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成[東北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

王榮成[東北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
王榮成[東北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榮成,江蘇省邳州市, 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就讀於南京大學和東北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人文地理教研室主任,旅遊科學研究所所長。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84.9—1988.7 南京大學地理系本科生,獲學士學位。

1988.9—1991.7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5.9—1998.7 東北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地理系)博士研究生,獲人文地理學博士學位。

1991.7—1992.7 東北師範大學蘇聯研究所,助教。

1992.8—1994.7 東北師範大學地理系,助教。

1994.8—2000.12 東北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地理系),講師。

2000.12—— 東北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副教授。

2004.12—— 東北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破格評為教授。

主講課程

1.本科生

[1]經濟學原理。

[2]區域經濟地理學(原理)。

[3]經濟統計與分析。

[4]發展經濟學。

[5]區域開發理論與實踐。

以及人文地理綜合實習、畢業設計等

2.碩士研究生

[1]區域經濟學理論與實踐(區域經濟學專業)。

[2]區域經濟地理學理論與實踐(人文地理學、區域經濟學專業)。

[3]區域開發與規劃(區域經濟學專業)。

[4]地理信息技術及其套用(區域經濟學專業)。

[5]區域研究的方法與技術(人文地理學專業)。

[6]地理學思想史(人文地理學專業)。

[7]地理學基本理論問題(地理系各專業)。

[8]人文地理學理論與方法(人文地理學、區域經濟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

[9]區域交通系統工程與物流規劃(人文地理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

[10]城市交通系統與物流規劃(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

[11]經濟學思想史(區域經濟學專業)。

3.博士研究生

[1]地理信息系統及其套用(人文地理學專業)。

[2]區域規劃與管理(區域經濟學專業)。

[1]2001年,招收碩士研究生1人(人文地理學專業)。

[2]2002年,招收碩士研究生1人(區域經濟學專業)。

[3]2003年,招收碩士研究生4人(區域經濟學專業)。

[4]2004年,招收碩士研究生2人(人文地理學、區域經濟學各1人),畢業研究生1人(人文地理學專業)。

[5]2005年,招收碩士研究生3人(區域經濟學專業),畢業研究生1人(區域經濟 學專業)。

[6]2006年,招收碩士研究生5人(人文地理學1人,區域經濟學4人),畢業研究生6人(人文地理學1人、區域經濟學5人)。

[7]2007年,招收區域經濟學專業(招生方向:區域開發與規劃管理)博士研究生2人(其中1人為外國留學生),招收碩士研究生5人(人文地理學2人,區域 經濟學2人,旅遊管理1人),畢業碩士研究生3人(區域經濟學)。

[8]2008年,招收區域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1人。招收碩士研究生8人(人文地理學1人,區域經濟學2人,旅遊管理5人)。畢業碩士研究生5人(人文地理學1人,區域經濟學4人)。

[9]2009年,招收區域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1人,非洲留學生(區域經濟學專業博士生)1人。招收碩士研究生2人(人文地理學1人,旅遊管理1人)。畢業碩士研究生5人(區域經濟學2人,人文地理學2人,旅遊管理1人)。

[10]2010年,招收區域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1人。招收碩士研究生5人(人文地理學3人,區域經濟學2人)。

研究方向

區域經濟地理、區域經濟學,區域開發與規劃。

主要貢獻

(一)縱向項目

[1]“東北區城鄉一體化與都市區劃界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0071033),2001-2003(18.0萬元,第4位)

[2]“圖們江地區跨境交通走廊及其對環境退化的影響”,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全球環境基金,2000-2001(3.4萬元,第2負責人)。

[3]“吉林省與俄羅斯濱海邊區資源環境合作”,吉林省科技廳,2002-2004(4.0萬元,第2位)

[4]“圖們江地區國際合作開發通道物流規劃研究”,科技部科技開發項目(2002DGZ00049),2002-2003(5.0萬元,第2負責人)。

[5]“城市結構的空間複雜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0371039),2004-2006(28.0萬元,第2位)。

[6]“東北區第三產業發展”,2003-2004,“211工程”建設重點項目“信息化中國東北”三 級子課題(1.5萬元,負責人),

[7]“東北區資源地域組合的演化機制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東北師範大學科學基金,2001-2003(1.0萬元,主持人)。

[8]“長春市人居環境與安全空間研究”,長春市科學技術局軟科學項目(2005216),2005-2006(3.0萬元,主持人)

[9]“中國東北區交通通道的發展與環境變遷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0471034),2005-2007(30.0萬元,主持人)

[10]“完善主體功能區劃的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子課題三“對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實施生態經濟援助的方式與方法”(主持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07-2009(50.0萬元)

[11]“中國東北區人地關係的歷史演變與未來發展(1860-2030)”子課題一“中國東北區人地關係的歷史演變”(主持人),東北師範大學優秀創新團隊項目,2007-2010(150萬元)

[12]“吉林省城市化與區域經濟發展趨勢預測研究”(主持人),吉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20080604),2008-2009(3.0萬元)。

(二)社會服務項目

[1]“葫蘆島都市區戰略規劃”,葫蘆島市政府,2003-2004(15萬元,主要完成人)。

[2]“九台生態城市建設規劃”,九台市人民政府,2002-2003(12萬元,主要完成人)。

[3]“九台市生態經濟開發區規劃”,九台市人民政府,2002-2003(25萬元,主要完成人)。

[4]“佳木斯市城鎮體系規劃”,佳木斯市城市規劃局,2003(15萬元,主要完成人)。

[5]“大慶市城鎮體系規劃”,黑龍江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2004(8萬元,主要完成人)。

[6]“九台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長春市旅遊局/九台市人民政府,2001-2002(6萬元,第4位,規劃編制組組長)。

[7]“吉林省生態環境調查”,吉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2002-2003(30萬元,主持人)

[8]“吉林省生態功能區劃方案研究”,吉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2003-2004(5萬元,第2負責人),“吉林省生態功能區劃”子課題(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環境保護局)。

[9]“長春市社會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長春市發改委,2004-2005(4萬元,主要完成人)

[10]“吉林省中部城鎮群規劃”,吉林省建設廳,2004-2005(100萬元,主要參加人)。

[11]“吉林省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技術平台開發”,吉林省旅遊局,2005-2007(8萬元,主持人)

[12]“扶餘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扶餘縣旅遊局,2006(12萬元,主持人)。

[13]“白城市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白城市旅遊局,2006(30萬元,主持人)

[14]“吉林省開發性金融支持科學發展規劃”,國家開發銀行吉林省分行,2007-2008(12萬元,主持人)

[15]“吉林省主體功能區劃前期研究”,吉林省發改委,2007-2008(35萬元,主要參加人)

[16]“前郭爾羅斯王爺府生態旅遊區規劃”,前郭縣旅遊局,2007-2008(30萬元,主持人)

[17]“基於旅遊資源普查的吉林省旅遊信息系統開發”,吉林省旅遊局,2007-2008(130萬元,主持人)

[18]“瀋北新區創新發展模式與實施戰略研究”,瀋陽市瀋北新區,2009(15萬元,主持人)。

[19]“四平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四平市旅遊局,2009(35萬元,主持人)。主要科研成果

(一)發表論文(刊物與會議論文)

[1]王榮成、李秀敏,“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發展現狀與圖們江地區開發”,《外國問題研究》1995年第1期。

[2]王榮成,“中國東北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合作的特點及其發展趨勢”,《世界地理研究》1995年第2期。

[3]陳才、王榮成,“關於中國21世紀經濟地理學發展的幾點思考”,《經濟地理》1996年第2期。

[4]王榮成,“吉林省對外貿易西進戰略與西部區域經濟開發”,《東北亞論壇》1996年第4期

[5]王榮成,“中外經濟地域類型研究的理論與實踐”,《人文地理》1997年第2期

[6]王榮成,“關於區域經濟地理學科教學的幾點體會”,《教學研究》1997年第3期。

[7]王榮成、魏民,“東北亞與東南亞地域經濟格局之比較”,《世界地理研究》1997年第4期。

[8]王榮成、孫麗華,“黑龍江省東部地區對外通道貿易通道研究”,《世界地理研究》1998年第2期。

[9]王榮成,“蒙古東部地區對外通道發展與東北亞區域合作”,《世界地理研究》1999年第2期。

[10]王榮成,“東北區資源地域類型與區域成長模式”,《經濟地理》1999年第1期。

[11]王榮成、陳才,“圖們江地區物流長期預測的理論與實踐”,《人文地理》1999年第3期。

[12]王榮成、葉寶明,“Study on Cargo Flow Projection in Tumen Development Area”,《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1999年第1期。

[13]王榮成,A Transport Forecast Study of Tumen River Economic and Development Area (TREDA),ERINA REPORT (Japan) Vol.32  (環日本海研究所,日本) 2000

[14]王榮成,“東北經濟區對外通道研究”,《人文地理》2000年第1期。

[15]王榮成、張英,“中國區域經濟地理學科的創新與地理教育改革”,《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

[16]王榮成、張英,“尊重的教育”理念與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教學研究》2001年第1期。

[17]王榮成、陳才,“東北亞與東南亞地區次區域國際合作對比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1年第2期。

[18]楊青山、徐效坡、王榮成,“工業生態學理論與城市工業園區設計研究”,《經濟地理》2002年第6期。

[19]趙偉、王榮成、丁四保,“東北亞區域國際合作中跨境交通走廊的發展及其對環境退化的影響”,《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第1期。

[20]王榮成、張英,“東北區交通通道發展及其對區域社會生態系統的影響”,《“中國東北論壇”2001-跨世紀的中國東北經濟》,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21]王榮成、張英,“東北經濟區綜合運輸通道建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經濟地理》2002年第5期。

[22]丁四保、王榮成,“圖們江地區交通走廊對區域環境的影響研究”,《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第3期。

[23]王榮成、張英,“中國區域經濟地理學科的創新與發展”,《人文地理》2002⑵:94-96。

[24]相偉、王榮成、丁四保,“國際物流格局中的東北亞區域經濟一體化”《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第2期。

[25]王榮成、丁四保、崔軍、米德長,“東北亞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圖們江地區國際交通運輸樞紐建設”,《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第4期。

[26]趙玲、王榮成,“哈大交通經濟帶的發展與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中國東北論壇”2003—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改造與振興,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27]王榮成、任晶,“區域一體化進程中的國際城市系統研究——以圖們江地區為例”,《人文地理》2004年第2期。

[28]王榮成、車曉翠、修春亮,“遼西走廊地帶城鎮化發展思路研究”,《經濟地理》2004年第5期。

[29]王榮成、趙玲、楊青山,“東北地區地域組織創新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4年第2期。

[30]王榮成、趙玲,“東北地區哈大交通經濟帶的城市化回響研究”,《地理科學》,2004年第5期。

[31]王榮成、王昱,“東北區中部核心地帶交通通道過程與景觀結構演化研究”,2005年全球華人地理學家大會《論文摘要集》(北京),2005年8月。

[32]車曉翠、王榮成、張小燕,“資源型城市接續產業發展與城市化戰略研究”,《“中國東北論壇”2004—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研究》,劉繼生、宋玉祥主編,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33]張雲逸、王榮成,“吉林省城市化過程及其發展趨勢初探”,《“中國東北論壇”2004—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研究》,劉繼生、宋玉祥主編,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34]王榮成、丁四保,“中國區域經濟地理學與區域經濟學的融合與發展”,朱傳耿、沈正平、孟召宜主編,《科學發展觀與人文地理學研究新進展》,科學出版社,2005年8月。

[35]王榮成、侯玲、米德長、王玉祥,“‘東邊道’建設與區域資源環境系統的回響研究”,《世界地理研究》(重點刊物),2005⑵:57-63。

[36]王榮成、丁四保,“關於中國區域經濟地理學與區域經濟學融合發展的思考”,《人文地理》(CSSCI),2005⑹:23-28。

[37]歐向軍(外校)、沈正平(外校)、王榮成,“中國區域經濟成長與差異格局演變探析”,《地理科學》,2006⑹:641-648。

[38]王榮成、董爽,“東北地區東部交通通道體系建設與城鎮化演進機制研究”,《經濟地理》2006(增刊):251-255。

[39]王昱、丁四保、王榮成,“‘空間剝奪’與縣域經濟發展問題——以吉林省中部地區為例”,《人文地理》(CSSCI),2007⑸:60-65。

[40]王榮成,“100年以來中國東北地區經濟地域格局的演變”,2007年全球華人地學家大會論文集:246-256。

[41]王榮成、張雲逸,“吉林省中部核心地帶產業整合研究”,《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08⑴:96-103。

[42]WANG RONGCHENG,The evolution of the Human-land relationship in the western area of Northeast China,31st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Congress ABSTRATCTS RESUMES(TUNIS2008):418-419。(國際學術會議論文)

[43]王昱、王榮成,“中國區域生態補償機制下的主體功能區劃研究”,《東北師大學報》(CSSCI),2008⑷:17-21。

[44]王昱、丁四保、王榮成,“中國典型生態環境治理工程中的生態補償問題”,《環境保護》(CSSCI),2008(9B):28-30。

[45]王昱、丁四保、王榮成,“主體功能區劃及其生態補償機制的地理學依據”,《地域研究與開發》(CSSCI),2009⑴:17-21。

[46]董曉菲、韓增林(外校)、王榮成,“東北地區沿海經濟帶與腹地海陸產業聯動發展”,《經濟地理》(CSSCI),2009⑴:31-35。

[47]趙玲、王榮成,“撫遠三角洲國際區域合作模式的構想”,《世界地理研究》(重點刊物),2009⑶:26-35。

[48]李雨停、丁四保、王榮成,“地理成本與人口空間分布格局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CSSCI),2009⑸:82-87。

[49]李雨停、丁四保、王榮成,“中國貧困區域發展問題研究”,《經濟問題探索》(CSSCI),2009⑺:132-139。

[50]王榮成、盧艷麗,“100年來東北地區經濟地域格局的演變”,《人文地理》(CSSCI),2009⑸:81-86。

[51]陳祥義、王榮成,“吉林省城市化與經濟成長互動關係分析”,《中國城市經濟》,2009⑼:6-7。

[52]董曉菲、王榮成,“東北地區哈大交通經濟帶經濟發展空間差異研究”,《地域研究與開發》(CSSCI),2010Vol(29)⑵:22-28

(二)發表著作(著作、編著或參加;譯著)

[1]丁四保、王榮成、李秀敏、劉力、趙偉編著,《區域經濟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

[2]郭傳新、王榮成主編,《圖們江地區環境發展戰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10月。

[3]參與編寫,《吉林省生態環境調查與分析》,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

[4]王榮成副主編,《吉林省生態功能區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

[5]合編者之一,《蒙東地區與東北三省產業對接與跨區域合作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6]編著者之一,《主體功能區的生態補償研究》,科學出版社,2009年。

獲獎記錄

2000年以來

[1]“圖們江地區物流預測及其成果的套用研究”,2000年中國高校科技進步二等獎(第3位,2001年5月)。

[2]“關於中國21世紀經濟地理學發展的幾點思考”,2000年《經濟地理》創刊20周年優秀論文二等獎(第2位)。

[3]“東北地區哈大交通經濟帶的城市化回響研究”,獲中國地理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武漢)青年優秀論文獎(第一屆)。

[4]“關於中國區域經濟地理學與區域經濟學融合發展的思考”,2009年獲《人文地理》100期優秀學術論文(第1位)。

[5]“區域經濟地理學課程的創建與發展”,第六屆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09,第3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