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獨秀峰

王城獨秀峰

獨秀峰位於市中心以靖江王城內,孤峰突起,,陡峭高峻, 氣勢雄偉,素有“南天一柱”之稱。峰高150米。

東安獨秀峰介紹

獨秀峰位於白牙市鎮水井塘村,峰高150米。清光緒《東安縣誌》載:“市北有獨秀峰,亭亭平地,自然孤翠,高五百丈。而磴不容步,接武回登,如畫重累"。由於峻峭挺秀,聳於平疇之中而得名。山峰呈圓柱狀,如倒置的陀螺,四周懸岩絕壁,僅一通道直達山頂。山頂古松蒼天,寧靜清幽。 明代天啟年間(1621~1627)山下建極樂庵,有尼姑數十人。庵主法號大海。庵內終年香火興旺。南明弘光年間(1644~1645),大海升堂日:“世界混濁,吾不能久居此地,各各示屬”。尼姑散去,庵後被焚毀。原庵址處造一石塔,有讚頌詩詞數十首於其上,現少有墨跡。石桌石凳尚在,遊人常至。卓爾不群,獨立於平地

自然孤翠,峻峭挺秀 峨嵋疊彩,十里 孤峰連綿聳立 沒有準備十八根繩子 一探那一眼沒有底的水井 只好抽打這個倒置的陀螺 任其原峰頂上的極樂庵旋轉 任其原庵址上的石塔旋轉 轉出峰下阡陌田舍 轉出岩壁上的詩詞歌賦 隨著一步一趨的磴頂 聲聲吐納 那對形象的東安石 遙不可及,我只能 想像金雞嶺下那個白鴨的傳說 端坐蓮花,看龍爭虎鬥 也許暝色已入山林 凌空,早有秋色等候 金黃,翠綠,嫣紅 烏雲,枯葦,蒼松 岸柳尚未蓑色 幾朵清荷尚遺幾許幽香 不知是誰把秋聲移入畫屏 淅瀝的幾點秋雨 讓禪境與詩意在秋天邂逅 心弦,因此觸動 細膩而雋永! 簡介

桂林獨秀峰

簡介

獨秀峰(又稱紫舍山,孤峰似披紫袍金衣)位於廣西桂林市區中心靖江王城內,有“南天一柱”之稱。山東麓的顏延之讀書岩是桂林最古老的名人勝跡。獨秀峰孤峰突起,陡峭高峻,氣勢雄偉,南朝文學家顏延之曾寫下“未若獨秀者,峨峨郛邑間”的佳句,獨秀峰因此得名。

獨秀峰如擎天柱一樣豎直聳立,峰頂的獨秀亭似乎被托著一般,威嚴而又壯觀。西麓有太平岩,東麓有月牙池,月牙池畔有中山紀念塔,峰頂有獨秀亭。在獨秀峰下,唐有學宮,宋有鐵牛寺,元稱大圓寺,後改萬壽殿。 獨秀峰在桂林市中心,平地拔起,氣勢雄偉,人稱“南天一柱”。原是 明靖江王府第,現為廣西師範大學。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封侄孫朱守謙為第一代靖江王,傳十四代朱亨加被清滅。 由山西麓一條曲折的石磴道上山,穿九曲橋到仰止亭,崖上石刻很多,有唐鄧叔齊《獨秀山新開石室記》、清黃國材題“南天一柱”、 清乾隆皇帝詩和慈禧太后書寫的大“壽”字等。明末清初大畫家石濤誕生於此。他是最後一代靖江王朱亨加之子,原名朱若極,明亡時離 桂流落他方。清代將王城改建為貢院,是廣西舉行鄉試,考取舉人的 地方。至今在東華門、正陽門、西華門之上,還嵌著“狀元及第”、 “三元及第”、“榜眼及第”三塊石牌坊。朱紅大字,十分醒目。中 國封建科舉三級:鄉試考中者為舉人,第一名解元;會試考中者為貢士,第一名會元;殿試考中者為進士,前三名為一甲,即狀元、榜眼 和探花,賜進士及第,騎馬遊街。清嘉慶間臨桂陳繼昌連中三元;道 光至光緒年間,桂林龍啟瑞、張建勛、劉福姚殿試第一,於建章為榜 眼,三坊就是分別為他們所立的。

景致

桂林獨秀峰 桂林獨秀峰

獨秀峰所坐落的靖江王城,本為明太祖朱元璋重孫朱守謙藩邸。1912年,孫中山先生誓師北伐,大本營便設在桂林王城獨秀峰下,後人為紀念這位不屈不撓的偉大革命先驅,特在其駐蹕處——月牙池南畔興建紀念塔和仰止亭。 獨秀峰與疊彩、伏波三足鼎立,是桂林主要山峰之一,北距疊彩1000米,東距伏波500米,海拔216米,高出平地66米,長120米,寬50 米,面積0.61公頃。由3.5億年前淺海生物化學沉積的石灰岩組成,主要有3組幾乎垂直的裂隙切割,從山頂直劈山腳,通過水流作用,不斷溶蝕、崩塌,形成旁無坡阜的孤峰。

獨秀山體扁圓,晨熹夕照,披上太陽的光輝,儼然一位紫袍玉帶的王者,故又被稱為“紫金山”。南朝宋顏延之詩,“未若獨秀者,峨峨郛邑間”;唐張固詩謂“孤峰不與眾山儔,直上青雲勢未休”。都突出寫它介然兀立的氣勢。南朝文學家顏延之曾寫下“未若獨秀者, 峨峨郛邑間”的佳句,獨秀峰因此而得名。 獨秀亭有石階共306級,在獨秀峰頂, 為2層、紅柱、6角、重檐、瓦頂的仿古亭。高7米, 長寬各4.8米, 面積23平方米。柱間有通透花窗, 東西向雙開門。亭側另有方亭, 高6米, 長寬各4.7米, 面積22平方米, 原為空襲報警設施。亭前有10平方米平台, 周有欄, 高踞懸崖之巔。登臨四望, 雲生足下, 星列胸前, 千山萬戶, 盡在眼中。

特色

桂林獨秀峰 桂林獨秀峰

獨秀峰位於桂林王城內,它是王城景區不可分割的部分。最早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詩句就刻在獨秀峰上。“桂林山水甲天下”800年一直作為點評桂林山水景色的不朽名句,但在20世紀80年代前,此語出自何人之口卻懸而未決。有的說它最早起源於宋朝末年李曾伯“桂林山川甲天下”詩句的一音之轉,也有的說它是來自於清代金武祥詩中的辭句。 獨秀峰位於市中心以靖江王城內,孤峰突起,陡峭高峻,氣勢雄偉,素有“南天一柱”之稱。山東麓有南朝劉宋時文學家顏延元讀書岩,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勝跡。顏曾寫下“未若獨秀者,峨峨郛吧間”的佳句,獨秀峰因此得名。假當晨曦輝映或晚霞夕照,孤峰似披紫袍金衣,故又名紫舍山。 20世紀80年代中期,桂林市文物工作者對獨秀峰石刻進行全面調查清理,發現一塊自明清以來就從來沒有被人知道過的摩崖石刻,上面一字不差地刻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字句,書寫者是南宋慶元、嘉泰年間擔任過廣西提點刑獄並代理靜江知府的四明(今浙江寧波)人王正功,從而結束了百年的不休爭論。王正功的詩句極好地凸現出桂林的山青、水秀、洞奇和石美,確立了桂林作為風景旅遊城市在中國乃至國際上的地位。

獨秀峰與桂林著名的疊彩山、伏波山三足鼎立,是桂林主要山峰之一,相對高度66米。由3.5億年前淺海生物化學沉積的石灰岩組成,主要有3組幾乎垂直的裂隙切割,從山頂直劈山腳,通過水流作用,形成旁無坡阜的孤峰。獨秀山體扁圓,東西寬,端莊雄偉,南北窄,峭拔峻秀,有“南天一柱”之譽。山上建有玄武閣,觀音堂, 三客廟、三神祠等,山下有月牙池。晨熹夕照,披上太陽的光輝,儼然一位紫袍玉帶的王者,故又被稱為“紫金山”。南朝宋顏延之詩,“未若獨秀者,峨峨郛邑間”;唐張固詩謂“孤峰不與眾山儔,直上青雲勢未休”。都突出寫它介然兀立的氣勢。

景點

獨秀亭

獨秀亭在獨秀峰頂,為二層、紅柱、六角、重檐、瓦頂的仿古亭。高7米,長寬各4.8米, 面積23平方米。柱間有通透花窗,東西向雙開門。亭側另有方亭,高6米,長寬各4.7米, 面積22平方米,原為空襲報警設施。亭前有10平方米平台,周有欄,高踞懸崖之巔。登臨四望,雲生足下,星列胸前,桂林奇山秀水一覽無餘。獨秀峰園內還有讀書岩、月牙池、中山紀念塔等景點。讀書岩相傳為南北朝文學家顏延之讀書之處。

太平岩

在獨秀峰西麓,原名西岩,高2.9米,寬 4.25米,長31.5米,面積140平方米。北達雪洞。岩洞賅有恭惠王朱邦寧繪劉海蟾像,俗稱劉海洞。明嘉靖間(1522-1566)重新開發時, 挖出一枚“太平通寶”錢幣, 靖江王認為“此惟兆哉,山靈告予”,“遂以太平名岩”。太平岩的名稱就沿用下來。太平岩有自己的特色,岩體像一間寬敞的房子,地面十分平整,岩頂重懸的鐘乳石,有的像梳得整整齊齊的少女鬟發,有的像色彩斑斕的龍鱗,還有形狀態怪異、閃耀著金光銀光的砂石,令人眼花繚亂。明藩王在岩前栽種花木,修建寶塔、庵院,在洞中塑立神像,親自寫《獨秀岩記》,還邀集地方官員游宴賦詩,洞壁鐫刻宗室詩多首。 峰下的太平岩洞內有世界文化奇觀“太歲”摩崖石刻。獨秀峰與桂林四大名池之一的月牙池天造地合,相映成趣,系桂林古八景之一。1996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月牙池

位於市區獨秀峰東麓。此外原有獨秀泉,以初因泉鑿池,形如月牙。池上曲模水榭,池畔重柳依依,景色十分優美。月牙東聖母、春濤、白龍並稱桂林四大名池。

雪洞

位於獨秀峰西北麓,洞口向月牙池,高約3米,寬5.6米,深32米,面積約180平方米。明戶露《赤雅》載: “雪洞乳石最奇。”洞壁呈白色,所懸乳石潔白如雪。洞口刻有“雪洞”二字,旁有雙鳳石。原有唐人詩刻,今泯滅無存。

桂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王城內獨秀峰東麓月牙池畔。1925年9月,當時在廣西的國民黨著名人士白崇禧、劉為章、李耀軒、李維仁、裘邦燾等,為紀念廣州革命政府的成立和廣西統一,特在孫中山先生1921年誓師北伐駐足華處,興建此塔。

旅遊貼士

景點級別: AAAA 所在位置: 桂林市王城內 景點門票: 70元/人次。包括靖江王府、獨秀峰,身高1.40米以下免票 開放時間: 07:30~18:30 景點交通: 乘坐1路,100路公車

貴州羅甸獨秀峰

獨秀峰位於大井寨右側 50 米 處,山形似香爐,高約 200 米 ,山腳周邊長約千餘米,兀然獨立於山腳田疇之中,峭崖絕壁,藤木垂懸。峰北唯一小道逶迤而上,直抵山頂。登上山頂,鳥瞰四野,山下碧水似帶,岸邊翠竹古榕倒映河中,農舍層疊,炊煙裊裊,稻浪起伏,鳥語花香,無限風光,盡收眼底。

關於獨秀峰,有許多傳說,其中一個傳說是:早年間,大小井的田土、山河均被財主占有,農戶為生存,只得租其田土耕種。有年大旱,糧食減產,眼看難活,有一聰明農戶與大夥商議:拒交租,自收谷。財主得知,帶家丁前來問罪,眾人團結據理相爭,財主無可奈何。聰明的農戶提出與惡霸打賭:誰能喊獨秀峰答應,田土就歸誰;誰能游過大井河並使清水變渾,河山就歸他。財主同意。是夜,農戶們派人悄悄爬到獨秀峰山腰,藏於小洞內,又暗暗安排三名好水手,將草木灰用紙包好藏於褲襠內。第二天,民眾叫財主先喊,財主聲嘶力竭連喊數聲,獨秀峰仍不應答,又叫三個家丁游大井河,水也不渾。輪到民眾喊山,不幾聲,獨秀峰就應答了: “田土是民眾的!”三個游水好手遊大井河,碧水渾了。依約財主認輸,他搬到很遠的岩山里去住,當地田土、山河全歸民眾所有。此後,民眾在獨秀峰上種植樹木,並制定民約,不許任何人上獨秀峰砍柴割草,違者從嚴處罰,民眾遵紀,至今,獨秀峰草木青青,四季常綠。

三清山獨秀峰

三清山獨秀峰又名“仙苑秀峰”,位於世界自然遺產、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三清山南清園景區禹王頂觀景台之西北。此峰狀如一隻碧綠的巨盤托著一座仙工雕鑿的山石盆景,婷婷玉立於雲霧幽谷之中,清秀脫俗,故名。石峰如筍,峭壁峻削,頂巔凝脂綴翠,峭壁野藤攀援,峰麓鵑松蔥蘢,環綠繞翠。峰腰蒼岩之上長有一顆平頂青松,傲霜鬥雪,虬若盤龍,鐵骨錚錚,展如華蓋,青麗秀絕,妙手丹青難畫。據地質專家考察,這是距今200萬年前第四紀冰川打磨的傑作。 獨秀峰東北側,禹王頂之下2005年10月闢為三清山陽光海岸南端接口。

太行大峽谷獨秀峰

位於王莽峽東端與五指峽交匯處的土圪堆村,順其正視如塔,側看成嶺,四季秀色獨特,故而得名。

張家界獨秀峰

位於張家界森林公園黃石寨項西北崖沿遠眺,群峰疊翠,一片蔥蘢。中有一石峰.高約200米,突兀聳立,筆直挺拔.頂部古松茂密.在藍天白雲映襯下,蒼翠和諧,嫵媚妖嬈,堪稱乾峰中一柱獨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