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璋

王寶璋

王寶璋1935年出生於北京,漢族,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原演出隊聲樂藝術指導(1995年師乾退休)、首批國家一級演員,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藝術嗓音專家、聲樂教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北京師範大學原藝術系特聘聲樂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咽音藝術教研中心主任、中國聲樂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先進、高效、創新的“中國唱法”及其教學法學科帶頭人。

基本信息

學習經歷

王寶璋從1943年開始就在北京“榮春社”學習民族戲曲、民間曲藝;1950年跟隨韓國著名音樂指揮家金正平大師學習合唱指揮;1952年去天津中央音樂學院跟隨喻宜萱、湯雪耕學習;1953年在北京跟隨應尚能、黃源尹學習;1954年在中央實驗歌劇院跟隨張權、莫桂新、潘英峰學習;1957年在福建師範學院與片冰心、林樂成學習“南國聲樂教學方法”;1959年在上海音樂學院跟隨蔡紹序、溫可錚學習;1961年參加中央文化部為美聲學派真諦“咽音”傳人林俊卿博士舉辦的“研究生班”學習畢業(五年);1977年又在北京跟隨楊彼得、方應暄、王翠年學習;1980年在中央音樂學院跟隨沈湘、尚家驤、李維勃學習。王寶璋在建國60年來還以教員旁聽身份跟隨前蘇聯、保加利亞、義大利、美國等來我國講學的近十多位外籍聲樂專家、博採眾長學習了世界各種流派的演唱教學方法。

王寶璋重視向戰士學習,向人民民眾學習,為部隊、為地方的同志們每次演完以後,都以最快的動作卸妝,親自到前台或道邊,徵求詢問戰士、觀眾們的意見,以提高自己的學業、改進演唱方法。

王寶璋能夠不間斷地在國內最高學府求學,除了自己的索求以外,遇到了知音、遇到了有嚮往的父母官是天賜良緣。20世紀50年代王寶璋所在單位領導是大軍區領導機關下來的幹部,具有創業愛才、高瞻遠矚的領導素質與品德,曾經在王寶璋去上海聲樂研究所攻讀研究生學習前,多次地對王寶璋諄諄教導『組織上一次次地派你出去學習的目的,就是要讓你把社會上各種流派的歌唱教學方法都學到手,不用去管他們之間的“互不信服”,你要把你認為對你有用知識學到手、你也要把你覺得對你沒用的知識…都要學到手,學習回來把它們捋順、梳成辮子,對你沒用的知識對別人有用,教我們的同志。』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王寶璋在心目中就深深地埋下了學習中“要為自己的同志學習”、要“博採眾長”、要“求索先進的教學方法”、學好了方法要去為同志們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意識。

演藝生涯

王寶璋 王寶璋

王寶璋在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就讀時遇抗美援朝,投筆從戎在華北防空軍文工隊任合唱指揮、演員;後調軍委防空軍文工團、又調福州軍區前鋒歌舞團任獨唱演員、聲樂教員、合唱隊長;還擔任福州軍區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副隊長、福州軍區俱樂部主任、解放軍軍樂團演出隊聲樂藝術指導等職,演出足跡遍布全國。王寶璋常年深入炮位、哨所、海島、前沿陣地,送戲上門、為兵服務,一年演出9個多月,最多一天演出七場;建國初期多次為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劉少奇主席、朱德總司令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當面演出。王寶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已成為我國知名歌唱家,在福建被戰士譽為“南國歌王”,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採錄組在王寶璋下部隊演出的過程中專程赴江西連隊飯堂里為王寶璋錄製《永遠為祖國放哨》。1986年因工作積勞成疾突發心梗後、軍樂團黨委決定不準王寶璋再參加演出活動,被迫l離開舞台。如今,王寶璋在為建立發展中國聲樂學派、為落實老一輩革命家的夙願、履行中國聲樂學會章程,為大力倡導“中國唱法”及其教學法,在探研“唱法”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奇蹟般地“治癒”了陳舊性心梗,每日8個小時的講學活動,連續教學一個月又立即舉辦個人專場獨唱音樂會。

教學理念

王寶璋 王寶璋
王寶璋 王寶璋

王寶璋教授教學理念是:聲樂藝術是一門高科技、多學科、潛意識、隱蔽性、技能技法很強的人體嗓音科學。聲樂教學與器樂教學使用器樂的來源不一樣,器樂學員的樂器是工廠製造的,歌唱學員的嗓音樂器是學員的身內物,教師首先要指導學員製作身內物的“歌唱樂器”,也同樣要按照歌唱工程程式傳授學生如何開發、掌握運用“歌唱樂器”。聲樂教學實屬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於一體的邊緣科學。由於聲樂教學不像其它教學那樣顯現,加之會說話就能唱歌,結果往往使得人們極易將“沒有真才實學”靠“模仿”的歌手所迷惑,使得聲樂專業教學屢屢出現“誤己、誤彼”的“曇花一現”的現象。如何在教學中能像器樂教學一樣有看得見、摸得著、感覺得到,使學員分辨正誤,就成了深化聲樂教學改革的重要依據。僅僅靠尋找“爹媽給的金嗓子”去進行“唱法”的“模仿”,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的。歌唱的學問是語言在音樂旋律上延長、走動、擴大的學問。世界各國都有各國的語言,所以世界各國都有各國的歌唱方法,我國也有中國唱法。為了落實老一輩革命家倡導的“中國唱法”,王寶璋總結了自己多年的學習、演唱、教學實踐經驗、教訓,繼承民族聲樂遺產、借鑑西洋科學教學手段,將國內外各流派的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於一身。“中國唱法”教學法是繼承借鑑了古、今、中、外發聲法的精華,通過全方位透視、深層次剖析、潛機能開發,使抽象的聽覺藝術、隱蔽程式的聲樂教學,變成了看得見、摸得著、感覺得到的直觀教學,以最簡練的語言、簡捷的手段、簡單的方法、簡短的時間,多、快、好、省地為學習者指明了一條便捷的學習道路。王寶璋為開發歌手的嗓音潛能;調動歌者自身高質量、高效能的歌唱樂器;及正確認識真聲機能、咽音機能、真的假聲機能無痕銜接成一個整體的歌唱嗓音機能,去迅速地掌握結實、明亮、集中、高位置、有穿透力、音域寬廣的優美歌喉等專業教學問題,累積了寶貴的經驗,為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振興民族精神,以建立、發展中國聲樂學派的理論體系,開創了科教新局面。

講座教學

王寶璋 王寶璋

從1984年開始,在人民音樂編輯部舉辦“音樂家與聽眾”講座活動,先由聲樂教育家沈湘教授舉辦了開頭的第一期講座;王寶璋舉辦了“咽音用於藝術歌唱”第二期講座。從此,在《人民音樂》編輯部、中國音樂家協會表演藝術委員會、《音樂周報》以及一些音樂院校、群文團體的主辦下,在全國各地共舉辦50多期講習班的教學活動,受益人達6000多人次。

王寶璋 王寶璋
王寶璋 王寶璋

王寶璋將聲樂教學改革出現了點石成金的教學成效,展示了把“死嗓子、啞嗓子、小嗓子”立竿見影地打造成“好嗓子、金嗓子”的真情實景,共累積撰寫了《先進、高效、創新的中國聲樂教學法》的理論體系、規格要求、技能技法,基本形成系列的聲樂教材。1989年在貴陽舉辦了“中國唱法”培訓班,推出了師生獨唱音樂會,參加了貴州首屆民族藝術節的專場演出,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貴州日報》刊發多篇讚譽文章。1991年5月在山西晉城舉辦了“中國唱法’煤礦工人培訓班”,10月進京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煤礦工人‘中國唱法’獨唱音樂會”,得到了文化部領導的接見、好評,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工人日報》、《音樂周報》等報刊登文讚譽。1996年1月“中國聲樂學會”成立以後,花用了八年的時間深入基層學習考察,通過講學、演唱、聽取他們的評說,激勵煥發了“身體”與“藝術”的第二次青春。一改陳舊性心肌梗死不可登台演出的禁令,身體健康、精神飽滿、充滿活力、思維敏捷,每日授課8課時,連續授課一個月後立即舉辦個人專場獨唱音樂會。2006年在湖南同德職業學院主持申報的“‘中國唱法’及其教學法研究”課題,被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准為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06年度“重點資助”課題。課題批准號XJK06ATM001。自20世紀70年代所教學生中有數百人次參加全國各類聲樂比賽獲獎,內蒙廣播電視藝術團獨唱演員阿拉坦· 其其格獲國際聲樂比賽金質獎。這些學生中不少已在國內各省、市、自治區的音樂藝術院校出任領導、教授。現已耄耋高齡的王寶璋仍然活躍在講台、舞台上進行著教學、演唱、排戲授課。

個人作品

王寶璋 王寶璋

王寶璋個人傳略已被冠以男高音歌唱家、藝術嗓音專家、聲樂教育家收入《中國音樂家辭典》、《中外歌唱家辭典》、《中國當代文藝名人辭典》。《永遠為祖國放哨》、《祖國要統一》、《為了祖國練兵忙》、《小島放歌》、《我愛邊疆的雪山》、歌劇《三月三》等歌曲、歌劇均為首唱、首演之一;並創作了演出獲獎歌曲《零炮零炮打得好》、《八榮八恥愛國歌》、《環保行天下低碳進萬家》、《城市建設者之歌》等。從五十年代起曾獲全軍第一、二、三、四屆文藝匯演優秀演員獎(國家最高獎),獲全國獨唱調演優秀演員獎(國家最高獎)。榮立三等功兩次。

王寶璋 王寶璋

王寶璋撰寫發行了有理論體系、規格要求、技能技法的論文、教材、理論著作《美聲唱法與中國歌唱藝術》、《論聲樂教學改革》、《咽音技法與藝術歌唱》、《實用歌唱法精練》、《大力倡導“中國唱法”》、《歌唱教學28個技藝練習》、《科學、高效、創新的聲樂教學法》、《舞台語言的誘惑》、《王寶璋聲樂教學法》等專著、音像帶、VCD三十餘篇種,在《人民日報》、《北京日報》、《人民音樂》、《音樂周報》、《人民音樂出版社》、《廣東珠江音像出版社》出版。王寶璋在海南深入生活,創作了懲惡揚善、愛護環境、保護生態,持續發展、團結安定、共創幸福美好未來的【八幕四場大型環保黎族神話歌劇《仙鹿之歌》】由瓊州學院藝術學院師範類大一、大二音樂學專業的同學推出,以咬字真切、情感動人、唱法震撼、獨具特色榮獲2012年海南省首屆藝術節演出“文華獎”。2013年9月,王寶璋在淮南市地方志辦公室等同志的指導幫助下,編創了以“豆腐”為題材的 七幕四場大型穿越時空古裝創意歌劇《碳金哥與豆花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