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松

王紹松

王紹松,男,中國著名馬學家、馬術專家、寧夏大學農學院副教授,出生於1940年8月15日,屬龍,曾任第一屆中國馬會副會長。2016年10月1日,在銀川去世,享年76歲。

基本信息

個人生平

歷史留影歷史留影
1963年秋,王紹松來到新疆,因為名額問題沒有去成有“天馬故鄉”之稱的伊犁昭蘇,去了位於農二師的焉耆種馬場。焉耆的馬不以供應農業區為主要目標,加上焉耆馬產區海拔1058~3300m,輸出馬匹很不容易。結合在這裡的經歷,他寫過《自然條件對焉耆馬體尺及類型的影響》(家畜生態,1989)等論文。

王紹松在新疆工作近20年,實現了他的養馬夢。有一年秋天清晨,群牧的孕馬吃霜草,使得大量孕馬流產。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20世紀80年初,焉耆種馬場發現有4號病(即馬傳貧)。到1982年因為發展方向由養馬調整到作物種植,種馬場就解散了。

1979年,王紹松考上了甘肅農業大學畜牧系養馬碩士研究生。他的導師是著名養馬學家崔堉溪教授,王紹松抓住機會虛心向每一位老先生請教學習、對老先生總是彬彬有禮。他常常說,每次去東北出差,一定要到哈爾濱,去養馬學家於文翰家中看望。

孫以柱一直在做促進馬術活動的事,並且是養馬界和馬術圈中的活躍分子。在一次談話中,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著名養馬學家劉少伯向他推薦一個人,說是他的一個學生叫王紹松,有在焉耆種馬場工作的豐富經驗,人品也很好。於是,孫以柱就邀請王紹松和他見一面。

王紹松和孫以柱一見如故,那時候王紹松經常從外文雜誌上翻譯與馬和馬術有關的文章,發表在養馬雜誌上。孫以柱對王紹松的才華很是賞識。孫以柱本人學畜牧,畢業於南京農學院(今南京農業大學),是著名養馬學家謝成俠的得意弟子。孫以柱讓王紹松給他做助手,業餘時間再翻譯一些國外的馬業和馬術資料。

當王紹松即將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崔堉溪先生要王紹松留校做他的助手。但當時王紹松說已經認識了全國馬術冠軍、萊陽農學院副教授孫以柱先生,並決定要從事馬術運動。於是就謝絕了崔先生的的建議。另一條理由,王紹松說自己的父親年事已高,需要回到寧夏照顧老父親,於是1982年研究生畢業時,王紹松回到了寧夏農學院上班,教授養馬學課程。

1982年9月2日至8日,在呼和浩特市舉辦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運動會期間,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和民族事務委員會委託內蒙體委和民委特邀請全國馬匹育種委員會八位專家在呼和浩特等待國家體委主任李夢華同志的接見,這八位養馬專家分別是山東農學院楊金三,東北農學院於文翰,內蒙古馬術隊張漢文,新疆八一農學院趙天佐,山東萊陽農學院孫以柱,內蒙古自治區畜牧科研所陸邦福,貴州農學院鄒嘉琦,寧夏農學院王紹松。

1983年4月16日至26日,國際馬聯負責亞太地區馬術活動的中央委員倫道爾先生來到中國考察。在內蒙古馬術隊,孫以柱和內蒙古馬術隊教練張漢文認為王紹松還算專業,就提議讓他也參加這次接見和參與專家會議。在會上,孫以柱就運動員的年齡、訓練期限等提出了問題。王紹松的發言主要是與馬的品種、馬種培育和繁育方面的問題。

1985年,國務院批准成立國家現代五項隊。1985年11月1日—6日作為教練代表中國馬術隊去日本大阪參加第三屆亞洲馬術障礙賽,此次比賽馬術運動員哈達鐵獲得個人第一名。

1985年12月在北京體育學院東北角建成了一座能夠飼養50匹馬的新型馬廄,並接受香港賽馬會首批40匹贈馬空運到京。此時,孫以柱、王紹松均作為教練在北京體育學院現代五項隊馬場工作。

王紹松一直在做著各種各樣與馬術、馬匹有關的事情。比如翻譯國外馬房管理的手冊,當馬術比賽裁判員,或組織各項賽事活動。很多人稱讚他做事任勞任怨,而且很專業。原中國馬術協會秘書長成慶說:“中國馬術包括項目培訓、資料、馬房管理、飼餵、馬工動作規範等,很多俱樂部現在的管理規定的雛形,都出自以王紹松老師為主的老一代養馬工作者。如果當初沒有這些老專家去執筆,傳諸於世,我們完全沒有任何的規範。”

王紹松年輕時想做運動員,後來做不了運動員了,就做了裁判員。第八屆、九屆全國運動會,他是馬術比賽的裁判長。他在騎生格子馬時曾不止一次的摔過骨折和腦震盪。

1992年冬,廣州賽馬會聘請張漢文做總教練,張漢文叫王紹松去廣州賽馬會給他當助手。此時,王紹松任寧夏農學院畜牧系副教授、全國馬匹育種委員會馬術組副組長。得知這個訊息,王紹松異常興奮,並連夜寫下若干條辦好賽馬的建議。全國馬匹育種委員會的同仁聽到張漢文、王紹松奔赴廣州賽馬會就職也非常高興。後來,他任廣州賽馬會育馬場副經理,他說自己不適合當官,只想搞技術,連副經理也不想做。王紹松在廣州賽馬場約5年,親眼目睹了中國現代賽馬的進步,同時也看到了賽馬及養馬中的許多弊端。

自從張漢文先生離開廣州賽馬會後,王紹松也離開了廣州。1997年,他和李文彬先生到了北京,作為石景山馬術俱樂部的顧問,曾對引進香港建恆集團和中國農業大學的合作做出了貢獻。同時,對全國馬匹育種委員會改組成立中國馬業協會起到了促進作用。王紹松和李文彬曾在北京華駿育馬有限公司的建立初期暫短工作一段時間。

1998年,王紹松又回到寧夏農學院,繼續講養馬課和普通畜牧學。在講課之餘,也經常翻譯一些資料,寫一些文章,做一些活動的組織工作。

2002年,中國馬業協會第一屆理事會成立。在第一屆理事會上,選舉產生了常務理事會。吳常信為理事長,高仲元、李海林、李和、麥建華、區仲生、王紹松、烏蘭巴特爾、鄭榕彬等為副理事長。

退休後,王紹松年紀大了,因有眼疾沒法看書,因為身體的原因,也因為要照顧癱瘓在床的老伴,他很遺憾不能再做馬術。在他家裡,整箱的老照片被他細心地分門別類裝起來,他非常想把他畢生的資料都留下來,但子不承父業,他很遺憾他的許多經驗和知識無法傳承下去。

2016年10月1日,王紹松先生在寧夏銀川逝世,終年76歲。

個人著作

《養馬學》(1979年)王紹松、劉鉞二同志對書內的圖片做了修補和整理工作。

《中國現代養馬》(1981年)王紹松繪圖。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畜牧卷養馬詞條編者之一。

《現代馬學》王紹松副主編(侯文通教授主編)。

《馬術手冊》王紹松、齊長明教授為主審。

《馬業》雜誌編委,王紹松。

《馬匹生產學》編者:王紹松。

人物緬懷

聽到王紹松先生逝世的訊息後,關中種馬場郭全勝場長說:“王紹松先生是祖國馬學科和馬術運動的大家,王先生年輕時是大家公認的極帥氣!可剛才在網上想找一張先生的照片,卻沒有找到,只好用了自己的一張。先生為祖國馬業奉獻一生,一路走好!”

馬學專家王振山博士撰寫《王紹松小傳》,緬懷先生。

著名馬術評論員李剛老師說:“王紹松老師,既是長者,又是良師。2012年,我曾去寧夏他家裡看望過他,並和他一起吃過飯,和他聊起了一些往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侯文通先生寫道:“王紹松老師參與國內馬界各種活動,積極翻譯引進國外馬業先進理論,發表多篇相關研究論文,中國馬會成立後,在條件非常困難情況下,擔任副會長,並駐會主持日常事務。我與他從八十年代相交相知,對他的學識、人品和敬業精神,十分讚佩。前些年來往較多,近些年王老師身體抱恙,除年節問候外,記得前年和小郭、小雍一起還專門看望過他。回想以往工作和編書的一些情景還歷歷在目,得知他去世,十分震驚,我已向他兒子通過郵件發了唁電,表示沉痛的哀悼。馬界損失了一位大家,是一個不可彌補的損失!他那為中國馬業孜孜不倦的學習態度和公而忘私的工作精神,正是需要我們學習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