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樵[古代傳說《述異記》主人公]

王樵[古代傳說《述異記》主人公]
王樵[古代傳說《述異記》主人公]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樵是一個故事傳說中的人物。相傳西晉時,鐵門鎮南的崤山腳下,住著一個姓王的砍柴人。他也沒個名字,大家都叫他王樵,也有人寫成“王嶠”。

故事傳說

相傳西晉時,鐵門鎮南的崤山腳下,住著一個姓王的砍柴人。他也沒個名字,大家都叫他王樵,也有人寫成“王嶠”。
有一天,王樵告別妻子和三歲的兒子,到山上去打柴時,聞到一陣異香。他順著香氣尋去,見前邊山坳里有一棵大桃樹,樹上開滿了粉紅色的桃花,香氣正是這些桃花散發出來的。桃樹下有兩個老漢在下棋。王樵雖然窮,但他也喜歡下棋,就站在旁邊看了起來,看著看著,忽然幾瓣落花飄到他身上。他抬頭一看,原來是桃花謝了,落花滿地。不一會兒,樹上結滿了紅艷艷的鮮桃。王樵忍不住摘了一個桃子吃起來,只覺滿嘴香甜,吃進肚裡,馬上感到心明眼亮,神清氣爽。又一會兒,桃子沒了,樹上的綠葉變黃了紛紛飄落在地上。再一會,桃花又紅了,樹葉又綠了……就這樣,兩個老漢一盤棋沒下完,花開花落無數次。王樵心裡奇怪,看看天色不早,就按原路回去。
王樵回到砍柴的那座山上,斧子和兩捆柴禾都不見了。急得他到處尋找。他仔仔細細地找了一遍,終於找到了那把斧頭,可是王樵更覺奇怪,就急匆匆地趕回村
一進村,王樵看到村上的人老老少少一個也不認識。他趕緊往自己家裡跑,誰知推門一看,家中的大人小孩也都是陌生人。他們冷冰冰地問:“您找誰?”“這是我的家,我是王樵啊!”家裡人一聽,都很奇怪,說:“你這個人,胡說八道些什麼!王樵是俺的祖先,一百年前進山打柴沒有回來,若還活著,都一百三十多歲了。你這瘋子,真是胡鬧,快走!快走!”
王樵聽了這番話,簡直驚呆了。他知道多說無用,扭轉身子就出了家門。他前前後後仔細一想,這才恍然大悟:剛才我在桃樹下一定是遇仙了。怪不得桃子那樣香甜,是仙桃啊!既然家裡人不肯認我,乾脆回到山上去修仙吧!
想到這裡,王樵又匆匆趕回桃樹下。這時,兩個老漢還在下棋。王樵沒心再看,“撲通”一聲跪在地下,說:“二位仙長,請收留下我這個愚笨的徒弟吧!”一個老漢哈哈笑著說:“你弄錯了,我們不是仙人,你快回去吧!”
說完,兩個老漢棋也不下了,站起來就往王樵打柴的那座山上走。王樵哪裡肯放,緊緊跟在他們的後邊。走了好長一段路,來到一個山洞前面,兩個老漢就拐進洞裡去了。王樵正想跟他們進去,誰知腳剛剛抬起,洞裡突然起了火。那火竄出洞口,直向王樵身上撲來。王樵嚇了一跳,連連退步。這時候,他猶豫不決,進吧,烈火擋道;退吧,無家可歸。他向洞邊探望,只見兩個老漢正不緊不慢地向山洞的深處走去。王樵這才放寬了心。他鼓足勇氣,穿過烈火,緊緊追趕老人。
王樵追上兩個老漢,就拜他們為師傅,後來,修成了“真人”。他為何沒修成“仙人”呢?就因為他在洞口猶豫了一小會兒。原來,那兩位老漢就是仙人,見王樵勤勞、善良、正直,有心收他當徒弟,超度他修煉成仙。但在收他之前,必須進行一番考驗。洞口升起的烈火就是仙人對王樵的考驗。王樵猶豫了一下,說明他的意志還不夠堅決,所以後來只煉成一個“真人”。“真人”就是半仙,人們就叫他“王樵真人”,把這個山洞叫做“王樵洞”,後人還在洞裡塑了王樵像。但他的脖子怎么也塑不直,總是歪的。塑的時候很直,但擱到位上一看’,還是歪的,因此人們又叫他“歪脖子王樵”。
後來,大家把王樵打柴;爛掉斧頭把的那座山,叫做爛柯山。“柯”就是“把”的意思。把兩個仙人下棋的那座山,叫座“棋盤山”。當初仙人下棋的那塊石頭上,現在還留著棋盤印呢

管理培訓專家王樵

專家簡介:
資深管理培訓專家。上海某商學院管理學教授,曾任北京聯想集團高級管理顧問、杭州娃哈哈集團高級管理顧問。
擅長領域:
人力資源 領導藝術
工作經歷:
現為上海某商學院管理學教授;香港招商局經濟學博士後研究員。歷任財政部江南幹部培訓中心科長;市外經貿委副主任;香港博榕集團董事、副總裁;陽光企業(上海)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
兼任北京時代光華、上海卓越管理中心、新加坡華新博維諮詢、北洋諮詢集團、中華英才網、智聯招聘、北大控股時代博雅等國內多家知名諮詢與培訓機構高級顧問講師。並受邀擔任浙江大學、上海交大等校MBA/EMBA課程研修導師;美國North central University工商管理博士課程(中國)人力資源管理特邀教授。
曾任北京聯想集團高級管理顧問、杭州娃哈哈集團高級管理顧問,中組部領導幹部選拔與評價中心特邀研究顧問,前沿講座特邀嘉賓,攜訓網特邀講師。曾受邀擔任河北省、廣州市等省市公開選拔副廳級領導幹部及企業高管人員筆試顧問和面試考官。
教育背景:
教育學學士;心理學碩士、經濟學碩士;人力資源管理博士;經濟學博士後。
主講課程:
課程以人力資源管理為核心,向綜合管理技能和領導藝術類輻射;
主要包括:
○ 管理技能與領導力提升

王樵王樵
○ 有效溝通與管理激勵
○ 管理心理與用人藝術
○ 基於情景的領導藝術
○ 非人力資源經理的人力資源管理
○ 高績效團隊建設
○ 情緒與壓力管理
○ 基於勝任力的績效管理與評價體系
○ 卓越的企業培訓體系構建與管理
○ 基於勝任力的企業文化構建
○ 時間管理技能
○ 人力資本的激勵與約束
○ 衝突管理
○ 人力資源管理-贏得競爭優勢的工具
○ 人力資源戰略規劃與設計
○ 優質客戶管理與客戶服務技能
○ 客戶服務心理技巧
○ 跨部門溝通有效解決方案
○ 步步為嬴-成功的商務談判策略與技能
○ 變革中的自我管理
○ 從技術到管理:管理者如何成長
服務客戶:
上海卓越管理中心總裁課程班、浙江大學EMBA研修班、上海交大EMBA研修班、浙江大學高級經理研修班、上海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寧波市人事幹部培訓中心、北京聯想集團、中國匯仁集團、北京大北農集團、西安山海丹集團、浙江移動、上海市幹部培訓中心、浙江電信、G E(上海)、江西省郵政局、中遠船務集團、全國展望計畫辦公室、寧波市經營者人才評薦中心、浙江省教育幹部培訓中心、深圳沿海集團、建行浙江分行、金華市企業家協會、杭州百大集團、眉山電信、杭州娃哈哈集團、中國重汽濟南卡車、Axalto(中國)、武漢紅桃K、江西電力、河北三河發電、南昌天聖科技、樂山市電信局、中行浙江省分行、富陽供電局、新疆泰昆集團、江西銅業公司、浙江萬向(控股)集團、舟山電信、杭州郵政、雲南會澤小熊貓菸草、寧波海關緝私局、上海物流培訓中心、撫州市委組織部、四川電信、杭州人才交流中心、浙江傳化集團、杭州大和熱磁、餘杭區人事局、吉林移動、嘉興稅務局、浙江絲綢集團、浙江企業改革研究會、浙江華鼎集團、廣東聯通、杭州大地控股、鄭州郊區信用聯社、江蘇南通船務、南昌市人事局、河南新鄭菸草、廣東核電集團、湖州大港集團、上海漢勝集團、江西省勞動廳、浙江嘉興市人事培訓考試中心、〈現代領導〉雜誌社等。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內訓和公開課程聽眾逾數萬人。

人物簡介

王樵(1521~1601),字明逸,別號方麓。明正德十六年八月十九日(1521年9月19日)生,金壇縣金城鎮人。明臣、抗倭英雄,經學著述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進士,授行人,升刑部主事,又升刑部員外郎。因秉公執法,屢次得罪嚴嵩,被調離京都,出任山東兗州府僉事。時遇兗州地區大災荒,山東撫臣奏請放賑,王樵令府屬吏臣深入農家,按戶核准人數,配發賑糧,使鄉間貪官奸吏無以作弊。朝廷擬在兗州府募兩萬役夫。為不影響糧農生產,他力諫不可,諫言被納,百姓安居樂業。此後,他因病乞求歸里,居家十餘年。萬曆元年(1573年),他被起補浙江僉事,分巡浙西。他注重軍務,訓練士兵,實行嚴保伍捕制度。倭寇侵犯浙江沿海,他帶兵予以反擊,擊沉倭寇4艘戰艦,因而升為尚寶卿。遷任南京鴻臚寺卿,王樵又疏請勵精聽納,整肅宗社等大計。由於政局不穩,他又辭官家居十餘年,後復起為南京太僕寺卿,累官至大理寺卿、刑部侍郎、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等職。
王樵平生好學,精通經學,著述頗豐。編纂《讀律私箋》24卷,著述《周易私錄》、《尚書日記》16卷、《周官私錄》、《春秋輯傳》15卷(《四庫全書》為13卷),《方麓居士集》14卷,均為《四庫全書》收錄。還著有《四書紹聞編》、《重修鎮江府志》、《李記》1卷、《計曹判事》、《書帷別記》10卷、《評定周易參同契》、《老子解》、《西曹判事》等。卒於萬曆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601年1月23日),墓葬金壇城東九里青崗墩。

明史記載

王樵,字明遠,金壇人。父臬,兵部主事。諫武宗南巡,被杖。終山東副使。樵舉嘉靖二十六年進士,授行人。歷刑部員外郎。著《讀律私箋》,甚精核。胡宗憲計降汪直,欲赦直以示信。樵言此叛民與他納降異,直遂誅。遷山東僉事,移疾歸。萬曆初,張居正柄國,雅知樵,起補浙江僉事,擢尚寶卿。劉台劾居正,居正乞歸。諸曹奏留之,樵獨請全諫臣以安大臣,略言:“自古明主欲開言路,言不當,猶優容之;大臣欲廣上德,人攻己,猶薦拔之。如宋文彥博於唐介是也。今居正留而台得罪,無乃非仁宗待唐介意乎!”居正大恚,出為南京鴻臚卿。旋因星變自陳,罷之。家居十餘年,起南京太僕少卿,時年七十餘矣。歲中再遷大理卿,尋拜南京刑部右侍郎。誠意伯劉世延主使殺人,樵當世延革任。尋就擢右都御史。給事中盧大中劾其衰老,帝令致仕。
樵恬澹誠愨,溫然長者。邃經學,《易》、《書》、《春秋》皆有纂述。卒,贈太子少保,謚恭簡。
子肯堂,字宇泰。舉萬曆十七年進士,選庶吉士,授檢討。倭寇朝鮮,疏陳十議,願假御史銜練兵海上。疏留中,因引疾歸。京察,降調。家居久之,吏部侍郎楊時喬薦補南京行人司副。終福建參政。肯堂好讀書,尤精於醫,所著《證治準繩》該博精粹,世競傳之。

北宋隱士

王樵,字肩望,淄州淄川人。居縣北梓桐山。博通群書,不治章句,尤善考《易》。與賈同李冠齊名,學者多從之。鹹平中,契丹游騎度河,舉家被掠。樵即棄妻,挺身入契丹訪父母,累年不獲,還東山。刻木招魂以葬,立祠畫像,事之如生,服喪六年,哀動行路。又為屬之尊者次第成服,北望嘆曰:“身世如此,自比於人可乎!”遂與俗絕,自稱贅世翁,唯以論兵擊劍為事。
一驢負裝,徒步千里,晚年屢游塞下。畫策乾何承矩、耿望,求滅遼復仇,不用。乃於城東南隅累磚自環,謂之“繭室”。銘其門曰:“天生王樵,薄命寡智,材不濟時,道號‘贅世’。生而為室,以備不虞,死則藏形,不虞乃備。”病革,入室自掩戶卒。治平末,職方郎中向宗道知淄州,訪繭室,已構屋為民居。得樵甥牟氏子,乃知改葬。因而即其地復作繭室及祠堂,刻石以記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