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照坤

王照坤在沈期間,就和解放軍有秘密聯繫。 1948年秋,王在闞的幫助下,醞釀率軍起義。 1950年王照坤病逝於瀋陽,終年52歲。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王照坤,原名漢文,字景陽,1898年出生,法庫縣五台子鄉五台子村人。在本村讀5年私塾後,入縣城高級國小讀書。畢業後,考入中學。王照坤聰明好學,愛論兵談武,常替教師操練學生,顯示出一定的指揮能力。王常說:“生有聞於當時,死有傳於後世”。

個人經歷

1919年王照坤到奉軍當兵,曾參加了兩次直奉戰爭。1925年,去海拉爾駐防。同年考入東北陸軍講武堂。畢業後,歷任騎兵連長、團參謀長、旅參謀長等職。

“九一八”事變後,在蔣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下,王隨東北軍退入關內,到西安市駐防,任騎兵三旅上校旅長。王照坤愛護士兵,練兵有素。不久,被提升為騎兵師少將師長。王照坤極力回響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的抗日救國行動。l936年“西安事變”後,蔣介石提升王為九十六軍中將副軍長,剝奪了王照坤的兵權。王照坤欲抗日,但無能為力。王照坤滿腔悲憤,以致左眼失明,終日抱病在家,常繞室疾走,痛罵國民黨親日派。

主要成就

抗日勝利後,王照坤被任命為東北行轅中將高參。1946年東北行轅主任指令王照坤組建東北騎兵第二軍。此時,王的親屬、故舊多來相投,王勸他們要以務農為本,少參與政治和軍事。即使被其安置的,也嚴格約束他們,不準違犯軍紀,否則,按軍法論處。同年,王照坤又參與國共談判軍調三人小組,先後去康平、開原等縣進行軍調。王照坤在沈期間,就和解放軍有秘密聯繫。其同學呂正操將軍派地工人員闞福培來沈,住在王的官邸。王對闞多方掩護,闞以王軍長家的“菜把式”為公開身份,秘密地在沈收集軍政情報。1947年7月,東北騎兵第二軍建成,駐防遼河口岸,下設3個騎兵旅。10月,徐梁組建了東北騎兵總司令部,徐為司令,委任王照坤為副司令。徐坐鎮瀋陽,王為前方總指揮。當時,王以整訓部隊為名,一直未接受任何戰鬥任務。1948年春,王以點編為名,把蹂躪遼北一帶的老包蒙古隊誘至遼河岸,將其繳械,為民除害。

1948年秋,王在闞的幫助下,醞釀率軍起義。由闞從中籌劃聯繫起義事宜,並為其劃定了開進解放區的路線和進駐地區。此時,適值遼瀋戰役開始,錦州解放。王未及行動,即被行轅配屬新六軍,受令西馳,企圖復奪錦州。王照坤雖然起義未遂,但親率3個裝備齊全的騎兵旅,自巨流河北渡,擁兵於彰武、黑山一帶故意逗留,瀋陽解放前夕,率部投誠。

1950年王照坤病逝於瀋陽,終年52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