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天[原總參裝備部顧問]

王樂天,字理泉,濟源市邵原鎮人。生於1916年5月18日。9歲讀私塾,12歲入高小,20歲時考入河南省學兵教育團,在開封學習軍事。1937年,“七七事變”後到新鄉豫北師管區訓練班學習游擊戰術,結業後回到濟源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38年4月,中共晉豫邊特委機關和八路軍晉豫邊游擊隊司令部遷到其家鄉邵原後,他即參加了八路軍 。 2016年7月12日凌晨1時30分,王樂天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

人物經歷

1938年6月被上級選送到延安“抗大”學習,同年8月15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年底,他又被選送延安八路軍總部參謀訓練隊學習。

1940年2月結業後被分配到太行抗日根據地八路軍129師師部,任佇列參謀。同年8月,參加了著名的“百團大戰”。

1940年9月,被調往冀南軍區三分區任獨立營副營長。

1941年1月,任河北肥鄉縣縣大隊大隊長,4月間奉命率全大隊300餘人,通過平漢鐵路敵封鎖線,進入編入八路軍一二九師,王樂天也因立功受到獎勵,並被任命為師司令部參謀,後又任巡視員、臨時訓練總隊長、招待所所長等職。

1947年7月,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成立,王樂天被任命為縱隊佇列科科長。同年8月23日,其所在部隊在陳賡、謝富治指揮下,強渡黃河,挺進豫西。在到達博愛、濟源一帶後,王樂天奉命做了渡黃先行官,負責與濟源等地方政府聯繫糧草籌船等渡河事宜。

1948年10月,王樂天隨九縱參加了鄭州戰役,隨後又參加了著名的淮海戰役。戰鬥中,在敵人飛機日夜狂轟濫炸的惡劣情況下,王樂天帶領直屬隊堅守指揮所,確保了部隊首長指揮作戰,同時為前沿部隊做好物資裝備保障工作,受到上級嘉獎。

淮海戰役結束後,九縱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軍,王樂天被任命為十五軍司令部軍政處處長,負責管轄佇列、指揮、衛生、供給、管理5個科。為部隊組織調整、武器配備、馬匹配備、兵員補充、渡江動員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戰役開始後,王樂天負責軍偵察營工作,他率領偵察營圓滿完成了協助船工划船、指揮船隻運轉,獲取傳遞情報,安置前沿傷亡人員等工作,為十五軍突破長江防線、追殲李延年兵團立下汗馬功勞。

1949年夏至1950年初,王樂天又隨第四野戰軍15軍南下參加了兩廣解放戰爭。

解放後,王樂天被調至北京工作,歷任總參作戰部軍務局裝備科科長,總參軍務部裝備處第一副處長,總參裝備部裝備處副處長、處長。

1967年6月,王樂天奉命參加“三支兩軍”任務。同年9月,調任地質部軍代表,主持地質部工作。直到1975年調回總參。期間,王樂天周恩來總理的直接領導下,排除干擾,為穩定地質戰線局勢、推動我國地質工作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1975年8月後,王樂天先後被任命為總參裝備部副部長,部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顧問等職。王樂天在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人民解放軍的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以及對外軍事援助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1984年2月,王樂天離休   。

2016年7月12日凌晨1時30分,王樂天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