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章[抗美援朝志願軍]

王炳章,(1948年-)1948年出生於中國遼寧省瀋陽市。幼年移居北京,在北京完成國小與中學教育。1979年,他留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1982年,他獲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醫學院醫學哲學博士學位。為中共建國後公費留學生在北美獲得博士學位的第一人。

個人簡介

炳章(前排右一)和戰友的合影炳章(前排右一)和戰友的合影

姓名:王炳章
性別:男
民族:漢族
籍貫:山東濰縣
出生年月:1890年
犧牲日期:1917年
早年就讀于于廷樟在寒亭創辦的于氏國小。經於介紹加入同盟會。辛亥武昌起義之後,加入陳乾在臨淮組織的討虜軍,任憲兵隊長。時新募集的士兵,多是兩淮的鹽梟,難以駕馭,於是採取恩威並用,繩之以法的措施,使全軍肅然。陳乾帶領這支武裝追剿張勛一直到徐州。1916年,居正等人奉孫中山令,在濰縣建立東北軍,於是輔佐呂子人攻下山東高密縣。1917年,由於段祺瑞解散國會,孫中山在廣州組織護法軍政府,分別派遣革命黨人赴各省密謀舉事。派到山東的熊克文委任其為東北革命軍第一梯團司令,於是集結百餘人,因泄密被軍警擊散。遭逮捕,以“亂黨”之名遇害。

抗美援朝

1952年8月15日,王炳章帶著大紅花,被鄉親們用馬車送到位於樊城的新兵團駐地。朝鮮前線戰況緊急,原計畫三個月的新兵訓練期只進行兩個半月就結束後。新兵團全體戰士離開樊城,徒步到達湖北廣水,後改乘開往東北的火車。下火車後,新兵團的戰士被分到各野戰部隊。後來,王炳章成了志願軍步兵某部某師139團的一名戰士。1953年4月底,王炳章所在部隊接到命令,接替兄弟部隊防守五聖山1955年8月15日,朝鮮舉行祖國解放紀念日慶典,王炳章和其他249名志願軍戰鬥英雄被邀參加觀禮。穿著嶄新的軍服,佩戴著二級戰士榮譽勳章,王炳章在金日成廣場觀看閱兵式。當晚,中國領導人朱德、朝鮮領導人金日成和王炳章等戰鬥英雄一起觀看文藝節目,並接見他們。隨後,王炳章和其他志願軍戰鬥英雄參觀大同江鐵橋金日成廣場等地。王炳章回到部隊後一直駐守在五聖山,直至1956年2月返回家鄉。

同義1

王炳章,(1948年-)1948年出生於中國遼寧省瀋陽市。幼年移居北京,在北京完成國小與中學教育。1979年,他留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1982年,他獲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醫學院醫學哲學博士學位。為中共建國後公費留學生在北美獲得博士學位的第一人。
1982年,王炳章創辦海外民運刊物《中國之春,1983年,他創建海外第一個民運組織“中國民主團結聯盟”,擔任第一、二屆主席。1989年,他參與創建中國自由民主黨,擔任第二屆主席。1998年1月,他潛入中國大陸推動籌組反對黨活動,二周后被中共逮捕並驅逐出境。
1998年2月,他參與創建中國民主正義黨,出任發言人和中國民主運動幹部學校理事會顧問。1998年6月,他出任中國民主黨海外籌備委員會和工作委員會顧問委員。 2000年2月,他出任中國民主黨海外總部顧問。
2002年6月,在中國和越南的邊境附近被捕。2003年2月,廣東省深圳市的一家法庭以為台灣從事間諜活動和組織領導恐怖組織的罪名判處王炳章無期徒刑。 同月,龍緯汶,柳玉成,伍國雄等人成立各地營救王炳章大聯盟,爭取王炳章儘快獲釋。

同義2

王炳章(1899--1970),教授。直隸(今河北)深澤人。192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曾任北洋大學教授。建國後,歷任北京地質學院教授、圖書館館長。專於礦物學和中國礦物學史。著有《中國礦物學發展史》《礦物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