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磊

王林磊

王林磊,聯合組織媒體從業人員培訓海南日報社副總編輯。 王林磊認為,面對不少機關報都面臨如何走出“夕陽工業模式”,短平快的新聞手段使當今新聞從業人員失去學習研討的機會,現有用人制度使媒體內部冗員增多,人員結構得不到最佳化,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現實問題,泛珠區域媒體之間急需搭建一個培訓平台。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海南日報集團記者

記者之路路迢迢

林磊, 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記者。

概述

轄有海南日報、南國都市報、法制時報、生活服務導報、證券導報、特區文摘報、海南僑報、南海網共“七報一網”的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各個媒體都有著自己獨立的報料處理系統。集團的兩大主要媒體———海南日報與南國都市報,尤其是後者,新聞報料系統運作得非常成功,在社會上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對於全集團來說,這種各自獨立、各行其是的運作,使得資源效益沒有得到最大發揮,“集團優勢”也無從得以體現和發揮。

如何把分散的新聞資源集中起來,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是海南日報報業集團成立以來一直思考的一個問題。

2006年年初,集團決定實施新聞熱線整合戰略。

第一步,首先對海南日報、南國都市報這兩份市場占有額較大的報紙的新聞資源進行初步整合,兩報的新聞熱線各自保留,但報料互通,兩報各取所需。這一整合起到了很好的相互補充的作用,報料的使用率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大大豐富了日報的新聞線索。

第二步,在此基礎上,又將集團的新聞網站———南海網的新聞資源納入共享範疇,實行報網新聞資源共享。比如,海口的鳳凰花城被政府賣給了房地產老闆搞別墅,幾十家花商要被強行遷出。這條信息是“南海網”首先獲得的,但是因為客觀原因,在網上很難做透,於是,海南日報、南國都市報同時介入,進行報網聯動,使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

然而,由於各媒體仍然擁有自己的新聞報料系統,機構重複、運作不暢等問題仍很突出,而且新聞資源效益依然不能得到最大發揮。

2006年10月,集團黨委決定實施新聞資源整合的第三步:組建集團新聞熱線中心,實行全集團新聞報料“一線通”,統一運作。11月初,集團新聞熱線中心正式運作。這次整合,不是集團各熱線機構的簡單拼組,它要達到的目標是:機構減少、報料增加、用料質量提高、與讀者的互動更緊密、為讀者及集團各媒體的服務更周到、熱線中心功能多樣化。

事實證明,這次整合是成功的。由於有一系列措施的保障,每天的報料線索量比整合前增加了一倍,各報對新聞線索的選擇面更大,內容更加豐富。整合,真正實現了新聞資源集團共享,同時還解決了機構重疊、重複投資、資源利用率不高以及工作效率低下等問題。

1.整合,提升了熱線服務功能

集團新聞熱線中心成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提升熱線的功能。

集團內各媒體的原有新聞報料熱線,功能單一、運作被動。熱線員接聽讀者報料,然後通知新聞採訪部門,工作就結束了。如果哪一天的報料少,熱線員就只能幹等,新聞採訪部門也只能幹著急,這是一種典型的“靠天吃飯”的作業模式。毫不諱言,就是因為熱線功能單一、“靠天吃飯”,最近一兩年來,隨著報業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集團內各報的熱線報料不能滿足需要。為了扭轉這一局面,我們提出了“經營熱線”的概念,變被動為主動,在用好用足報料的同時,積極開拓新聞渠道,提升新聞熱線功能。

具體做法有以下幾點:

一、建立了各報有關部門都可以共享的新聞信息平台,24小時滾動更新新聞報料信息。報料中心的新聞信息平台熱線值班員“三班倒”,隨時將獲取的新聞線索輸入平台,供各報的采編人員瀏覽。一些突發的、重大的新聞線索,接線員還要按照工作程式,即時將線索電話告知各報采編部門負責人。

二、是組織業務骨幹人員,對新聞報料進行分析,深挖新聞價值,向采編部門提出處理參考建議。

三、對典型素材進行策劃,把新聞做透做足。比如,我們做的“二代(身份)證亂收費”、“9歲女孩失蹤”等大型報導,都是對新聞線索進行策劃、重磅處理的結果,讀者反響強烈。

四、定期梳理、歸納報料情況,找出規律性,進行集中處理。比如,“養狗”問題一直都有民眾反映,但只是偶爾的反映,很難集中做點什麼。熱線中心就把這些零散的線索歸結起來,由海南日報拿出版面集中報導。

五、加強與“南海網”互動。把網路資源與平面媒體資源相互融合,實現報網聯動。

要經營好熱線,就不能只是守著電話等人報料。新成立的海南日報報業集團新聞熱線中心在“坐等”的同時,提出要“走出去”,主動開拓新聞資源渠道,把新聞熱線中心建設成為一個全方位的、立體的新聞報料系統,只要是海南島發生的,只要是新聞,熱線中心幾乎都可以獲得準確及時的信息。

熱線中心還與報警系統110、火警救援119、救護系統120及各醫院的急診部門,建立起固定的信息聯繫渠道。這些部門集中了大量突發事件的及時信息,是新聞的富礦。

此外,新聞報料中心與各轄區派出所建立了廣泛的聯繫。派出所是最基層的治安處理單位,涉及千家萬戶,有大量的民生、治安等新聞資源,而我們有媒體的優勢,可以幫助警方尋找破案線索、尋找目擊證人、進行法律普及宣傳等,雙方有很好的合作基礎。

事實證明,主動走出去,廣泛開拓新聞信息渠道,建立立體報料系統,很好地擴大了新聞來源,也獲得了一些很有價值的信息。

2.整合,密切了與讀者的聯繫與互動

熱線中心承擔著另外一項重要工作:為讀者提供熱情周到的諮詢、幫辦服務。

在熱線中心每天接到的大量報料中,並不是所有的讀者來電都是提供有效新聞線索的,相當部分是讀者的各種諮詢、求助、情感傾訴,事情雞毛蒜皮,沒有什麼新聞價值,卻是民眾所關心、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以往集團內的媒體也曾開設過“來電顯示”類小欄目,用一句兩句話刊登讀者的諮詢、求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讀者有所幫助,但由於缺乏具體的了解,也存在著惹麻煩的風險。

集團新聞熱線中心成立後,把處理這些“雞毛蒜皮”當作與民眾、讀者進行聯繫溝通的橋樑。對讀者提出的問題,能夠通過版面處理的,儘量采寫見報;不能通過采寫見報的,就負責給予答覆。為此,集團新聞熱線中心專門聯繫一些律師、警務人員、政府部門的法規人員、行業專家、大學教授,組成一個“智囊團”,為報料中心的諮詢活動提供支持,為讀者、民眾服務。對於一些生活性話題,報料中心就通過媒體請讀者來參與討論,發表他們的看法,開展媒體與讀者的互動。對於讀者的求助,海南日報報業集團新聞報料中心就派出人員幫助跑腿。這是一種感情的投入,增進了媒體與讀者的貼近,密切了媒體與讀者的聯繫和互動。得到過幫助的民眾,往往成為我們的鐵桿讀者,一有新聞線索就會立即報給我們,成為報料中心的“回頭客”,成了我們的朋友。

3.整合,提升了新聞報導質量

集團新聞熱線中心的所有工作的最終落腳點,在於提升新聞報導的質量。報料量增加了,信息豐富了,選擇的面大了,這就為提升新聞報導建立了基礎。

新聞熱線中心成立以前,集團各媒體的有效新聞報料不多。由於報料中心改進了服務,廣泛開拓信息渠道,報料量猛增,日均突破200條,可以做新聞上版面的信息占到了20%以上。特別是一些硬新聞,質量很高,報紙很出彩。有了大量的新聞線索,報紙的觸角得到了很好的延伸,領域得到了擴展,報導的內容更加豐富。

在採取措施增加報料量的同時,新聞報料中心還針對不同媒體的特點,對報料進行分析,提出採訪建議,並同時在新聞信息平台上進行發布。平台運行以來,報料中心天天都會針對不同題材提出處理意見,給采編部門當助手。對一些階段性的具有一定規律性的題材,進行新聞策劃,把新聞做深做足。對比較典型的具有監督性的題材,則採取報報聯動、報網聯動的方式,形成聲勢,擴大影響。由於新聞報料中心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新聞報料的使用率更高了,報導內容更加豐富,報紙質量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讀者更加歡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