播放。

“娛樂資訊節目是主流,我們正沿著這條主流開發支流。”在娛樂業中嘗到了甜頭的王長田顯然還不滿足,在他看來,娛樂業還有很多資源沒有開發出來,可為之處頗多,他正在醞釀新的欄目。

信貸、VC雙融資

2007年11月19日,光線傳媒與華友世紀(音樂)正式宣布合併,新公司定名為“光線華友”。華友音樂的主要盈利來源為SP業務。王長田出任新公司的CEO。“當時我們跟華友合併,不是我們走投無路了,那是我們最好的時候,是我們在蒸蒸日上時選擇的一個戰略合併。”王長田說。

在王長田看來,公司上市主要不是錢的問題,是出於政策環境及媒體環境的考慮。“不夠開放,不夠市場化,你有錢沒有辦法,照樣做不成事情,你想併購也沒有像樣的公司可以併購。現在電視行業整個環境發生了一個巨大的變化,衛星頻道整個改變了中國電視的狀況,對地面頻道形成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城市電視,對製作公司有更大的依賴,這意味著我們有更大的空間。”

合併後,就在王長田認為已為公司上市鋪墊好路基時,形勢卻急轉直下。幾個月後,“光線華友”宣布放棄合併。

“事情本身就沒有太大影響,我當時的感受是如釋重負。沒這個事情,我們業務也做得很好。反過來,如果要合併上市,我需要整天忙於應付美國股市的要求,要說服投資者,還要安排公司長期的計畫,這些很費時間。從業務發展來看,其實目前的情況對我們更好。”

與華友世紀分道揚鑣的光線傳媒正另謀渠道獨立上市。

2008年7月30日,光線傳媒對外宣布,獲得北京銀行(601169,股吧)超過1億元的貸款額度,為重啟上市做鋪墊。

據王說,“貸款資金有兩個用途,一是用於建設行業、節目的製作、廣告費用;另一塊是用於電影的投資和發行。同樣,我們拿過來的私募,首先是用於節目的製作和發行,因為這是我們的基礎事業,占50%的業務。然後也會用於電影、電視劇的拍攝,還有補充公司一些流動資金。”

王長田透露,已有幾家國內人民幣基金正在為光線近期的首次私募進行競爭。“光線傳媒已經鎖定在國內A股上市,預計這將是首次也是上市前的最後一次私募。”

光線傳媒曾試圖借與華友世紀合併之機,曲線在納斯達克上市。但時隔不到半年,雙方以分手告終。對於此次選擇在國內A股上市,王長田表示,光線傳媒業務都在國內,只有國內股民才對公司發展有深入了解。同時,光線所處的行業性質也決定只有在國內A股上市,才符合公司和股民利益。“從申請到放貸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放貸額不是一個億,而是一億以上。”王長田說。

是何原因使得光線傳媒很輕鬆地就拿到了信貸?“幾個原因,我們的貸款是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即推動北京市創業產業發展的這樣一個政府部門向銀行推薦我們,他們比較了解我們;二是北京銀行是一個有外資股份的銀行。它是股份制銀行,也是上市公司,思路比較開闊,願意去嘗試新的事物,同時它有50個億的貸款額度,另外它的工作效率很高,很快就進行調查,所以才會比較快。”王長田解釋說。另外,王長田認為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光線是比較健康的企業。有著良好的口碑和良好的財務報表。

其實,各種風險投資都先後找過王長田。“風投一直是在找我們,包括像去年推掉的兩家投資者,最後決定跟華友合併後,又有海外投資找過來,也有戰略投資者及財務投資者。後來我們轉向,準備在境內上市。人民幣基金來找的也特別多,大概有20多家。我們正在進行選擇,看是具體跟誰合作。”王長田得意地說。

“既拿銀行信貸,同時也在做私募性的基金,然後啟動我們上市的手續,下一步在增股的同時,我們會開始選券商,然後為明後年上市做準備。”王長田顯得胸有成竹。至於能在融到多少私募資金,王長田則坦言:“數額多少完全取決我們的喜好,多少不是最重要的,估計不會低於貸款。如果價格條件比較好,也許我們會多融一點,還是取決於公司業務狀況及業務需要。

十年再造光線

對於傳媒勢力的不斷變局,制播分離依然是牽動各方利益的焦點。面對各種勢力的洗牌和蛋糕的搶奪,王長田稱,“隨著今年整個民營公司生存環境的改善,發展速度會加快。而電視台本身在進行內部的調整,也需要組建公司把產品推向全國,這將是一個企業行為。這意味著將和民間公司處於同一個層次和水平上,民營公司和電視台的關係會發生一些很微妙的變化。”

要想突破自我及競爭,只有走一條不尋常的路。傳媒加娛樂是王長田給光線傳媒的未來制定的一個目標。

王長田一直認為,做傳媒就像養一隻“母雞”,它自己會下蛋,而做娛樂呢?就是在搶一個一個的“雞蛋”,搶到一個算一個,搶到這個“雞蛋”不代表能搶到那個“雞蛋”,這些“雞蛋”之間沒有任何關係。

“傳媒就是“雞”每天都在下蛋,行情不好時它可能少下一個,多時可能多下一個,或者下鳳凰蛋之類的。傳媒商業的模式更容易把公司做大,光線50%的業務是電視業務,所以我們是一個傳媒公司。但是傳媒和娛樂又有很強的聯繫,比如傳媒需要好的娛樂內容,同時娛樂業又需要傳媒的推廣。電影需要打廣告,需要宣傳,明星也需要推廣,需要傳媒的推廣,所以這些往往是結合在一起。”

在王長田看來,光線傳媒實際上和電視台依然是處於產業上下游的關係。電視台在組建公司製作節目的過程中,光線這種民營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他們的直接競爭對手。至少在初期,這樣一種競爭格局,將可能使光線這樣的公司處於下風。

在談到光線傳媒現在所遇到的最大問題和壓力的時候,王長田承認,“我們面臨一個缺乏競爭的市場環境,因為只有一個聲音,你不聽也得聽,否則就意味著失去市場。我們最擔心的就是對手用壟斷的手段來跟你談生意……”

在王長田看來,現在所看到的這些公司都是娛樂公司。娛樂公司主要包括像電影、電視劇、音樂、藝人經濟等,屬於娛樂公司。但光線本身來是一個傳媒公司,這一點是最大的區別,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光線作為傳媒,自然就延伸到娛樂領域,我們要生產除了電視欄目之外更多的內容,更有爆發力的內容,那就是做電影、電視劇之類的。”所有的娛樂業務都是建立在電視業務基礎之上的,如果沒有電視業務,娛樂業務沒什麼優勢。新聞集團的電視業務占到40%以上,電影占到30%,電影是比較大的業務,才占了30%。“你知道嗎,進入娛樂是容易的,娛樂門檻比較低,生產電視劇和電影的企業多,但生產電視欄目的太少了。”

“作為傳媒公司需要24小時有人在上班,天天出去採訪,天天要明星過來要做節目,多數的公司是做不了傳媒業務的。但是做電影,今年做一部電影,明年不做或少做了,那收入就要下滑或者賠了。光線不一樣,光線一個電影不拍沒有問題,電視還有得賺。”除了與電視台有合作以外,光線還在飛機上、火車上,公共汽車上的螢幕上播放節目。

目前,在全國620個電視頻道,每天播光線節目的時間有4個小時,已經構成全國最大的地面電視節目網。“這些節目播出的頻道、時間有點分散,很難形成統一的品牌,很難形成一種整體的影響力,我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說要把這些內容都往一個地區、一個頻道里集中。”王長田說。

在王長田看來,光線的優勢就是“建立起了一個非常好的業務架構:產品+娛樂。估計光線會在明年成為第一大電影公司,從投資和發行電影的數量和票房有可能成為第一大電影公司。”在得意優勢同時,王長田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我們有幾個業務剛剛開始,跟現有已經形成優勢的公司有一定差距,如剛成立的藝人經紀業務部,下一步會有一個增長期。”

毫無疑問,互相的交叉推廣和資源共享是王長田最得意的手法。“我們買了一個叫《麻花》話劇的電影改編權,跟麻花公司聯合,每年開發一個青春賀歲電影,就是說《麻花》這個劇本和創意跟電影結合起來了,這是我們的一種思路。”

轉眼間,王長田的光線傳媒已經走過了十年的歷程。很多人喜歡回憶過去,但王長田卻例外。“過去的已經過去,我隻眼觀未來。我覺得離成功還早著呢。這個行業還剛剛開始,國際上最大的傳媒娛樂新聞集團的收入是500億美金,相當於3500億人民幣,是我們幾百倍。跟人家比差太遠了,但是,中國的市場毫無疑問也會成長出民營的巨型傳媒娛樂公司。”王長田笑言。

“沒有這個起點,你不可能走到未來,但是僅有這個起點根本不代表未來。在這個過程中,大多公司會被淘汰掉,就像這個電視欄目,我們不是最早做的,有好幾家公司比我們早了四、五年,但後來是我們做得最好。電視業務我才做了兩年,明年有可能做到最大。”

現在的王長田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對外,擴張在一步步穩打穩紮地進行;對內,正準備股份制改造,並醞釀員工持股計畫。對於已經過了不惑之年的王長田,如何在下一個10年追趕並成長為娛樂傳媒巨頭,似乎是擺在他眼前的一道新課題。

主要作品

七絕一首

---贈長田偶試牛刀世便驚,①誰知大任降斯人。美眉暗問何時足,“萬里聲屏盡混同!”②

地之極有海,納百川,蘊萬物;浮天無岸,波如連山;造雨生風,盪雲沃日。——長田之襟懷若此。

古有洪鐘,上繫於天,下瞰於地。以擎天柱擊之,嗡嗡聲震徹寰宇,令酣睡於嚴冬之春為之醒,坐定於梵境之佛為之驚。——長田之智力若此。

長田,至善之人也。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渾不知人間有惡,凡事皆從彼想,身置於外,故人百負之而不恨;其信人也若童,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全不知人間有詐,凡語皆盡腹出,心無纖塵,竟不疑彼之欺己。

長田好吃,京城名酒家,何處味美,如數家珍。昔與之往滬,甫一住定,亦不問遠近,便急呼車赴“小紹興”——該店三黃雞名震滬上——大快朵頤,而對其“拌海哲”竟是你搶我奪,覺數十年來亦未曾見海哲有如此美味!——至今思之,猶垂涎不己。與之往長沙亦如是,專程至桔子洲頭,將數種鮮魚嘗遍,方覺人生得意。長田好書法,每有興,則筆走龍蛇,書無定則,左盤右蹙,肥瘦有態,自成一體。法王?法顏?法蘇?法米?不得而知。(王、顏、蘇、米,即王羲之、顏真卿、蘇東坡、米芾,皆為古代著名書法家——編者注)

人多以為長田寡言,必嚴而厲,實大謬矣。長田之和藹平易,嘉德樓中絕無二人。其不善言,故每與人言,必推心置腹,以己及人,竟使寒冰為之化,金石為之開,磊落英才聞之而麇集,卑瑣小人遇之而汗顏。老子云,天下之至柔,能克天下之至剛,然也。一日與長田出而公談,遇新國(新加坡)美女,非常尤物,忸忸捏捏,拋波送媚,風情萬種!山人冷眼遠觀尚勉強持,而長田咫尺對坐竟氣定若閒,談笑自如!長田之對色不亂若此,嗚呼!

長田常處思慮之中,神遊界外而不知收。便如絕代棋僧,三世未遇敵手,萬般孤寂。乃怒而赤,長身而躍,盤定於險峰巨石之上,秋風冷對,左手執黑,右手執白,廝殺得天昏地暗,而獨弈成絕世名局,令後世觀成經典!——《中國娛樂報導》之策劃若此。

不疑人,不負人,不畏險,不貪色,疏財仗義。此十六字斷盡長田生平。注①:1995年,王長田首度從報界進入電視界,其作為創始人和總策劃策劃製作的BTV《北京特快》新聞欄目在社會引起極大反響,被外國記者譽為中國唯一能與國際接軌的電視新聞欄目。

注②:此句從忽必烈(?)七絕詩首句變化而來。原詩為:“萬里車書盡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巫山第一峰!”詩中首句便言要使所有疆土內的車和文字皆統一,表達了一代英傑橫掃千軍,統一天下的豪邁氣概,並最終得以實現。山人詩中此句借用其勢,則表達了長田要令舉世皆看吾節目、使中國傳媒業雄霸世界的罕見心志。

娛樂為王:王長田和他締造的娛樂傳奇

作者:王洪文[作譯者介紹]出版社:華藝出版社ISBN:7801426304上架時間:2006-3-29出版日期:2005年4月版次:1-1所屬分類:經濟管理>超級暢銷書>傳記/史>企業家/相關人物傳記>財經人物/企業家

編輯推薦

2004年將是異常關鍵的一年,我剛剛看到廣電總局《關於促進廣播電視產業發展的意見》,以往我們備受困擾的政策問題基本上迎刃而解。但也正因如此,我們將面臨更加殘酷的市場競爭。我請大家相信,公司管理層已經為新一年的發展作好了有前瞻性的規劃,無論從原有基礎、資金實力,還是人才儲備,我們都無懼於任何一個競爭對手,我們是跑在前面的兔子,而且不睡懶覺!(王長田2004年新年致辭)

光線是一個傳奇,或者說是一個奇蹟。十萬元,對於現在的光線而言微不足道。短短的五年,卻造就了一個行業的旗艦、成就了一個行業的王者。以後業界對光線的評價,永遠不能忽略這段歷史。但是,親身經歷過光線發展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個用一句話就能記憶的歷史背後,卻有著鮮為人知的艱難歷程。

從最初的五個人、幾十平米的辦公地,先是賣策劃案、做小專題片,然後五人各謀發展,到王長田獨臂擎天,光線這五年的故事耐人尋味。

起初棲身的嘉德寫字樓里,光線如何一步步的走出幽長的胡同、走向今天的成就,期間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豈是片段的記憶能夠涵蓋。

今天的光線小白樓已經成了中國明星出入最多的場所,也是“京城八大秀場”之一。當年不經意的一瞥,光線人走出了嘉德寫字樓,帶著沉甸甸的收穫全員搬遷,從此開始了一個新的里程。

四百人,光線現在的規模已經是創業之初的幾十倍,在光線人身上的精神一直延續到現在,一種難以用言語表達的光線特質,在光線人身上得到傳承。到底是怎樣一個難以言狀的精神?

為什麼一個光線員工,在離開光線的時候淚流滿面?為什麼,一個光線的員工,五年一回頭,感慨萬千?他們,到底在光線發生了什麼?

在光線的發展中,像一艘勇往直前的船,沒有人停歇。經歷了風浪的洗禮,當陽光普照甲板的時候,或茗或煙,原來,光線已經走了這么遠,以至模糊了來時路,其實是原本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沒有停止,依舊前行,義無返顧,但片刻的回味,也許更能誕生一種永遠的動力,這就是光線。

光線引以為榮的制播分離、工業流水線、獨特的企業文化、品牌戰略如何成就,成功的背後,都是一個個生動的案例。

光線也有民營企業的痼疾,也經歷驚險的商戰,也有失敗的案例,光線的發展,其實是民營傳媒企業的一個縮影,只不過是這個縮影有更多的借鑑價值。

王長田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光線是怎么樣的一個團隊,光線在逝去的五年中到底做了什麼。給那些希冀成就夢想,或者有夢想的年輕人,留下什麼樣的財富,也許正是我們需要留下些文字的初衷。

一本書,一個傳奇,一個著名的標誌,一群優秀的人成就了一個光榮的夢想,光線的故事還在延續,光線的傳奇還在續寫。五年抑或十年抑或成就長青的基業。

榮譽成就

在王長田的帶領下光線傳媒獲得了許多巨星和重大商業事件的開幕和閉幕的轉播的

2000年李玟北京歌友會

2000--2001年 第二屆、第三屆“舒蕾世紀星”全國電視總決賽及頒獎晚會

2000--2003年 首屆、第二屆、第三屆“音樂風雲榜頒獎盛典

2001年李湘歌迷見面會”

2002年陳小春歌友會

2002年那英上海演唱會

2002年林憶蓮上海演唱會

2002年 “紐約音樂之夜”北京音樂會

2002年 TCL慈善大使李嘉欣捐贈大型活動

2002年 榮事達之夜大型文藝晚會

2002年 移動夢網--搜狐

2002手機時尚大使so6全國總決賽晚會

2002年 《娛樂現場3周歲生日會》

2002年 夏新之夜暨深圳電視台電視劇頻道開播

2002年 夏新之夜暨廈門電視台影視頻道觀眾俱樂部成立晚會

2002年 榮事達冠名《海外娛樂現場》

2002年“蘇州工業園區之夜”大型演唱會

2003年 朵而娛樂炫風之夜---《娛樂現場》《娛樂中心》上海教育台開播晚會

2003年 搜狐-多普達十大新聞評選晚會

2003年 波導手機冠名全國版《海外娛樂現場》新聞發布會

2003年 百事冠名《音樂風雲榜》新聞發布會

2003年 風影阿杜歌友會

2003年“水噹噹的健康美-太太口服液為中國水上芭蕾隊慶功喝彩活動”

2003年 《明星Big Star》北京三場明星簽售活動

2002-2003年 首屆、第二屆康師傅冰紅茶冰力先鋒校園歌手選拔賽

2003年 百事皇馬巨星面對面

2003年 “榮事達”杯首屆全能娛樂節目主持人大賽

2004年 第4屆百事音樂風雲榜頒獎盛典

2005年 MOTO冠名《娛樂現場》新聞發布會

2005年 第5屆百事音樂風雲榜頒獎盛典

2005年 淘寶網冠名《明星Bigstar》新聞發布會

2005年 首屆電視劇風雲盛典

2005年 E-bay易趣冠名《時尚風雲榜》新聞發布會

2005年 色彩地帶下一站天后新秀大賽2005年 真維斯全能新秀

2005年 貓人超級魅力主持秀

2005年 中國移動先鋒大賽北京賽區啟動新聞發布會

2006年 第6屆百事音樂風雲榜頒獎盛典

2006年 第2屆電視劇風雲盛典

2012年12月12日由王長田帶領的光線影業投資,徐崢首次自編、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公映。至2013年1月2日,《泰囧》上映21天,觀影人次超過3000萬,總計放映50萬場。票房已過10億。隨著《泰囧》的熱映,王長田作為電影投資人的身份也浮出了公眾的視線。

冰桶挑戰

王長田王長田

最新訊息,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今天上午已完成古永鏘的挑戰,並邀約鄧超劉亦菲及劉同。另外,百度的李彥宏、姚明也相繼宣布接受挑戰,大佬們為了支持慈善還蠻拼的。

經典語錄

王長田王長田

·我們跟華友的這次合併,不是說我們走投無路怎么著了,是我們最好的時候,蒸蒸日上的時候選擇的一個戰略合併,也是這幾年轉型成果的集中體現。

·對我們來講,借殼最大的好處就是將來併購來得容易了。

·現在渠道是完全過剩的,全國3000多個頻道,但是沒有人在內容上做事情,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對內容採取某種壓制的態度,這樣導致渠道浪費在那裡了,沒有內容。為什麼要看這個收費電視,根本沒什麼可看的。我自己呼籲更好的環境,並不意味著我們自己面臨困境。

·併購首先是一種戰略,然後就是跟你的商業模式和魄力相關。想不清楚,你有再多的錢也不會去投。

所獲榮譽

2010年1月10日,美濤·領銜2009騰訊網星光大典在北京五棵松籃球館盛裝舉行,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榮膺年度風雲人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