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穆

王天穆是1918年在旅順水師營出生,抗日英雄。

概述

王天穆(1918~1944) 原名王恆仁。出生於旅順水師營(今大連市旅順口區水師營鎮)知識分子家庭,一說出生於奉天金州(今大連市金州區)。其父親曾當過國小校長。幼年受父親愛國思想的薰陶,抱定救國的遠大理想。

生平

1936年考進大連商業學堂。
王天穆生活儉樸、為人忠厚正直、性格內向、意志剛強、酷愛讀書、喜歡政治理論和文學創作。在校期間經常為大連《泰東日報》寫文章。1939年,王天穆畢業後去新京,進入偽滿協和會中央本部文化部,擔任《協和青年》編輯。1943年5月,王天穆任偽滿協和會中央本部青年雜誌社總務部長職務,併兼任《青年文化》和《協和青年》等刊物主編。他利用合法的身分,宣傳反滿抗日思想。如當時提出“五族(漢滿蒙朝日)協和必須認識民族的歷史”的問題,王天穆便提出“我們民族的根是中國,必須認識中國的歷史!”由此他撰文介紹蘇武牧羊、岳飛抗金、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北伐戰爭等重要歷史事件,宣傳孫中山的革命業績和三民主義學說,以及魯迅敢於抗爭的精神等等。他曾撰文指斥日偽當局的文化專制政策和推行奴化教育。他還利用合法身分,以雜誌為文化陣地,發表了大量反滿抗日的進步文化作品,如石軍的《混血兒》、山丁的長詩《拓荒者》、爵青的《每日評論》雜文、吳瑛的《鳴》、但娣的《戒》等等,深受反滿抗日的東北青年的歡迎。
1943年11月,被稱為“東北小魯迅”的左翼作家李季風從監獄第二次逃出,找到摯友王天穆。王天穆冒死相救,機智地將李季風藏在協和會中央本部的廁所里,然後把廁所門釘上,貼上“廁所壞了禁止使用”的封條。6天后,他又將李季風化裝成商人,使李季風避過日警檢查逃往撫順。
王天穆為隱蔽地宣傳反滿抗日思想,經常工作到深夜。有人提醒他這樣乾太累也太危險,他堅定地說:“不要緊的,我不怕,在殖民地愛國就會有犧牲,累點算得了什麼!”他領導的青年雜誌社實際是一個“青年抗日同盟”組織,其成員最大26歲,最小只有21歲。後來,偽滿首都警察廳副總監三田正夫開始對王天穆等人的活動和《協和青年》等刊物進行調查,認為他們的思想“異端”,與日偽所推行的政策格格不入。1944年5月,王天穆和“青年抗日同盟”部分成員被捕,關押在長春市綠園偽中央保全局收容所。在獄中,敵人對他施以各種毒刑進行摧殘折磨,他寧死不屈。1944年底,他被日本殖民當局用毒物秘密害死在監獄裡,時年26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