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申禮[隋代詩人]

"岩間無結構,谷處極幽尋。 千載寶林寺,清幽每往還。 王申禮男

基本信息

隋代王申禮

王申禮,事跡不詳,代表作《寶林寺》、《賦得岩穴無結構》

賦得岩穴無結構

岩間無結構,谷處極幽尋。
葉落秋巢迥,雲生石路深。
早梅香野徑,清漳響邱琴
獨有棲遲客,留連芳杜心。

寶林寺

千載寶林寺,清幽每往還。
兩潮岩上井,一塔寺中山。
門對荒城冷,鄰分古縣閒。
道人高處坐,役役笑塵寰。

現代王申禮

王申禮男,1929年10月生,江蘇太倉人。高級講師。畢業於江蘇省太倉師範,大專函授三年。現任太倉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委員,太倉師範校友會副會長,蘇錫常中師老校長聯誼會副會長。1946年秋考入太倉師範。1948年在中共地下黨領導下與學生成立了“朝霞社”,被選為社長兼出版股長,宣傳進步思想,激勵革命鬥志。解放後1949年參加工作,先後在中心國小、區人民政府、縣師訓班,縣初級師範以及太倉一中等中學、縣文衛辦公室、縣教師進修學校、文教局教研室、太倉師範任文教助理、主任、副校長、校長、黨支部書記等職。40多年中工作調動13次,每次服從分配。每到一校總是以校為家,以身作則,積極帶頭,既抓政治,又抓業務,做到集體領導、分工負責,互相協作,故所在單位總被評為先進。五十年代以來,在瀏中、一中、浮中當校長時重視調動教師積極性,深入教學第一線,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密切聯繫家長,學生德智體都有明顯進步,有的在全地區統考中名列前茅。1960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先進工作者稱號,出席省“群英會”。1977年起在縣教師進修學校任黨支部書記兼校長時,兼任縣教育工會主席、縣招生辦公室副主任。暑假從不休息,工作注意科學安排,全面完成各項任務,一次右肩肱骨骨折,仍堅持上課,用左手學寫板書。1980年再次被評為省先進工作者,出席了省勞模先進代表大會。1984年起在太倉師範任黨支部書記,工作中長期有計畫地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生動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為民服務才幹。所寫論文“關於中師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問題”獲江蘇省中師論文二等獎,並發表在《改革與探索》一書中。1990年退休後任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委員兼講師團成員,曾參加《太倉五十年》的編輯,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999年被批准為蘇州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