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外交部部長]

王毅[外交部部長]

王毅,男,北京人,漢族,1953年10月生,197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亞非語系,經濟學碩士,國際關係學博士。1982年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現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黨委副書記。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中國外長王毅中國外長王毅

1969–1977 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知青

1977–1978 郵電部情報研究所工人

1978–1982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亞非語系學生

1982–1989 外交部亞洲司科員、隨員、副處長、處長

1989–1994 駐日本國大使館參贊、公使銜參贊

1994–1995 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

1995–1998 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其間:1997.08 –1998.02赴美國喬治敦大學外交研究所訪問學者)

1998–2001 外交部部長助理兼政策研究室主任(其間:1998.04南開大學在職研究生班世界經濟專業經濟學碩士畢業,1999.09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專業博士學位畢業)

2001–2004 外交部副部長、黨委委員

2004–2007 駐日本國特命全權大使

2007–2008 外交部常務副部長,黨委書記

2008–2013 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兼)

2013–外交部部長、黨委副書記,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兼)

擔任職務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黨的十九大代表。

家庭生活

已婚,有一女。

重要講話

王毅會見香港特首梁振英王毅會見香港特首梁振英

2013年3月17日晚,中共中央台辦為採訪“兩會”的台灣各媒體舉行招待酒會,招待酒會由中共中央台辦副主任葉克冬主持。剛剛卸任台辦主任的王毅專程來到現場與台灣媒體朋友話別。王毅感謝台灣媒體朋友這幾年對台辦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感謝大家為兩岸關係發展所盡的力量、所做的貢獻。

王毅說,我在台辦工作了58個月、1700多天。這期間,我最感到欣慰的是,在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台海風平浪靜,兩岸和平發展,交流全面展開,合作不斷深化,兩岸關係發生的歷史性變化,讓全世界中華兒女鬆了一口氣,為此擊掌喝彩。兩岸關係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給兩岸同胞尤其是台灣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儘管今後仍然要面對各種難題和挑戰,但可以肯定地說:方向已經明確,道路已經開闢,光明就在前面。

王毅說,我最感到遺憾的是,一直沒有機會到台灣去走走看看。我曾跟很多台灣朋友講,台辦,就是為台灣同胞辦事的部門。我們的各級台辦首先要為在大陸工作生活的台灣同胞辦實事,同時也要為在島內的更廣大台灣同胞謀福祉。不少台灣朋友曾盛情邀請我,我感銘在心。事實上,這幾年,僅省部級幹部就有1500多個代表團赴台。當然,我知道,中央台辦主任訪台並不那么簡單,島內可能還有一些人對此有不同意見。但是,我雖沒有踏上台灣的土地,但我的心是和台灣同胞連在一起的。每天,我都在觀看台灣的電視,瀏覽台灣的報刊,尤其是和來到大陸的台灣各界人士溝通交流。作為台辦主任,我每天所思所想的都是台灣發生的事情,每天所做所為的都是希望推進兩岸關係向前發展,這是我的職責,也是我的工作。

王毅說,我最感到珍惜的是,結交了一大批台灣各界的朋友。這種朋友情誼已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儘管有些台灣朋友的立場觀點跟我們很不一樣,甚至分歧很突出,但只要願意來交流,我們就可以交朋友,就可以坐下來平心靜氣地溝通,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努力尋找對方觀點中的合理成分。我們共產黨人最不怕與觀點不同的人打交道,因為真理越辨越明,事實越辨越清。大陸方面對台實施的一系列方針政策,說到底,都是真心誠意為台灣同胞的福祉著想,都是真心誠意為台灣的前途命運著想,都是真心誠意為台灣的子孫後代著想。只要這種交流持續進行下去,就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消除疑慮、放棄偏見,認同和接受大陸的對台方針政策。對此,我始終具有充分的信心。

王毅表示,展望未來,我最希望的是,兩岸同胞徹底捐棄前嫌,攜手振興中華,共享作為中國人在世界上的尊嚴和榮耀。兩岸同胞本是一家人,根永遠是連在一起的。我們的中國是一個綿延5000年的文明古國,只是到了近代才淪落為半殖民地。台灣也因此深受其害,被日本殖民者從祖國母親的懷抱里搶走。但今天完全不一樣了,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再欺辱我們、割裂我們、小看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景已經清晰地展示在我們面前。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復興發一分光,出一份力,是一件多么光榮的事情!中華民族的復興,台灣不能缺位。只有兩岸同胞攜手振興中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才能實現完全意義上的民族復興。如果說我有一個夢的話,這就是我的兩岸夢。我堅信,一定會有圓夢的一天。

王毅最後表示,經歷了這58個月,不管我今後在什麼地方工作,都會對台灣同胞多一份掛念、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責任,都會為兩岸關係的發展,為我們民族的復興繼續盡我的一份心力。

正確義利觀是中國外交的一面旗幟

據外交部網站訊息,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014年1月10日在與塞內加爾外長恩迪亞耶會談後共同會見記者時指出,正確義利觀是新時期中國外交的一面旗幟。

王毅表示,正確義利觀是習近平主席去年(2013年)訪問非洲期間提出的,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義是指道義。中國在同非洲國家交往時應道義為先,堅持與非洲兄弟平等相待,真誠友好,重諾守信,更要為維護非洲的正當權利和合理訴求仗義執言。利是指互利。中國在與非洲國家交往時決不走殖民者的掠奪老路,決不效仿資本家的唯利是圖作法,也不會象有的國家只是為實現自己的一己私利,而是願與非洲兄弟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在此過程中,中方會更多考慮非洲國家的合理需求,力爭通過合作讓非洲早得利、多得利。在需要的時候,我們還要重義讓利,甚至舍利取義。當年的坦贊鐵路是正確義利觀的一個典範,今天屹立在亞的斯亞貝巴的非盟會議中心是另一個例證。

王毅指出,正確義利觀承繼了中國外交的優良傳統,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理念,已經成為中國與非洲在內的開發中國家交往的重要指南,是新時期中國外交的一面旗幟,必將對中國與非洲、與開發中國家的關係發展發揮積極作用,產生深遠影響。

人物事件

卸任台辦主任

王毅王毅

王毅

2013年3月17日晚,中共中央台辦為採訪“兩會”的台灣各媒體舉行招待酒會,招待酒會由中共中央台辦副主任葉克冬主持。剛剛卸任台辦主任的王毅專程來到現場與台灣媒體朋友話別。王毅感謝台灣媒體朋友這幾年對台辦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感謝大家為兩岸關係發展所盡的力量、所做的貢獻。王毅說,我在台辦工作了58個月、1700多天。這期間,我最感到欣慰的是,在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台海風平浪靜,兩岸和平發展,交流全面展開,合作不斷深化,兩岸關係發生的歷史性變化,讓全世界中華兒女鬆了一口氣,為此擊掌喝彩。兩岸關係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給兩岸同胞尤其是台灣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儘管今後仍然要面對各種難題和挑戰,但可以肯定地說:方向已經明確,道路已經開闢,光明就在前面!王毅說,我最感到遺憾的是,一直沒有機會到台灣去走走看看。我曾跟很多台灣朋友講,台辦,就是為台灣同胞辦事的部門。我們的各級台辦首先要為在大陸工作生活的台灣同胞辦實事,同時也要為在島內的更廣大台灣同胞謀福祉。不少台灣朋友曾盛情邀請我,我感銘在心。事實上,這幾年,僅省部級幹部就有1500多個代表團赴台。當然,我知道,中央台辦主任訪台並不那么簡單,島內可能還有一些人對此有不同意見。但是,我雖沒有踏上台灣的土地,但我的心是和台灣同胞連在一起的。每天,我都在觀看台灣的電視,瀏覽台灣的報刊,尤其是和來到大陸的台灣各界人士溝通交流。作為台辦主任,我每天所思所想的都是台灣發生的事情,每天所做所為的都是希望推進兩岸關係向前發展,這是我的職責,也是我的工作。王毅表示,經歷了這58個月,不管我今後在什麼地方工作,都會對台灣同胞多一份掛念、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責任,都會為兩岸關係的發展,為我們民族的復興繼續盡我的一份心力。

2013年09月20日,中國外長王毅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表示,中方希望美方切實理解和尊重中國反對分裂,致力於和平統一的努力,把台灣問題從中美關係的負資產變成正資產。

王毅20日在美國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發表演講時做上述表示。就任外長前,王毅曾於2008年至2013年擔任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

王毅在當天的演講中專門提及台灣問題。他強調,台灣問題事關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事關13億中國人的民族感情。當前,兩岸關係保持和平發展勢頭,要和平不要戰爭、要合作不要對抗、要交往不要隔絕已是兩岸同胞的人心所向。

“兩岸在相互往來合作中逐漸彼此融合,直至實現最終統一將是誰也無法阻擋的歷史潮流。”王毅說。

王毅表示,多年來,台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中損害互信、干擾合作的一項負資產。如果美方能夠順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勢,切實理解和尊重中國反對分裂,致力於和平統一的努力,那么台灣問題就會從中美關係的負資產變成正資產,從消極因素變成積極因素,就能為中美關係長期穩定發展提供保障,為中美開展全方位合作開闢前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