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猷居山陰

王子猷居山陰

《王子猷居山陰》王徽之因為失眠,半夜起來吟詠左思的《招隱》詩,感慨之餘便想到了隱居不仕的戴安道,於是夜乘坐船前去看他。船行一夜才到達,王徽之的詩興差不多也沒有了,於是造門而不入,又從原路返回。所謂“乘興而往,興盡而返”,毫不拘泥於俗套。

譯文

王子猷住在浙江紹興,一天夜裡大雪紛飛,他一覺醒來,推開門,命僕人斟上酒。看到四面一片潔白。於是他感到猶豫不決,吟詠起左思的《昭隱詩》,忽然想念起戴安道。當時戴安道在剡縣,即刻連夜乘小船去拜訪他,經過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門前沒進去卻又轉身返回。有人問他這樣的緣故,王子猷說:“我本來乘著興致出行,沒有了興致就返回,何必要見戴安道!”王子猷曾經暫時借住別人的空房,隨即叫家人種竹子。有人問他:“暫時住一下,何必這樣麻煩!”王子猷吹口哨並吟唱了好一會,才指著竹子說:“怎么可以一天沒有這位先生!”

注釋

註解

王子猷(yóu):王徽之,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第五子。

山陰:山的北面。陰:山北水南。現指舊縣名,在今浙江紹興市。

大雪:下大雪

眠覺:一覺醒來。

酌酒:斟酒。

皎然:明亮潔白的樣子。

因:於是

彷徨:徘徊的樣子,這裡指逍遙流連。

左思:西晉文學家。所作《招隱詩》旨在歌詠隱士清高的生活。

招隱詩曰:策杖招隱士,荒塗橫古今。岩穴無結構,丘中有鳴琴。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戴安道:即戴逵,西晉人,博學多能,擅長音樂、書畫和佛像雕刻,性高潔,終生隱居不仕。

時:當時。

剡(shàn)縣:即今浙江嵊縣。

就:到。這裡指拜訪。

之:代那兒

經宿:經過了一夜。

方:才。

造門:到了門口。造:到

前:上前

故:緣故 原因

何必:何,為什麼;必:一定

嘗:曾經

而:表示轉折

良:好

重點語句

(1)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

看到四面一片潔白。於是他感到猶豫不決,吟詠起左思的《招隱詩》

(2)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

經過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門前沒進去卻又轉身返回。

(3)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我本來乘著興致而來的,沒有了興致就返回,何必要見戴安道!

簡介

表現了王子猷瀟灑不羈的性情和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

由此文引出的成語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文章出處:《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作者為南朝宋的文學家劉義慶。《世說新語》是記錄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

山陰(紹興)的相關詩詞:

長安秋雨乃復來,山陰夜雪仍空回。他時乘興幸告我,請掃門前紅葉堆。

瀟灑王郎亦勝流,今年何事阻清游?當家風味今如此,孤負山陰夜雪舟。

作者

劉義慶(403年―444年)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權文學家。《宋書》本傳說他“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學,廣招四方文學之士,聚於門下。劉宋宗室,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後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貶官王義康而觸怒文帝,責調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開府儀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於建康(今南京)。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除《世說新語》外,還著有志怪小說《幽明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