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成[叛逃飛行員]

王學成[叛逃飛行員]

王學成,河南開封市人,原解放軍海軍航空兵第6師第18團2大隊中隊長。 1983年11月14日,王學成駕駛1架編號83065的殲-5(米格-17)戰鬥機從浙江岱山機場起飛,在2架台灣空軍F-5戰鬥機的引導下在台灣桃園機場迫降。獲黃金3000兩,後加入台灣空軍,被授予少校軍銜。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王學成1955年出生於河南開封市,其祖父和父親都是國家高級幹部,祖父還是個”老革命”。可以看出,王的家庭背景是比較好的。據說文革期間,其祖父和父親都受到了相當程度的衝擊,其祖父在某種失意的狀態中抑鬱而死。

王年幼時其父長期在北京和武漢工作,因此,他在祖母的照顧下,在開封度過了童年。16歲時隨父至武漢。高中畢業後,他參加了軍隊,1974年3月,他進入保定一所空軍初級航校,成了同齡人中令人羨慕的”天之驕子”。他在接受了初級航校的訓練後,進入南方某空軍飛行學校受訓,畢業後分配至海航某部,並在服務幾年後被任命為中隊長。非常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他在航校學習期間,他竟是後來於1982年10月叛逃台灣的吳榮根的同窗,吳榮根於他叛逃前四個月已先期駕機逃台。

王叛逃前已於1980年結婚,婚後分居兩地,王因此對每年一個月的探親假制度滿腹牢騷,而類似的休假制度既大大超過當時一般國家公職人員的休假標準,更是各國軍人的通例,但王把這種制度看成所謂”壓抑人性”。

回顧王的簡歷,筆者覺得值得注意的是兩條其一是從他的簡單學習經歷看,國家和軍隊在他身上無疑注入了更多的心血,而與同齡人相比,他之能參加軍隊,也反映了那時很多幹部子弟的某種優越地位,其二,其祖父及父親在文革中都受到了相當程度的衝擊,也可以看出文革對軍隊的潛在和長期影響。

人物軼事

幕落:林賢順中校之後

在王學成叛逃前後的幾年裡,兩岸仍有數起類似事件發生。但隨著冷戰結束的號音,台灣對這種兩岸間的特殊”戰爭”採取了新的政策,而大陸當局出於大勢,也不得不作出回應。1988年9月11日,解放軍鑒於兩岸關係的緩和,宣布停止執行1962年頒布的對駕機起義的獎勵方法。作為回應,台灣當局也宣布廢止所謂的《對匪陸海空軍重賞招降辦法》

1989年2月11日,國民黨空軍第737聯隊第5大隊中校輔導員林賢順駕駛1架F-5E戰鬥機借空中考察之機飛往大陸。因低空大霧,林中校未能找到汕頭機場,燃料耗盡後,他於廣東豐順縣上空棄機跳傘,左臂受傷。林傷愈後被授予人民空軍中校軍銜。林中校成為兩岸航空人員起義與叛逃戰的最後一幕的主角。

叛逃經過

相關報導 相關報導

1983年9時55分,2架塗著國民黨空軍機徽的F-5E戰鬥機迎面飛來,由於無線電頻率不同,無法進行聯繫,王學成害怕對方把自己當作是來犯者,趕緊搖擺機翼,一陣手忙腳亂之後,總算這2架飛機沒有開火射擊,但是卻緊緊盯住,嚴密監視。王學成低頭一看,油量表顯示只剩下最後的備用油量了,須快找機場降落。那兩架戰鬥機一直飛在王學成後面,無線電叫不應,王學成只好打手勢要他們來後面,帶他降落。

10時05分,監視伴隨的台空軍戰鬥機駕駛員徐維翰和陳世英總算弄懂了王學成的手勢。3架飛機穿越雲層降低高度到2440米左右高度。

10時10分,被劫持戰機上的油量已快指零,再不降落就要跳傘了,這時他看到在淡水河西方有個機場很醒目,他不敢延誤,趕緊放下起落架準備著陸。

10時12分,跑道上都是障礙物:本想順風著陸,但發動機的聲音已變調了,他只好逆風降落……

座機:蘇系血統,身世不凡

王學成叛逃後,台灣針對大陸的策反心戰部門如獲至寶,特別是對第一次被劫持到台灣的殲-5型戰機津津樂道。其實,這種飛機當時在人民空軍已服役多年,即將退役了。

建國後叛逃到台灣的飛行員

自1960年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共發生駕機叛逃案件17起,未遂5起,得逞12起 。
王文炳
1960年1月12曰,解放軍飛行員王文炳駕駛當時中國最先進的米格-15型戰鬥機從浙江路橋起飛,由於對地形不熟,飛到了沒有機場的台灣宜蘭上空,油料用盡,迫降時機毀人亡。
邵希彥高知學
1961年9月15曰,邵希彥、高知學駕駛噴灑農藥的AN-2型民用螺鏇槳飛機降落韓國濟州島,成為第一次成功駕機逃離大陸,也是惟一駕駛民航機叛逃的飛行員。2人於10月7日抵達台灣,獲黃金500兩,後2人在台灣空軍服役,均以上校軍銜退役。
劉承司
1962年3月3日,劉承司駕駛當時解放軍的主力戰機米格-15從浙江路橋起飛,直飛台灣,降落在台灣桃園空軍基地。抵台後獲黃金1000兩,後加入台灣空軍,官至空軍電台上校副台長。
李顯斌李才旺
1965年11月11日,解放軍空軍第8師22大隊李顯斌駕駛伊爾-28轟炸機從杭州筧橋機場起飛,飛行途中李顯斌開槍打傷領航員李才旺。李顯斌獲得280萬新台幣的獎金,並加入台灣空軍,以上校軍銜退役,而李才旺傷愈後定居台灣,1976年加入美國籍。
范園焱
1977年7月7日,解放軍空軍第2偵察機團1大隊2中隊中隊長范園焱駕駛編號3171的殲偵-6(米格-19)戰鬥機從福建晉江起飛後,直飛台南機場。獲黃金4000兩,後加入台灣空軍,被授予中校軍銜。
吳榮根
1982年10月16日,吳榮根駕米格-19戰鬥機,從山東文登起飛,降落於韓國首爾,10月31日抵達台灣,吳榮根獲黃金5000兩,加入台灣空軍,授予少校軍銜。
孫天勤
1983年8月7日,解放軍空軍被借調到海軍進行新型空對空飛彈試驗的飛行員孫天勤(試飛研究中心試飛團第二大隊副大隊長)借試驗飛行之機,駕駛編號045的殲-7(米格-21)戰鬥機從遼寧三十里堡機場起飛,飛抵韓國漢城K16機場。此次叛逃創造解放軍職務最高機型最新的雙記錄,韓國後來將飛機交還大陸,而孫天勤則於8月24日抵達台灣,獲黃金7000兩,並加入台灣空軍,授予上校軍銜。
王學成
1983年11月14日,海軍航空兵第6師第18團2大隊中隊長王學成駕駛1架編號83065的殲-5(米格-17)戰鬥機從浙江岱山機場起飛,在2架台灣空軍F-5戰鬥機的引導下在台灣桃園機場迫降。王獲黃金3000兩,後加入台灣空軍,授予少校軍銜。
蕭天潤
他於1985年8月25日駕轟-5轟炸機自中國山東省膠州飛往韓國,但因油料耗盡迫降韓國里里市,造成機員一死二傷,以及地面一名農夫死亡,蕭天潤則在9月20日被送至台灣,獲黃金3000兩並敘階少中校。
陳寶忠
1986年2月21日,解放軍空軍第4偵察機團第3大隊正連職飛行員陳寶忠駕駛1架編號3283的殲偵-6從遼寧瀋陽於洪機場起飛後,以超低空脫離編隊飛往韓國水原機場(K13)。4月30日抵達台灣,獲黃金5000兩並敘階少校。
鄭菜田
1986年10月24日,解放軍海軍航空兵飛行員鄭菜田駕駛1架殲-6戰鬥機自山東煙臺萊山機場起飛,降落韓國清州基地(K41)。後去台灣,獲黃金5000兩並敘階少校。
蔣文浩
1989年9月16日:空軍航空兵第49師145團2大隊飛行員蔣文浩中尉駕40307號殲-6(米格-19)戰鬥機,從福建漳州龍溪機場起飛叛逃,降落在金門尚義機場,蔣文浩獲黃金2000兩並敘階中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