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甲

王宏甲

王宏甲,男,福建省建陽人,著名作家。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研究生班。現為解放軍總後勤部專業作家,國家一級作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代表作有《無極之路》、《智慧風暴》、《中國新教育之路》等。報告文學《中國新教育風暴》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

基本信息

個人介紹

王宏甲王宏甲

王宏甲著有報告文學《無極之路》、《新教育風暴》、《智慧風暴》、《人民觀—一個民族的品質》等文論,尤以長篇紀實文學為讀者喜愛。為我國當代最著名的報告文學家之一。

在人類全部的文字作品中,記言、記事、記人的作品具有最悠久的歷史,王宏甲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立了資訊時代非虛構文學的一個嶄新風格。中國著名文藝理論家馮牧先生曾評價,王宏甲《無極之路》的出版“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新的文學現象正在出現的一個標誌”。

王宏甲作品奔放著歷史、哲學、政治、經濟、教育等多學科智識融會貫通的交響,情感與思想並臻,敘事與論述交融,從而拓展了文學的表現空間,創造出一個獨特的閱讀世界,喚起人們對閱讀新的興趣和愉悅。

人物生平

福建建陽將口琅琊王氏人,父王樹濃為醫生,母蔡銀瑤為建陽蔡元定後裔。1953年6月19日生於建陽麻沙,1957年隨父母遷建陽徐市,1965年入建陽四中(在將口),1969年1月到將口公社胡巷大隊插隊,歷時8年。1976年11月招工為建陽縣冷凍廠職工,後調商業局、文化館工作。先後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及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魯迅文學院文藝學專業。

主要作品

王宏甲著作王宏甲著作
王宏甲王宏甲

《人民觀—一個民族的品質》

《無極之路》(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0年)

《父輩》、《姑娘與兵》、《初見端倪》、《百年北大》、《小山背後是大山》等(1993—1998)

《現在出發》(作家出版社,1998年)

《智慧風暴》(新華出版社,2000年)

《無極之路》(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0年)

《現在出發》(作家出版社,1998年)

《中國新教育風暴》(北京出版社,2004年)

《貧窮致富與執政》(北京出版社,2006年)

《新教育風暴》(作家出版社,2009年)中篇報告文學

《教育的良心》(廣東教育出版社,2011年9月)

《姑娘與兵》、《初見端倪》、《百年北大》、《父輩》、《小山背後是大山》等

《洗冤》(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讓自己誕生》(作家出版社,2008年)

王宏甲王宏甲

《無極之路》第四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年6月)

《永不失望》(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無極之路》全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

《新教育風暴》第五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年9月第5版)

《教育良心說》(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版)

王宏甲王宏甲
王宏甲王宏甲

成就和獲獎

國家一級作家,著名學者,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1992年應邀出席義大利蒙德羅國際文學獎頒獎儀式。先後出訪義大利、波蘭、俄羅斯、法國、德國、奧地利、埃及、韓國。曾獲中國文聯表彰的“德藝雙馨”藝術家榮譽。2004年首批入選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作品曾獲中國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魯迅文學獎、徐遲報告文學獎、冰心散文獎、中國廣播文藝獎、中國人口文化獎等多種全國性大獎。《智慧風暴》與《新教育風暴》被認為是作者最具前瞻性的代表作。後者被中央電視台拍成30集電視片,對中國新世紀的教育轉型產生重要影響。曾赴韓國出席首屆韓日中文學論壇,做《我的中華文明觀》演講;赴法國參加首屆中法文學論壇,做《世界需要良知——兼論文學的社會作用》演講。

王宏甲王宏甲

《無極之路》(1990年出版)

第五屆中國圖書獎一等獎( 1991)

1990-1991年度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排名第一

入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優秀黨史黨建圖書(1991)

第五屆全國“中學生最喜歡的十本書”(1991)

第一屆中國青年讀書節“青年最喜愛的書”(1991)

福建省第五屆優秀文學作品獎特等獎(1991)

被拍攝成中國第一部大型同名電視報告文學片(53集),該片獲首屆北京市電視藝術“春燕杯”特別獎(1992)

《姑娘與兵》(1997年)

解放軍第三屆全軍新作品獎

《現在出發》(1998年出版)

曾先後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全國10餘家省市自治區人民廣播電台長篇連播。

第五屆中國廣播文藝獎(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1998.10),

第四屆《小說連播》節目“天山綠葉”杯金獎(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小說連播》研究會1998.07)

《王選的選擇》(短篇)

北京大學首屆優秀新聞作品獎。(1999年)

《智慧風暴》(2000年出版)

第八屆五個一工程獎

首屆徐遲報告文學獎

改革開放22年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

中國報告文學首屆正泰杯大獎

由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改編拍攝成20集同名電視連續劇

《中國新教育風暴》(2004年出版)獲十項國家和省部級大獎

2004年

中國報告文學第四屆正泰杯大獎

第十二屆中國人口文化獎

2005年

“中華之魂”報告文學獎特等獎(此獎由中國國際友誼促進會、中國國際科學和平促進會、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等部門聯合頒發)

第二十屆北方十五省優秀社科圖書獎

2006年

第十屆解放軍全軍新作品一等獎

第二屆北京市優秀出版物獎

2007年

第十屆五個一工程獎

第四屆魯迅文學獎

2008年

第三屆徐遲報告文學獎榮譽獎

2009年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優秀報告文學獎

由中央電視台拍攝成30集電視報告文學片《新教育風暴》,王宏甲撰文,該片獲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科教系列一等創優電視節目獎。

《貧窮致富與執政》。

第十一屆解放軍全軍文藝優秀作品獎二等獎

入選中宣部、農業部、新聞出版總署推薦的“三農”優秀圖書,同時入選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的“萬村書庫”工程。(2007年度)

長篇小說《洗冤》

入選文化部、財政部“送書下鄉工程”。(2007年度)

散文詩《悲壯國殤,天地為之低昂》(2008年)

解放軍全軍抗震救災優秀作品獎

散文集《讓自己誕生》(2010)

第四屆全國冰心散文獎

重要論作:

《中國文學形式發展探究》

《站在經濟發展的平台上看世界文學》

《論報告文學》

《論人民觀》

《新教育說》

《我的中華文明觀》

——在韓國首爾首屆韓日中文學論壇上的演講,2008年

《世界需要良知——兼論文學的社會作用》

——在法國巴黎首屆中法文學論壇上的演講,2009年

社會評價

《無極之路》名家推薦:

宏甲小友:你寫的《無極之路》早已拜讀,極好!

-- 摘自冰心1991年寫給王宏甲的信

我認為這部作品完全可以作為一個幹部必讀的教材。……《無極之路》也的確為報告文學開拓了一條更廣闊的無極之路!

--陳荒煤作家、文藝評論家,曾任文化部副部長

王宏甲的作品具有"風暴般的效應",他的《無極之路》實際上是一個反腐風暴、廉政風暴……

--周克玉 著名將軍詩人、散文家

我認為,這部作品的出版,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新的文學現象正在出現的一個標誌。

--馮牧文藝評論家,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我曾建議中國作協機關黨委把這本書推薦給黨員幹部們閱讀,他們這么做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那些天,無論在辦公室還是在接送車上,到處都在談論《無極之路》……我想,如果有關單位能把這本書推薦給縣、鄉領導幹部閱讀,一定會取得更大的社會效果。

--馬烽作家,曾任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新教育風暴》名家推薦

宏甲選了這個主題,而且寫得很好,寫得很深,寫得能夠有非常感人的力量!有人講,應試教育回潮,風暴沒有到來呀!我說,只要我們大家都關注教育改革,關注應試教育弊端是必須革除的,新教育的風暴就一定會到來。那個時候,更多的人都會認識到宏甲這本書的價值。

--柳斌全國人大常委、原國家教委副主任、國家總督學

這本書的社會影響,會隨著時間的歷史的發展不斷地顯示出來。我們領導幹部,教育部門的領導幹部,廣大老師和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夠把這本書好好地看看,一定會從中得到啟發。

上將,將軍作家,曾任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總後勤部政委

這本書發行12萬本實在太少,120萬本大概是正常的,1200萬本應該是期待的。因為我們有一千二三百萬教師,這應該是教師必讀的書。這發行量絕不是出版社和作者的經濟效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對這個社會對這個民族將產生的作用,這實在太重要了!

--劉堅教育部課程改革專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主任助理

我認為,它是當今每個學生、家長和教師,每個關心教育事業的志士仁人,每個在教育領域擔當領導或負有指導責任的幹部,都應該讀的書。它是比任何課本都更有趣味性、知識性、感染力和啟示力的書。

--崔道怡著名文學編輯家、評論家,曾任《人民文學》雜誌常務副主編

我只講講宏甲寫這本書的平台。他在《智慧風暴》的附章里提出了知識的三個平台,提出要打通這三個平台,還提出通識,我覺得這正是他寫作《新教育風暴》的一個理論的平台。他把這三大平台作為自己進行文學創作的平台,這實際上就為他的考察的對象,當前教育領域發生的一系列根本性的變革,它的趨向,它的意義,以及對我們這個民族的價值等等,給出了一個坐標。有了這個坐標,就給他的整個的敘事一種高屋建瓴的氣勢,就便於從容地展開,能夠很有說服力地引出敘述對象的歷史定位和內在的邏輯關係。在我看來,宏甲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而且理性穿透能力、理性的把握能力很強的一個報告文學家。

--何西來 著名文學評論家,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